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幼儿园和小学是按照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划分的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儿期和学龄期在教育上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儿童的发展又有顺序性和连贯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在前一阶段内准备了向后一阶段的过渡。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对儿童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有研究表明,当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时,依旧保持教育的连续性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相似文献   

2.
方红 《教育导刊》2010,(3):19-22
儿童精神研究经历了从属阶段、独立阶段和推崇阶段三个阶段,儿童精神逐渐从成人文化里分离出来,获得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关注.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儿童精神"并未获得真正的尊重,儿童精神面临渐渐消逝的危机.对此,教育须守望儿童的"精神家园",其基本理路就是精神教育的实施和儿童哲学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人们的教育理念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人自身,关注人的生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压抑儿童天性,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儿童与成人处于同一生命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儿童的教育应适应自然,合乎自然.且不可逆规律而行。  相似文献   

4.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智慧发展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是对新皮亚杰学派凯斯(RobbieCase)儿童智慧发展中的基本观点,发展的阶段及亚阶段;阶段间的转变;不同领域间的水平结构等问题,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说明:(1)从5~13岁儿童完成三项不同领域内任务的情况反映出:他们智慧的发展经历了同样的顺序,普洱县的两种不同民族儿童虽然经历着同样的发展阶段,但发展落后于昆明儿童;(2)认知发展的水平结构在昆明市被试得到证实。文化,特别正规学校教育对儿童智慧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智力潜能开发——蒙台梭利儿童观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教育家和医生。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对世界教育带来革命性变革的蒙氏早期教育法,赢得了各国同行的尊敬和崇高评价。蒙台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儿童作为精神实体,通过真实生活和秩序寻求自身的完美发展。2.儿童天生具有“吸收性心智”,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能自己教育自己。3.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4.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为儿童提供不同的教育。5.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工作不仅能让儿童愉悦身心,还能促进儿…  相似文献   

6.
全纳教育最早在特殊教育领域提出来,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的概念,并已发展为国际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的全纳教育关注的是中小学阶段,学前全纳教育亟待研究。关注学前阶段的"特殊儿童"的需求,对这些儿童的学习和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其中,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又是"特殊儿童"中的典型。通过梳理全纳教育和数学学习困难研究的脉络,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特辣的社会现象.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和性格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对策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的综述,旨在提高人们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一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园教育步入学校教育的转折期,其教育方式也有不同.幼儿园的教育以玩耍、活动和游戏为主;而小学教育则是以"学"知识为主,还要受到一定的纪律约束.这阶段的儿童通常是活泼好动的,但相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更具有创造力、想象力、模仿力,而且极富好奇心.根据这一特点,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育应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做到既有别于幼儿教育,又与其衔接自然、合理,使儿童顺其自然地接受学校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生命阶段.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并非儿童社会化的唯一路径,在家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引起了学界与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儿童本位的视角,主要从在家教育儿童的学习态度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对研究对象的社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个案描述和归纳式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在家上学”的教育方式具有培养“自主型”儿童的可能,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全纳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要民主、平等,教育要容纳一切学生,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少数民族女童,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女童教育有很多来自家庭、学校和自身的原因.她们有许多特殊的需要,而这正是我国教育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本文将试图分析少数民族女童的特殊需要,并在全纳教育的视角下探究如何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更好的帮助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初中阶段留守儿童不仅认知和思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长期生活在封闭落后的农村,回乡民工可以说是他们了解城市的“窗口”。回乡民工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影响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类,而其中负向的影响又分成“衣锦还乡”与报喜不报忧型、愧疚型、泄愤型三种,它们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具有不利影响。应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减少回乡民工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1997年起,英国小学阶段体育教育政策进入全面发展时期,重视提升儿童参与学校体育机会,强化学校与俱乐部的联结,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的管理机制.在政策建设中,其逻辑演进始终围绕着对儿童的关注,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上由单一范式向多元治理转变.对英国小学阶段体育政策核心特征的梳理与分析,探寻政策背后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或可为我国体育教育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父亲与母亲由于性别角色不同对儿童的发展有不同影响,传统研究注重母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而对父亲的作用关注较少。近年来研究逐渐关注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不能被母亲所替代。该论文阐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方面,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一定构想。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阶段是儿童吸收和积累知识的时期,同时也是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这一阶段儿童的教育,研究其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高年级学生心理既具有儿童特点,又初步出现某些少年的特点1.学习态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不但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儿童及儿童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儿童教育也渐趋科学化.但由于受传统儿童观与教育观的影响,儿童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许多误区.误区一、“加速发展”或“超前教育”儿童发展存在一定的阶段性与顺序性;外部条件不断影响发展阶段的顺序、时间与速率.虽然活动、教育、文化环境影响儿童发展,但这种影响作用不是没有限制的,而是局限于阶段的时限以内,卢梭曾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正如卢梭所言,儿童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者必须而且只能按照这些客观规律对儿童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儿童音乐教育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本次研究通过调查儿童音乐偏好发展及环境对其的影响,为音乐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提供了一定实证依据.研究结果发现:97.3%的儿童在音乐课上会积极地进行语言与动作上的交流;90%的儿童经过训练会逐渐形成规则意识.研究表明音乐偏好在培养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情感、规则意识方面能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学前教育阶段对孤独症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神经元代偿功能在此阶段通过各种有益刺激能够发挥其有效作用。然而,目前针对学前阶段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仍较为少见,融合教育成效整体偏低。因此,为了更有效、持续地推进学前融合教育,基于一所幼儿园内8名不同程度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康复案例,总结了学前阶段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适宜性策略:适宜性环境创设,“幼儿园—家庭—康复机构”同步干预,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这些策略为孤独症儿童顺利进入小学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促进孤独症儿童的优势发展,提升他们的弱势能力,减少行为差异,增强社会适应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鉴性。  相似文献   

18.
成尚荣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中有句精辟的论述"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立场."这句话明确地指出:现代教育应当是关注儿童,具体地说,应该是关注儿童的视角,研究儿童的心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只有站在儿  相似文献   

19.
皮亚杰发展理论作为指导幼儿园教育的几大基础理论之一,经过实践,已不断转化为世界各地幼教工作者的实际经验,构成关于幼儿发展、教育的常识性观念。这些观念主要有: 1.幼儿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幼儿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在研究中还发现,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其认知的发展有相互平行对应的关系,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①无律阶段(0~5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行为只是一种感官动作的反应,而无道德意识可言;②他律阶段(5~7、8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以“道德现  相似文献   

20.
学龄前儿童早期情商的发展与幼儿园、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联,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能奠定人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公民的人格教育,学前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重要时期,关注孩子情商的提升将会使孩子终身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