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对陕南特色农业资源旅游开发状况进行SWOT分析后认为,其优势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名优农产品众多,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较快;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劣势为特色农业资源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产业关联效应不强;缺乏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产业发展低端化;没有很好地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缺乏对农业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机遇在于政府政策支持的力度较大和陕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挑战源于区域自然环境保护的制约和旅游产品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因此,陕南特色农业资源旅游开发宜采取主题差异的品牌化策略、资源整合的规模化策略、社区参与的原生态化策略和管理服务的规范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体育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立  林庆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5):103-107,111
在阐述体育旅游概念、分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省独特的山海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及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现状.提出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分步骤开发;在开发时以市场为导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体育旅游设施和人才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大连地区体育旅游市场、旅游资源、旅游基础、城市环境、知名度进行优势分析,论证大连开发体育旅游产业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并提出大连在开发体育旅游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突出资源特色,有大连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4.
滨海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业出现的一个新领域.通过调查分析莆田滨海体育旅游的资源状况以及开发与发展具有的优势和特色,探讨滨海体育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征.以实现莆田滨海体育旅游可持续开发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莆田滨海体育旅游开发的总体目标、市场定位与战略构想;莆田滨海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思路以及莆田滨海体育旅游可持续开发与发展的策略进行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创意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体育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旅游与体育交融的新型业态。通过对滇西北旅游地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滇西北体育旅游发展状况,提出了"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安全保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加大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宣传营销的实效性;促进滇西北体育旅游一体化;合理开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莆田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莆田滨海体育休闲旅游的资源状况以及开发与发展具有的优势和特色,探讨滨海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征,从实现莆田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可持续开发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莆田滨海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的总体目标和市场定位以及莆田滨海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思路、可持续开发与发展的对策进行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创意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红色旅游"有名气无效益、有市场无产业、有点无面",体育旅游产业规模小、效益低,红色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融合产业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湖南省应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将红色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有机结合进行产业开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突出"湘"味特色,打造新的产业链,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资金投入渠道,低碳开发,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人才培养,加强区域联合,加大宣传力度,实现红色旅游和体育旅游业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上的全面丰收。  相似文献   

8.
关于对成都市“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研究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与调查法,分析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的优势与特色。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提出了全面开发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广泛性进行宣传,针对性地进行产业开发,科学地构建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发展配套体系,加快培养成都"健康绿道"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运用SWOT理论分析法对赣州地区山地体育旅游开发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究,即通过对山地体育旅游的优势、机遇的挖掘和劣势、威胁的规避,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山地体育旅游开发思路;结果认为赣州地区山地体育旅游具备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依托自身的山形地貌等环境优势开发山地体育旅游,能够促进赣南老区的客家体育、红色体育和山地体育三者的快速融合,利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地户外休闲体育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体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缺乏整体意识导致产品开发不到位。因此,应通过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打造"生态-探险"型体育旅游品牌,调动少数民族参与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四川省参与性体育旅游。  相似文献   

11.
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大著名山岳之一,它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作者运用SWOT法对南岳衡山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南岳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要加强区域间合作,多层次开发,进一步开拓客源市场;要结合独具特色的山岳文化,开发时突出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出发,对河南省体育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河南省具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及独特的开发优势,体育旅游的开发将为河南旅游的发展独辟蹊径,体育旅游也将成为河南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提出了开发“两拳”,打造品牌;依托景区,各创特色;联姻发展,多处开花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黔西北彝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优势(strength)分析、劣势(weakness)分析、机会(opportunity)分析和面临的威胁(threat)分析,提出黔西北彝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为彝族体育旅游营销保驾护航;充分利用"彝族火把节",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民族体育、舞蹈类的赛事,通过"以赛促游"推广彝族体育文化;加大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体育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4.
以蚌埠市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总结法等,对蚌埠市体育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指出蚌埠市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提出了政府总体规划和调控;加大宣传力度;挖掘资源,拓展市场;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申请重要体育赛事的举办资格等蚌埠市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途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佛教文化是西安地区体育旅游产业中一份具有重要价值而应积极开发的资源.本文分析了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推动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着重探讨了佛教文化对于促进西安体育旅游、带动西安旅游经济方面积极的作用,思考西安建设世界佛教文化论坛与体育旅游的联袂互动,提出了充分利用西安地区的佛教文化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开发集体闲、娱乐、健身、观光旅游相结合的体育旅游.有助于促进西安地区佛教文化和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关于陕南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分析基础上,探讨陕南传统体育所面临的发展劣势及优势问题.对该地区传统体育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陕南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具有健身选择优势及自身独特的吸引力优势;(2)其发展也存在着被遗忘、被同化的发展劣势和市场经济理念所引起的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17.
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铜仁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铜仁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应对措施,旨在弘扬与丰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打造铜仁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参阅大量体育旅游相关的文献及书籍等资料、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当今体育旅游的定义、种类以及福建省厦门市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厦门市体育旅游市场应注重准确定位、提高品位、丰富内涵、有机结合、创建国际品牌的开发策略和多途径、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11年,环巢湖进入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招商引资的大开发新时代。基于环巢湖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巢湖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指出环巢湖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属于R-P提升模式,建议应通过大手笔、高规格、综合型、联动式的大开发、大建设,突破资源自身的局限性,提升产品的档次与市场招徕力。现阶段应从巢湖治理、统一规划、大项目建设、产品体系构建四个大方面推动旅游开发建设;应大力发展二项核心产品(休闲度假旅游,温泉旅游),三项主导产品(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四项特色产品(健身体育旅游,美食旅游,科学考察旅游,红色旅游),从而实现一个目标,即把环巢湖营造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滨湖型休闲度假目的地。  相似文献   

20.
海洋体育旅游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其特殊的参与体验性深受广大体育及旅游爱好者喜欢。海南所具有的区域资源优势为海洋体育旅游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从代价论视域下分析了海南海洋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低端化、庸俗化及破坏化,并为海南海洋体育旅游提出了特色发展路径:创意旅游发展模式及产品,拉长相关产业链;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开发高端旅游精品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文化与体育旅游的结合传播;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坚持保护海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