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绪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又称EQ),是指个体有效调适身心激动状态的能力,例如:能够激励自己、克制冲动、为人着想、与人合作等,都是情绪智能的一部分。学生在身心愉悦、积极向上、乐观轻松等积极情绪的刺激下会有非常明显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上,情绪通常是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换句话说,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身心激动状态,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并且表现为喜、怒、哀、乐等特殊的内心体验。情绪状态之发生,虽能为个体所体验,但对由之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却不易为个体本身所控制,因此对个体生活极具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情绪人人都会有。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中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诸如郁闷、焦虑、迷茫厌学、自暴自弃、乃至轻生厌世等种种灰色情绪,并在乎时各种写作练习中加以宣泄,如果教师能慎重对待学生的这些灰色情绪。思考它们产生的原因,探讨消除学生灰色情绪的对策,这必将为我们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各个成长时期的思想心理提供重要的育人契机和依据,也有利于及时把学生各种非健康的灰色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培养学生健全的身心和人格。  相似文献   

4.
个体决策是指个体对已有方案进行评估并做出选择的过程.决策时个体的情绪状态、环境因素、认知因素等都会影响个体做出的抉择.本文从个体决策的类型、决策时的情绪种类、情绪与决策的关系及情绪是如何影响决策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以期对决策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个体的身心发展,除受遗传素质、环境、教育等因素影响外,还有个体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因此,要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自我发展的意识,产生积极发展的行为。本文就个体主观能动性与其身心发展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希望学生能够带着一种高涨而积极的情绪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学习兴趣的的培养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但是,教师所面对的个体都是鲜活的生命体,他们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有自己各自不同的潜质,只有让每个学习个体身心松弛,情绪愉悦,思维活跃,他们的创造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使学习个体真正“活”起来,以收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的教学效果,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张杰 《中国教师》2009,(Z1):375-375
<正>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是自己对客观事物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体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愉悦、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能保证体内各系统的协调一致,以及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因此,作为教师,情绪影响着自己的行为和健康,也影响课着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中的情感与激励是指教师与学生建立起来的一种愉快的、积极的精神氛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一评估一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评估的结果可能认为对个体“有利”、“有害”或“无关”。如果是“有利”的,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接近刺激物;如果是“有害”的,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躲避刺激…  相似文献   

9.
林刚 《甘肃教育》2003,(11):8-8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全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师范的学生都是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良好健全的人格培养是学生思想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挫折也美丽     
人生之路,总是会有坎坎坷坷。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在人生中的各个成长阶段都客观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处在身心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情绪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形式和主要内容,而且儿童情绪社会化的程度直接制约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未来的道德发展。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如何加强对情绪社会化和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联系的研究,如何通过有效方式促进儿童的情绪社会化及其道德发展,以及如何培养有助于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良好情绪特征和道德品质,是教育者亟待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情绪抑制即压抑不被个体所期待的情绪思想、情绪感受或情绪表达的一种策略,长期使用则会对个体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通过研究发现,童年期最容易形成情绪抑制,因此,孩子的照顾者一定要多注意引导孩子使用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中个性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创造性。创造性来源于人的个体或由不同个体组成的集体,而个体的独特的“身心组织”———一个人的个性,是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前苏联合作教育家认为:“所谓个性,通俗地说,就是指人的内心世界。”具体地说,它包括智力、兴趣、动机、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精神力量等诸多因素。由于每个人的“身心组织”不同,对变化的外界的刺激和作用有不同的反映和吸收,由此组成的本质、能动的身心力量,其迸发出的创造力是各不相同的。古今中外富有成就的政治家、作家、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中学阶段,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重要、关键的阶段。生理发育迅速,第二性征出现,性趋于成熟,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他们的情绪不甚稳定,易产生心理矛盾、心理冲突,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5.
廖贻 《学前教育》2009,(7):35-36
情绪是个体对所接触到的世界和人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个体心理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发展心理学家曾指出,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情绪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适逢学生个体身心成长的重要转折期,是小学与高中的过渡时期,它在人生的发展旅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个体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初中生心理问题对其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一些专家学者和一线的教师都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并对此问题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考试焦虑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其外延有三:低度考试焦虑、适度考试焦虑和过度考试焦虑,前两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应试心理困难.  相似文献   

18.
1.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同伴接纳情绪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这种功能在个体身上表现为一种能力,即情绪能力。它主要包括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研究表明,学前阶段是儿童情绪理解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3岁儿童已经能根据表情线索和情境线索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够理解混合情绪,评价引发情绪的原因。情绪理解  相似文献   

19.
OH投射卡是一种心理投射工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咨询师开始逐渐将其运用到个体心理辅导中.现实中很多来访者都会有"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的感觉,使得咨询过程容易陷入僵局.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理性和感性正在发生碰撞,故而造成一种身心不协调、行为难以控制的表现.而OH卡可以帮助来访者打通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大门,让来访者深藏的情绪跃于纸上,进而探索内心的真实想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神经学方法的运用,情绪、情绪调节研究发现事件相关电位的晚正成分LPP与情绪刺激的自动化加工、有意控制加工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LPP源于枕叶和后顶叶皮层,由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对情绪刺激进行反应时产生,反映了注意对情绪刺激的持续偏向和加工。由于个体生活经历、年龄发展及基因的不同,LPP存在个体差异性。情绪调节的ERP研究发现,LPP的时程可作为情绪调节的替代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ERP在较完整理解情绪加工和调节这一应用领域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