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考点解读】2005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继续将古代诗歌的鉴赏,置于“古代诗文阅读”之列。对于“古代诗文阅读”中“鉴赏评价”一项的具体要求有二: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对古代诗词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论。所谓初步的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  相似文献   

2.
邵伟 《学语文》2007,(5):29-29
一、一对矛盾古诗词鉴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维过程,其中包含着许多内容,诸如源流与发展、背景与主题、形象与感情、结构与技巧、语言与格律、风格与流派等。而高考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仅有一句话:"能读懂简易古诗文"。如何使学生在应试教育尚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共选编35首古诗词,教学时,我对35首古诗词进行了整体观照,使其成为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平台。一“、囫囵吞枣”,为诗词鉴赏铺路鉴赏是学习积累和思想积蓄的产物,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能顺利进行鉴赏。我利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特色,接受诗歌文化的熏陶濡染。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每人负责几首,读准字音、诗句节奏,明了诗词大意;合作——一人朗读多人听读,扫清全部诗词的文字障碍,相互交流、借鉴。这样,学生就对35首古诗词有了初步的感知,并完成了教材要求的背诵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一、课标解读《旅夜书怀》是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推荐作品"中的第二首诗歌。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对鉴赏诗歌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还要求通过阅读,能"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为了"丰富文化积累",还必须"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在阅读和鉴赏  相似文献   

5.
[复习指导] 2002年的《考试说明》,已将原来的“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合并为“古代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题已从原来的第一卷移至第二卷第四大题中考查,考查形式也由原来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题。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学好古诗词,就能很好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忽视诵读品味、忽视思维发展、忽视审美鉴赏、忽视文化传承等问题,通过强化品读、展开联想、比较鉴赏、深入解读等策略可以提高古诗词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考点讲解】《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其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2003年《考试说明》新增加的内容。就是说,高考除了考查对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的鉴赏外,还要求评价作者在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性或局限性。高考古诗鉴赏在1994年至2001年之间为客观题,2002年以来改为主观题(就答题方式而言,主观题可分为简答题和填空题),分值一般为6分。就选用诗篇的数量而言,有单篇鉴赏和多…  相似文献   

8.
一、考点聚焦《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科)》对诗歌考点的表述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下含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下面我们分要点对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以后的江苏语文《考试说明》古诗文阅读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被修改成了"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用"艺术技巧"替代了"表达技巧"。一、江苏高考古诗词鉴赏"艺术技巧"的命题特点江苏自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古诗词鉴赏考查了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题中有很多古诗词赏析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中的形象、语言、情感及表达技巧等情况的把握。考题涉及词句含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领悟、表达方式的鉴赏、修辞格的判断、意境风格的赏析和情感倾向的评价等。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求对一首陌生的诗词作出初步赏析,确实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如果能做好以下“三看”,则可以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1.
<正>对学生来讲,高考古诗词能力的考查,历来是一个难点。为此,笔者结合2014高考真题,从四个点入手,对古诗词鉴赏备考指导策略作了如下的尝试和归纳。一、找准出发点《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有两个考点: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找准出发点,就是要求学生,在  相似文献   

12.
审读2010年全国18套高考试卷的古诗词鉴赏题,笔者以为,这18套题凸显了《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鉴赏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原则.考查学生鉴赏古诗内容、技法和语言的能力。下面以其为例,分析所含考点的常考题型。从设题角度、试题考查重点等方面总结规律.并对明年该考点可能出现的形势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3.
李彬 《学语文》2002,(3):29-29,26
普通高校全国统一招生的语文试卷,对古诗词的考查长期以来一直沿用选择题的形式,这样做虽然试题客观化了,阅卷容易操作,但不能客观公正的给考生以准确的评价,也不便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改革此类试题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2002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提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并且标明了分值:“古代诗文阅读,7题,26分”。从等值试卷上可以看出,古典诗词鉴赏题不仅被移到第Ⅱ卷,而且将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下面就古诗词简答题谈谈本人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古典诗歌诞生的年代较为久远,词语含蓄凝练、浑厚典雅,使得众多考生摸不着头脑,造成了应答上的困难;古诗鉴赏难就难在诗句读不懂,抓不住要害;就是一首较为熟悉的诗词,由于设题的角度不同,考生也不一定答得非常正确。其实,我们若能善于捕捉古诗词当中的相关信息,就能找到一把快速打开解读古诗词的钥匙,化难为易。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可以分四步来解读古典诗歌。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赏析,从高考的要求来看,主要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以及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指导学生探索以下几种赏析古诗词的方法: 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古典诗词,要在对诗句文辞准确解读的基础上,领悟作品的主旨,体会作者蕴涵的情感.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为我们在解读、赏析诗歌的时候,不能拘于表面意思去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而应整体把握作品的基调和主旨,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心志.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日观摩了吕波老师教学《诗词四首》,认为这是一堂很好地体现了二期课改精神的好课:把古诗词的教学全面地由学生的课外研究向课堂自主开发、合作交流的形式转变,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学习和研究的热情。一、师生互动,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师:引导学生感受2004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包括《考试说明》中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那么你们所知道的鉴赏诗歌的方法有哪些呢?生:理解,感受,评价。师:那我们鉴赏诗词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呢?(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生:学会…  相似文献   

17.
霍盛 《现代语文》2011,(5):154-155
一、高考语文试卷文言题目的基本组成与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高考语文试题古典诗文部分主要由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以及古诗文基础知识三部分构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18.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是高中学生必须养成的重要语文能力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的要求,高考《考试大纲》也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19.
作为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讲完《论语》《庄子》,趣品完人生之后,又开始重温古诗词。在《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这本书中,于丹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如今,人们对诗歌颇有偏见,觉得闲人才去写诗。在一个建功立业的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含有150多首诗词,有传统诗词之美,小说人物命运的叙述生动感人,又有当今语体文甚至口语的色彩,红楼梦的艺术世界是多彩诱人的,小说学为读者营造了一方“诗词天地”。忽略诗词鉴赏,就不能全面把握《红楼梦》艺术特征,也不能真正认识它的作者,因此,读懂这部书的文辞,品味其诗词韵味,会是一种享受,《红楼梦》以小说文本的可接爱性而雅供共赏,一定会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诗文美育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