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宏毅教授在世界现代史、现代国际关系史、美国外交史以及美国人权外交等领域辛勤耕耘几十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上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他在学术研究中,把对历史的探索和对现实的关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术报国是他从事学术研究的根本动力,其学术成就与他在史学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深厚修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日本帝国武力崛起的过程中,"东洋史学"应运而生,兼具国策性与学术性.其奠基者白鸟库吉、内藤湖南等著书立说、提交研究报告,影响深远."二战"结束初期,日本学者反省战前的研究,与"皇国史观""国策史学"划清界限,开始新的探讨.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日本成为名列前茅的经济大国,东亚史的探索出现新趋势,东亚世界论受到普遍重视.进入21世纪,国际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日本东亚史研究与时俱进,新论迭出,成果累累.检讨日本东亚史研究的轨迹,对思考东方外交史或东亚外交史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试析曾纪泽的近代国际法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国际法是处理近代国际关系所遵行的基本准则。曾纪泽作为中国近代名的外交家,在外交实践中对近代国际法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和大胆的实践,形成了其近代国际法意识,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代史学家杨生茂先生对我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坚守和发扬唯物史观,科学阐释了历史本体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史学目的的求真性与致用性、史学性质的革命性与科学性、史学发展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历史学习的"博"与"约"的辩证关系;开拓了美国史学史研究,通过美国史学三个重要流派的研究,对美国史学史的发展脉络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奠定了美国外交史研究的基础,从唯物史观出发,系统提出了美国外交的"扩张"学说;完成了美国通史编纂的综合体系,建立了富有特色的美国通史的宏大构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外交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重大外交事件作为研究主线,带领学生总结各阶段中国外交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从而使学生掌握研究对外政策的基本方法,为将来在中国外交、国际领域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东方外交史学科提出至今已近20年,学科体系建设业已初具规模。随着以新文科为代表的新时代系列教育改革及学科体系建设概念的提出,东方外交史研究与学科体系建设亦进入新时代。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东方外交史应不断增强学科特色,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研究,摆脱西方编纂模式与既有体系影响。同时,东方外交史学科应始终呼应时代需求,做到为开展周边外交工作提供历史借鉴,为思考及应对现实问题提供历史参照,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东方国家未来发展作出有益贡献。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中,东方外交史学科应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人文社会科学落实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器,以及构建“中国学派”的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7.
熊志勇、苏浩教授撰写的《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下称《外交史》)作为高等院校外交学专业的教材,已出版发行。这是一部浓缩了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的精品著作。它既有学术著作的严谨性,又有高校教材的通俗性与系统性,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外交的演变过程,为我国外交史研究增添了一部富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正如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层次清楚,有史实有分析,用材料来支撑论点。”捧读之后,笔者感到它在几个重要问题上写得富有特色,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8.
东方外交史研究在国内蔚然兴起和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文化建设的需要.把东方外交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加以长远规划和建设,是当前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在具体行动上的展开,是一项大规模的学术活动,有着总结前代、启迪后人的时代特征.十几年来,国内学者使用东方本土资源和东方史观,根据文化发展的需要,对东方外交史学科体系进行了构建,凝聚新的精神力量,诞生带有新鲜活力与巨大感召力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国家崛起的带动下,外交史研究已经进入大规模的总结阶段,与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保持了同步.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学界对于著名新左派史学家威廉·A·威廉斯的美国外交史学研究中,一个流行的看法是,威廉斯是一位经济决定论者,他对美国外交的思想文化层面(或意识形态层面)重视不够。实际上,这是一种流行的谬见。威廉斯为美国外交史提供的不是一种经济解释框架,而是一种文化解释框架。然而,不管是将威廉斯的方法论归结为"经济决定论",还是归结为"唯心论",都是对威廉斯外交史学的一种简单化解读。"简约主义"的标签不可轻易加在威廉斯的头上,因为他在其概念框架内清醒而巧妙地处理着观念与现实、结构性因素与人的能动作用、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威廉斯的美国外交史学,对美国外交史研究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宏毅,1936年2月生,江苏丹阳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1年至1983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进修两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亨利·杜南人道主义对话中心(总部设在日内瓦)基金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现当代史、现代国际关系史,特别是中、美、(苏)俄三国关系史以及美国外交史,曾撰写和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1917—1993)》、《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1917—2000)》、《欧洲优势·美苏对峙·多极世界》(合著)、《美国人权与人权外交》(主编)、《美国的人权问题》和《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副主编)等著作,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  相似文献   

11.
2003年4月3日到5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美国历史与化中心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与美国:历史、化与国际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国内外四十多个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一百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收到近八十篇论,涉及中美关系、美国政治、经济、化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了当今美国史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东之老师早年就曾有编纂一部有科学份量的民国外交史著作的心愿。从1969年至1979年北京外交学院因受到极左思想的干扰,曾十年停办。外交学院复校后,院方领导议定敦请东之老师由皖省返京任教。因为当时皖省高教事业也正临新发展的局面,安庆师范学院校务也急需东之老师参预领导和规划,并且他还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工作,任务繁重,以致未能受聘北上。当时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理事会和秘书处设在外交学院。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是从对国际问题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从20年代起,一批进步学者开始从事国际关系、国际法、世界外交史和中国对外关系的研究,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这些研究为30、40年代中国对国际问题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始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概括起来说,这一阶段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国内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在国统区以《世界知识》、《东方杂志》、《国闻周报》等为中心的进步学者研究队伍。二是以  相似文献   

14.
教育活动史提出的原因可概括为倡导者的"五个基于":一是基于对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现实考虑;二是基于学术更好适应形势发展以满足和促进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三是基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本观点的坚守与运用;四是基于对杨贤江等近现代中国教育史学创始人"行动之存在"历史发生观的继承与弘扬;五是基于对国际历史学界近年勃兴的"实践史学"思潮的呼应与发展.回顾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教育活动史研究走过了从概念提出到理论建设再到体系确立的发展道路,在领域深化、视野拓展、成果创造等方面获得了快速提升.面向下一个十年,教育活动史研究应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开放教育活动史研究视野;深化教育活动史理论研究,聚焦教育活动史问题研究;建设教育活动史研究共同体,保持教育活动史研究活力;承继中国传统历史叙事方式,加强教育活动史研究魅力.  相似文献   

15.
王晓德教授:今天我们主要讲一下如何加强国内学术界对美国早期外交史的研究。如果把美国早期历史的下限截止到美国内战之前,这一时期充其量也就是80余年的历史。在这一时期,美国为一个农业国,在力量上还无法与欧洲大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但却实现了在北美大陆上的崛起,成为一  相似文献   

16.
1964年中法建交,就双边关系而言,推动了双边关系的正常化;就国际关系而言,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中法建交在两国外交史上和国际关系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中历史教学中,国家外交史始终是重点知识;因其以复杂的国际关系为依托,政策演变大、涉及名词多,故又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中颇感难度。教师只有较好地理清线索、透析知识内涵,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搭设平台。本文拟对其教学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国家间彼此依存加强、相互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历史背景下,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离不开生活其中的世界,国际关系的因素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中的作用空前凸显。面对复杂深刻的时代嬗变,云谲波诡的局势变幻,时起时伏的危机冲突,人们深切需要从以往国际关系的历史演变中获取知识、方法和启迪,以便更好地解读现实世界中纷繁目迷的国际问题。近年来,诸多国际关系史的著作应运而出,其中新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德斌教授主编的《国际关系史》是颇有特色和新意的一种,值得一读。要言之,本…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同现实息息相关,受到各派政治力量的密切关注。蒋廷黻正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历史学家,本文简要分析他对中国近代外交史开拓性的贡献和所著《中国近代史》一书基本内容、特点和对近代史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云南楚雄东兴中学/刘建伦撰文认为,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外交史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重点,也是考查的注意点。就其知识内容言,与时事政治和国家大政方针紧密相连;就其学科能力言,较能体现历史学科的诸项能力要求。因而,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对中国近现伐外交史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的阐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经验积累看,应抓住四个重点疑难问题的阐释与解读。一是中国近代外交的开端。关键是对总理衙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