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语文书刚发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其中第16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深深地吸引了我。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巴迪在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母亲认为这首诗“精彩极了”,而父亲却说这首诗“糟糕透了”争论中,巴迪的爸爸坚持己见。“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相似文献   

2.
李霞 《湖南教育》2003,(5):50-51
教学片断师: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学习、讨论。(生小组学习、讨论)师:明白了吗?你是怎样理解的?生:妈妈的评价———“精彩极了”,这是对孩子的赞扬与鼓励,爸爸的评价———“糟糕透了”是对孩子的批评。生:我觉得正像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那样:“‘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生:作者为什么要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是爱?生:我有时候虽然考试考…  相似文献   

3.
重点点击】“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解决方案】母亲兴奋地嚷着“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父亲的评价是这首诗糟糕透了”,我听了“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几年后,我再看这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难点提示】不管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是否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解决方案】母亲的赞扬…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我深有感触。文章记叙了巴迪在童年时写的一首诗,父亲和母亲对他的诗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说诗“精彩极了”,而父亲说诗“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对巴迪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从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相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每  相似文献   

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它是一篇大人小孩都可阅读的文章。文中讲述了孩提时作者曾拿出一首自己写的诗给母亲看,引出了母亲的夸奖:精彩极了;同时也引出了父亲的议论:糟糕透了。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我”很伤心,但长大以后.却觉得这是一种鼓励,一种爱。这篇文章对大人和孩子都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大人们读了之后,会得到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当您的孩子把他的得意之作摆在您面前时,不要盲目地去夸奖  相似文献   

6.
我读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一篇文章,令我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写了一首诗,给母亲看后,母亲说:“精彩极了!”并不断地鼓励他。而当他兴高采烈地拿给父亲看后,父亲却说:“糟糕透了!”并说了许多伤他小小的自尊  相似文献   

7.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巴迪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一首诗作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父亲对他的诗不满意,皱着眉头评价:"这个糟糕透了!"可母亲却骄傲地说:"这个精彩极了!"为什么同一首诗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呢?我疑惑不解。经过一番认真阅读,细心体会,我终于解开了谜团:母亲觉得巴迪还小,能写出这样一首诗,已经很不错了,需要鼓励,所以母亲对他大加赞赏。而父亲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文章写的是:作者八九岁时第一次写诗,母亲给这首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对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和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最终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9.
丘素玲 《广西教育》2005,(7A):34-34
教材简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制小语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主要写作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名作家。同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表达爱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黄银 《学周刊C版》2011,(9):31-31
假期里我阅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书.这本书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父母对他八岁时写的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作者在文章最后写道: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由此我想到在素质教育下教师的语言:“你真棒!”“你真聪明!”“回答的好极了”……我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并产生了疑问.  相似文献   

12.
张鑫正 《师道》2008,(5):26-27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讲述了作者初学写诗时父亲和母亲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说明一个人要获得成功,离不开严格的要求和热情的鼓励。同一首诗,妈妈说“精彩极了”,爸爸说“糟糕透了”。为此。我抓住分歧点。引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辩论,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在批评中深含着鼓励和希望,  相似文献   

1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了对巴迪幼年时第一次写的诗,父母给予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虽然父母的评价不同,但其中却隐藏着共同的情感——爱。怎么让十来岁的孩子体会父母不同的爱呢?思考再三,我决定采用辩论的方式。师:同学们,巴迪七岁时写了第一首诗,父母给予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你认为哪种评价更好?支持母亲的评价的同学请举手。(大多数学生举手)哪些同学支持父亲的评价(?只有十来个学生举手)因为同学们支持的评价者不…  相似文献   

14.
吃完晚饭,我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们又让老师朗读了许多诗歌。”在学校里,老师总要给我们读许多孩子喜欢的诗,凡是我认为好的就尽可能地背下来。今天老师读的诗当中,有一首题为《妈妈》的诗。因为我很喜欢这首诗,所以就一面回忆,一面背给妈妈听。我打开家门,门发出“吱吱”的声音。屋里空无一人,我真想呼唤:妈妈,您在何方?我伫立在雨中,冻得都想放声大哭。我真想呼唤:妈妈,您在何方?但欲言又止,沉默无言。也许妈妈就在邻家烤火聊天。一直在倾听我背诵的妈妈十分感动地说:“嗯,这首诗写得真棒!”我看妈妈这样激动,就又把关于这首诗的说明告…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名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文章,感触很深。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见后不住地赞扬说"精彩  相似文献   

16.
陈小宜 《教师》2010,(1):50-51
[案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写的第一首诗,得到了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虽然作者当时并不理解父母的心,但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他取得了成功。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不同形式的爱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突破难点,求“精要” 精要,就是教学中所提问题要少而精,有利于理解内容、领悟中心、掌握写法。 如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就可设计这样一组思考题: ①巴迪写的第一首诗,到底是“精彩”,还是“糟糕”?从文章哪些地方的描写可以看出来? ②“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巴迪的成长各起了什么作用?巴迪的成长过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相似文献   

18.
记得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我写下了平生的第一首诗。那时候,爸爸是好莱坞的电影巨头,是派拉蒙电影制作公司的老板。妈妈则致力于各种不同文化的研究工作,并且为好莱坞带去“文化”。妈妈读过那首小诗之后,激动地叫了起来:“哇,巴迪,这首诗真是太美妙了!不会真是你写的吧?”看着妈妈惊讶的眼神,我有些羞怯,但又感到很自豪。我结结巴巴地告诉她就是我写的。她微笑地看着我,高兴地不住夸奖我。她形容说,这首诗简直就是天才之作。我高兴极了,脸上焕发着红光。“爸爸什么时候能回来?”我迫不及待地问,真想立刻就把这首诗拿给爸爸看,好让他也表扬我一…  相似文献   

19.
精彩与糟糕     
赞美和批评总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也是如此。它讲了主人公巴迪在八岁时写了一首诗 ,母亲说它精彩极了 ,而父亲则说它糟糕透了 ,就是这两句对立的评价浓缩了母亲和父亲对巴迪的爱 ,也极好地帮助了巴迪的成长。“精彩极了”也好 ,“糟糕透了”也好 ,这些语言都来自于爱 ,当它们交织在一起时 ,就是爱的最终体现了吧 !尽管它们有不同的意义 ,但它们表达的感情却是一致的 ,那就是伟大的爱 ,既包括伟大的母爱 ,也包括可敬的父爱。这也就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记得八岁时 ,突然心血来潮要…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听了一位教师的公开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比了父母对孩子这首诗的不同评价后,有了这样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