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福建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校后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我省各高校在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创造了多种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本文对我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三种主要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后勤社会化改革三种主要模式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并对深化我省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现后勤社会化。要实现后勤社会化,后勤组织自身要练好内功,一要观念创新,迎接高校后勤社会化挑战;二要重点突破,实施打造学习型品牌企业战略;三要整体推进,增强后勤品牌企业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高校后勤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改革思想观念的认识不足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多年来部分人员误以为后勤改革就是后勤社会化,一提到后勤社会化,就误以为后勤是社会的,学校可以不拨款,一提到"剥离"就误以为后勤与学校已经分离,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改革的大方向.后勤社会化就是"后勤服务的商品化,后勤运行的市场化,后勤管理的契约化.后勤资源的社会化",但是后勤社会化不是简单的把后勤推向社会,而是既要实现高校后勤的改革,又要体现出高校后勤服务于高校的这一根本特色,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使高校后勤能够通过社会化为我国高校的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呢?笔者认为关键是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做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后勤实体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年完成社会化改革是一句理想化口号,后勤实体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一阶段的产物。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基本实现了第一步目标,第二步目标基本没有实现 2003年,广东省教育厅根据省的实际情况,把完成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的内容和时间表调整为:在基本完成高校后勤系统规范分离,初步建立起各种管理模式,各种运行机制的后勤服务基础上,从2003年  相似文献   

6.
从高校后勤社会化到高校后勤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高等学校后勤改革的方向,高校后勤现代化则是我国高等学校后勤发展的目标,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之路。笔者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和高校后勤现代化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高校后勤现代化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必然结果,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选择1.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改变高校办学模式,把高校后勤融入社会,使学校得以集中力量于教学科研。后勤社会化表现为重新定位和调整后勤与学校、师生和社会利益关系的过程,实质上是恢复后勤产业属性、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后勤生产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不同的模式。后勤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社会化为高校后勤工作改革既带来了机遇 ,又带来了挑战。那么怎样因地、因校制宜地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 ,建立起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兴办后勤产业与后勤社会化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兴办和发展高校后勤产业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高校后勤产业是由“学校办社会”向“社会办学校”转变的重要环节 ,是学校后勤向社会化过渡的桥梁。因此 ,各地区、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依托社会力量和调动社会资源 ,为高校承担和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应着力兴办后勤产业 ,这对培…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探索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实践是当前高校后勤面临的中心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李岚清副总理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指示精神;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思路;总结高校后勤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更有力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实践的进程。李岚清同志指出:“教育资源既不足又浪费,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看来制约高教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后勤”。“后勤是制约高教发展的瓶颈”。“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改革的含金量。一  相似文献   

10.
1.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1999年第一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正式启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剥离组建阶段、完善规范阶段和教育反思阶段。 剥离组建阶段从1980年到1999年,此阶段大部分是试点工作,以理顺后勤关系,实施承租分包,摆脱财政困难,主抓教学科研为主线的后勤改革。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并分析了福建教育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状况,在肯定其实践成效的同时,对改革进行了总结和思考,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把准方向,因校制宜,探索适合学校办学特色、校情校况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道路;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大原则,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后勤资源,取长补短,合理发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0):39-41
目前市场上物流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而又有很多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出现就业难问题,究其原因所在,是物流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不吻合。因此,结合物流专业发展及专业建设的现状,对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对高校后勤工作职能、特性的界定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现有市场经济条件,通过对我国近二十年高校后勤工作改革过程的梳理,总结了高校后勤工作职能在不同历史经济条件下的转变情况,进而认识社会经济管理体制对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职能的影响。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对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自然推动,及在这个过程中后勤工作职能的转变。探讨了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高校后勤管理职能,弱化后勤服务职能,在优化现有服务资源的基础上,引进社会服务资源,内外结合,提高后勤的服务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议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高校后勤改革和发展的保障。文章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简要地阐述了后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实现服务主体社会化,变自我服务为社会服务;服务成果商品化,变无偿服务为等价有偿服务;服务方式市场化,变直接服务为间接服务,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校办社会”的状况,克服高校发展的体制“瓶颈,”为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探讨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自1999年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学生食堂的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随着高校扩招与壮大,高校食堂的经营与管理也日趋复杂。本文从高校学生食堂的概况入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高校学生食堂的生产管理全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与剖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电大教育的重新定位和转型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近年来,唐山广播电视大学从分析唐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环境出发,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地实现发展转型,提出了加快实现"四个转变"、构建"三位一体"办学格局的总体改革思路和办学规划,把"加快发展社区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使唐山电大在唐山市社区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促进了唐山市社区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助推唐山市社区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毕节试验区作为中国最落后地区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已成立25年,经济社会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新一轮改革发展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以及国务院的高度关注.根据毕节试验区的区情特点,文章认为思想解放问题、区域经济合作问题、金融支持问题、人才战略问题、区域物流发展问题、土地集约节约使用问题是事关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成功与否的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视角出发,提出构建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设想:实行管办分离、开放市场的社会化改革;加强专业性的主体培育,组建具有区位、地域特色集约化经营的后勤服务企业;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建设现代化后勤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