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目前的初中名著阅读中存在着一些教学误区:或是教师放任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或是过分重视教学预设,或是以教师的体验替代了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别从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挖掘文本内涵,科学预设文本的价值取向;在互动中生成文本阅读价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名著阅读体验与价值引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目前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的话题。然而,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的独特体验,却漠视文本而曲解误读,游离文本而随意生发,全然不顾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和它自身包含着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将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之间的关系作理性思考,进而探讨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把握内涵、价值引导、引进资源、异中求同、与时俱进等的种种独特体验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基本矛盾之一。本文在解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认为学生独特体验应建立在文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这需要教师的灵心、慧眼,更需要教师通过平等对话、争议思辩等策略引导学生走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独特的体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黄桂林 《文教资料》2005,(4):189-191
文本作为作者独特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而《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综观教学现状,不少教师在处理文本价值取向与学生独特感受的关系上存在偏颇:或者片面强调文本价值取向,画地为界,对学生智慧的火花视而不见;或者片面强调诊视独特感受,漫无目的,对学生认识的偏向置之不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文本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目的都在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文本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度”。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我们只有把握“适度”,讲究“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高度”,才能真正使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向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保证对话的有效进行,教学中必须处 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对话主体之间的关系,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的关系,文本 内容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首席教师,而语文课堂就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必须做到:一、依托文本,重视对文本语言的个性化朗读,在阅读中挖掘出语文味;二、尊重文本,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但不偏离文本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新标准以来,有些教师的课堂打着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旗帜,喊着鼓励求异创新的口号,对学生“丰富多彩”的回答,教师不敢否认,不敢对学生说“不”。这样完全忽视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对新课标内涵的片面理解,是对语文教育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为什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究竟如何调和“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独特体验”之间的矛盾,使天平的两端达到平衡呢?  相似文献   

10.
只有建立在文本价值取向基础上的多元解读,学生的独特感受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反之,偏离了文本价值取向.有时甚至是背道耐驰的感受.即使再独特、再生动、再有创造性,也是言不及义的题外话。为此.作为对话中价值引导者的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正确把握文本价值的“适度”.文脱文本价值取向与多元解读、独特体验的有机融合。例如《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所要追求的价值取向是:通过理解、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感悟晏子的不卑不亢、机智沉着和楚王的自作聪明、傲慢无礼。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新课改阅读教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因教师的理解错误,导致了课堂教学发生偏离,使教学流于形式,而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一、独特体验偏离文本价值当今语文教学存在一种错误倾向:有些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而对于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够重视,不做评价,不做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2.
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注重体验”这一新理念存在片面认识,曲解了“珍视学生独特体验”的内涵,将阅读感悟的多元化误认为可以脱离文本异想天开,随心所欲。课堂上教师迎合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却丢掉了文本赋予的价值取向,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开放的和个性化的。这无疑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科学捍卫"文本"原有的价值取向,又要对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的体验予以关注、呵护和有效引导,实现"文本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的"水乳交融"、"生""本"相长。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独特体验”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将二者的关系对立起来,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多元”,唯恐抹杀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忽视了文本内容中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陈玲琴 《考试周刊》2009,(17):69-70
如何正确认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并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是个棘手的课题。本文从尊重学生体验,也要尊重文本;尊重学生体验,也要兼顾文本的价值取向;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等方面阐述了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理念”,处理好两对关系,即“学生体验”和“教师引导”的关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的关系。使“体验”不流于形式,不走向极端,真正落实“新课标”理念。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灵性的生命体,每一个学生在进入文本时,对文本的理解、消化不尽相同.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时时刻刻呵护、鼓励、赞赏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在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的同时,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把握正确的导向,学生通过教师的目的阅读实践活动,不断感悟文本内涵,从而达到对人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处理好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独特体验”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将二者的关系对立起来,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多元”,唯恐抹杀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忽视了文本内容中有价值的东西。文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学生对文本的反应是多元的。“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在“实施建议”中又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注重体验”不仅是语文教育的“特色”,而且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语文教育实…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作者)、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几种类型的对话是交互进行的。为此,“对话式”的阅读教学,必须处理好以下三组关系:对对话的问题,必须兼顾文本内容与形式;对对话的生命,必须确保对话主体的平等;对对话的难点,必须正确处理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关系。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加凸显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把"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统一起来,致使语文教学出现了"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不和谐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