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飞去来器”是一种掷出仍能飞回的弯棒武器,“效应”是指宣传工作者所取得的效果,“飞去来器效应”,恰恰是和他希望通过宣传获得的效果相反。搞报纸宣传工作要学点宣传心理学,研究读者的心理,以免引起某些不良的后果。两年以前,我曾在中国青年报参加过关于“向钱看”  相似文献   

2.
“飞去来器”是一种掷出仍能飞回的弯棒武器,“效应”是指宣传工作者所取得的效果,“飞去来器效应”,恰恰是和他希望通过宣传获得的效果相反。搞报纸宣传工作要学点宣传心理学,研究读者的心理,以免引起某些不良的后果。两年以前,我曾在中国青年报参加过关于“向钱看”问题的讨论。今天回过头来看,当时参加讨论的不主张“向钱看”的文章基本上是好的。可是从效果上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志不赞成这个  相似文献   

3.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在两岸还没统一的情况下,涉台宣传是我大外宣的组成部分。以下就华语涉台广播宣传谈点个人看法。先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广播涉台宣传发展历程谈起。国际台华语广播涉台宣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华语广播开播至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前。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文特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涉台广播践行以人为本须注重的几种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郑钦 《中国广播》2007,(9):11-14
对台湾广播是人民广播事业中一个特殊的对象性广播,它既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重要使命,又是沟通两年同胞亲情,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和桥梁。在这个看不见的空中舞台上,几代广播人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初中。200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觉成了首次对台广播效果大型入岛调查,对台湾本土听众的结构、需求和接受心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对台广播节目有了更准确清晰的定位,并推动了对台广播理论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祖国大陆对台广播的思维正在由宣传型向传播型转变,遵守传播规律,重视台湾同胞对母体文化的身份认同,尊重台湾同胞的诉求需要和接受习惯.以各种传播方式逐渐提高对台广播的实效,已经成为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的共识。本期“特别策划”推出这组来自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相关人员的文章,是对台广播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公开梳理和展示,对其他传播对象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台广播宣传的地位与功能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宣传观念、宣传方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变,存在着一些传播错位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对台广播宣传中存在的错位现象的基础上,探讨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这颇有点像“飞去来器”现象:在一片呼唤我国法制建设的声音中,记者们可以说是最为卖劲的一群,可当法制真正一步步走来,并且把法也“冶”到记者们头上时,这群人中的一部分对这种“效应”却没有充分的准备。甚至一些当惯了“喉舌”的人,很不情愿将自己同普  相似文献   

8.
1993年,由HCI出版的第一本《心灵鸡汤》在美国面市,立即引起巨大轰动。随后,"心灵鸡汤"一词脱颖而出,常常被用于泛指富于营养且经济实惠的精神良品,于平淡中营造着白云出岫般至纯至美的情境。从事涉台工作多年,笔者认为台湾民众的悲情意识恰恰需要心灵鸡汤来抚慰,涉台宣传工作必须考虑这一特殊心理,打造温暖营养的心灵鸡汤来暖化和感化台湾民众心中的"坚冰"。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交流交往日益增多,对台新闻报道有了一定规模,各新闻媒体纷纷开辟对台宣传专版、专栏,涉台稿件数量数倍增加。特别是近几年,对台重大报道增多,宣传深度和广度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要看到,在某些涉台新闻报道和宣传中,时常发现一些不规范的用语,甚至是错误的提法。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中央政府、国家法律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涉台采编人员应该加强政策学习,按照中央有关规定,严格规范涉台宣传用语,确保涉台宣传的正确的舆论导向。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内涵。江泽民主席在  相似文献   

10.
对台广播,是对台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根据中央的宣传部署,紧贴台海形势的发展,宏观上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微观上加强选题策划和节目设置,改进军事宣传文风,增强对台广播实效。对台广播的现状及其文风特点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开播于1958年8月24日,这一天是震惊中外的"炮击金门"的第二天。可以说,我们电台从一开始  相似文献   

11.
一、确立一套对台宣传的全新战略广播作为我对台宣传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整体宣传战略的制定便显得极为重要。对台宣传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策略性,是我党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对台宣传而言,对台广播的作用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诸如重对内轻对白、先对内后对台或以对内代对台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特别是目前对台跟着对内转的情况更为突出。一遇重大宣传报道时,对内大规模密集型宣传的同时,对台宣传也层层下达任务。实践证明,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常常是事与愿违、效果甚微。对台宣传是争…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对台宣传媒体基本涵盖了较为强势的各种媒体,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络、平面媒体等,基本上形成了广播电视、网络和平面媒体对台宣传三足鼎立的局面。广播电视媒体在三者中是最早涉及对台宣传的,目前尤其是对台电视节目已不断发展壮大,由早期的中央台到省级台再至地方电视台都逐渐推出了多档涉台新闻节目。但随着其它媒体对该领域的关注并介入其中,电视媒体已不再是百姓获取涉台新闻咨讯的唯一途径。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表明,涉台电视新闻节目(主要有央视四套《海峡两岸》、福建东南台《海峡新干线》、福建新闻频道《看东岸》、厦门卫视《海峡报道》)在厦门  相似文献   

13.
《海峡导报》作为以对台宣传为特色的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它到底是如何体现涉台这一特色的呢?文章对该报"台湾新闻版"进行内容分析,来探索其在内容、形式、语言、编排等方面的特色,进而指出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亮 《新闻三昧》2001,(8):28-29
涉入采访是隐性采访的一种方式。是指记者在不公开身份、不说明采访意图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亲身经历和感受事件的真相。记者“冒充”某一特殊身份涉入到新闻事件中是涉入采访的显著特征。涉入采访方式虽然有助于记者获得事件真相,但若使用不当,则有可能动摇记者的客观性,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导致新闻纠纷。那么,如何规范记者的涉入采访呢?这一问题日益引起理论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两岸广播媒体的交流不仅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信使与桥梁。涉台广播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其规模、理念和运作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介绍广播在两岸交流中发挥的优势和实质性的传播效果,并总结对台广播传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两岸广播媒体的交流不仅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信使与桥梁。涉台广播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其规模、理念和运作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介绍广播在两岸交流中发挥的优势和实质性的传播效果,并总结对台广播传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新闻报道来宣传新闻与宣传性质不同,但二者在形式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微观层面单个具体的规范的新闻,在宏观层面则可能形成一种海量效应,造成宣传效果。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撕毁了国共两党发布的停战令,发动了全面内战。30日,毛泽东在写给新华社代社长兼总编辑余光生的信中说:"从现时起,凡各地蒋军向我进攻之消息,均请发表,并广播;因蒋口头说停战,实际在作战,我应发表新闻予以揭穿"①。从此,延安台在广播中播出了大量国民党军队不断侵犯解放区的新闻,同时也对解放区军民自卫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宣传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编发某一稿件,组织某一次战役报道时,本来是想让受众正确理解某项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形势,分析问题,从而说服和指导他们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可是,当某些受众接触到我们的新闻报道时,他们或者产生反感,拒绝接受这种宣传;或者从相反的角度去理解这种宣传。有些落后的东西,“报纸不批不知道,报纸一批做广告”;有些先进单位和典型人物,“广播不吹受人爱,广播一吹遭人怪”,这类新闻宣传所获得的效果和宣传者希望通过新闻宣传所获得的效果恰恰相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新闻宣传中的“逆反效应”。  相似文献   

19.
黄丽萍 《东南传播》2012,(10):67-68
近年来,"涉台"电视宣传风生水起,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但其在内容拓展上与发射覆盖扩大、技术手段创新相比较,效果不那么明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拓展和深化"涉台"电视节目内容?本文从受众心理、新闻传播学理论、寻求两岸共同点、唤醒人们心灵愿望等方面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20.
编稿三议     
经济宣传面广量大,人人关心,它是报纸广播宣传的重要内容。但是,稍一疏忽,主题重复、老调重弹的现象极易发生,不能引起读者、听众的普遍兴趣。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增强经济宣传的社会效果?笔者以为:关键在于作者和编者要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