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话德育是指教师在对话理念的指导下,同时又借助于对话这一教学方法、途径,通过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德育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原有生活经验和道德水平的基础上,自主建构和提升自身道德认知和判断水平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对话德育是指教师在对话理念的指导下,同时又借助于对话这一教学方法、途径,通过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德育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原有生活经验和道德水平的基础上,自主建构和提升自身道德认知和判断水平的活动。对话德育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3.
生态体验式德育是融生态和体验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德育模式,它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体验、思索、领悟情境活动存在的丰富道德内涵,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课题组将生态体验式德育模式引入技校生群体,检验生态体验式德育对技校生道德发展的作用。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学生接受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时间越长,学生的道德水平也就越高,表明生态体验式德育可以有力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生态体验式德育主要是通过加强学生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程度来提升其道德水平的。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语言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富峰 《教育科学》2006,22(1):31-33
道德语言是德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道德命令、道德评价、道德交流是道德表达的主要方式,在德育过程中,常用的德育方式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劝勉、道德对话和道德独语。在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上,采用不同的道德语言形式,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在德育对象道德发展的他律阶段,以道德劝勉为主,在自律阶段,以道德对话为主,在他律和自律相统一的高级阶段,则要努力培养道德独语能力。  相似文献   

5.
德育对话是通过师生双方精神上的交流,以达成德育共识、实现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促进双方的道德观念向更高层次变化的过程。开放、平等、民主的对话教学理念的引入,让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对话教学进一步将学生的主体性凸显了出来,让学生以对话的方式在过程当中获得丁一定的道德信念,从而达到提高其道德水平的目的。然而,受旧的思维模式和对“对话教学”理解上偏差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误解甚至背离对话教学精神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无论是灌输还是对话,实质上都是一种单面论证,单面论证易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失调,有可能引发道德怀疑主义和知行不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德育工作者的价值分歧以及对德育信息的熟悉程度,客观要求高校德育适度引入负面道德现象.高校德育进行双面论证,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善”;有利于大学生进行道德反思;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道德免疫力;有利于大学生适应和超越社会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7.
鉴于学术界对当代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教育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作性状描述和数量测评较多,而对其作实质性的分析和运用不足的状况,在深入阐释"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从高校德育的角度,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实际,积极吸纳这一理论的"合理内核"即"道德发展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学说,尤其是其中的第三阶段(后习俗水平道德阶段)的"人生影响"的同时,将这个"合理内核"实际运用于我国高校德育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研究,并从德育理念创新、学生需求定位、教师角色转换和环境优化四个方面思考和构建了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方法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8.
鲁艳 《上海教育》2000,(11):30-31
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它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力图促进人的德性发展。但是传统的“灌输式”德育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个性与自主性,与现代德育的理念相违背,因此改革这种“灌输式”德育已刻不容缓。而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正是从学生出发,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注重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参与,希望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广大教师熟悉  相似文献   

9.
姜萍 《云南教育》2001,(21):9-9
一、培养自律精神要从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入手道德认知是道德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先导,起着理性指导作用,它是促使道德信念形成的认识基础,是自律道德的导向机制。一个道德认知水平低的人不可能自发产生自律行为。道德问题除了道德认知外,还有不可忽略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内容。如果只重视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忽视了道德情感、意志的培育,那么德育就存在缺陷。因此,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自律精神首先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提高德育素质,这是自律的基础。二、自律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细胞”“自律”是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0.
略论现代德育的路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前者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学生的主动行为;后者是以成人的世界和社会的要求为本,体现社会的意志或成人的意志,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作为对传统德育高耗低效现状的反思性选择,现代德育正实现着从“重教”到“重学”的路径转向:在德育内容上,由掌握道德知识向发展道德能力转向;在德育方式上,由重灌输向灌输与选择整合转向;在德育过程中,由认知性德育向活动性德育转向。  相似文献   

11.
道德量化评价普遍存在于小学德育实践中,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它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道德量化评价对小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发展均有不良影响,道德量化评价规定有限的行为为道德行为,以能否做到这些行为和完成的数量为判断道德水平的依据,这是不科学的,它不能反映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学校德育的作用。所以为了提高德育有效性,家长和学校应取消道德量化评价,改用其他更为合理的手段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2.
德育的对话教育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是主体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相互理解和交流的过程,在德育中,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作用中达到相互理解和精神沟通,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对话教育模式有助于弥补传统德育中的缺失,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德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德量化评价普遍存在于小学德育实践中,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它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道德量化评价对小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发展均有不良影响,道德量化评价规定有限的行为为道德行为,以能否做到这些行为和完成的数量为判断道德水平的依据,这是不科学的,它不能反映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学校德育的作用。所以为了提高德育有效性,家长和学校应取消道德量化评价,改用其他更为合理的手段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道德的层次性出发,结合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以及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学科体系的特定目标要求,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为例,尝试对小学阶段德育课程开发的层次问题进行反思.小学德育课程应该侧重于以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突显规则层次的规范内容,伴随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逐步加强课程设置中道德原则与道德理想的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15.
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形成道德概念、应用已有知识进行道德分析与判断的基础 ,是个体品德行为的先导。当代各国学校德育普遍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而我国学校德育却存在着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忽视。加强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基点。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 ,高师院校在教育改革中应注重对师范生进行现代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教育 ,使之具备初步的德育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柯尔伯格以期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德育的道德讨论和公正团体两种主要方法。对提高学生道德判断水平和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给各国德育心理学家和德育工作以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德育视野中的道德认知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代西方德育理论将道德认知理解为对道德知识、道德问题和道德情境所进行的积极的觉识、判断、推理,并始终突出其与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相并列、相整合的特性;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不在于培养基于某种道德原则的认知心理形式,而在于道德理性的培养,其关键是在德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西方德育出现了以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为根本目标的主知型模式。由于该模式以自由主义理论为背景,强调个人在道德上理性自主的哲学理念,造成了在实际道德教育中学生缺乏道德实践力量和个体与美好生活相疏离等问题。根据埃蒙.凯伦博士对道德上理性自主哲学理念的限制性修正,相应地调整、深化和改进主知型德育模式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实践方法,可以实现主知型德育模式的自我完善。西方完善德育主知型模式的经验对我国德育在道德情操的养成、道德自主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生活实践的德育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道德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分析高职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找出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策和措施,从而提高高职生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认知学理论认为:认知是人们对信息选择、接受、编码、存贮、提取及使用的基础。认知心理学又告诉我们:认知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实现学生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考察英国小学教育,认为:他们对认知教育的运用对我国小学德育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