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飞去来器”是一种掷出仍能飞回的弯棒武器,“效应”是指宣传工作者所取得的效果,“飞去来器效应”,恰恰是和他希望通过宣传获得的效果相反。搞报纸宣传工作要学点宣传心理学,研究读者的心理,以免引起某些不良的后果。两年以前,我曾在中国青年报参加过关于“向钱看”  相似文献   

2.
"飞去来器"是一种掷向远方仍然飞回抛掷者原位的弯棒形器物。"飞去来器效应"是宣传效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指由于宣传不得法或不占有真理,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而对宣传者产生离心离德的倾向。这一现象说明引起逆反心理的简单生硬强行灌输式的宣传总是导致自我伤害。在涉台广播中,常常因为宣传方式和内容的不得当,导致该现象的发生。本文主要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揭示"飞去来器效应"发生的原理,从而就涉台广播提出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3.
这颇有点像“飞去来器”现象:在一片呼唤我国法制建设的声音中,记者们可以说是最为卖劲的一群,可当法制真正一步步走来,并且把法也“冶”到记者们头上时,这群人中的一部分对这种“效应”却没有充分的准备。甚至一些当惯了“喉舌”的人,很不情愿将自己同普  相似文献   

4.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既需要高度的革命热情,又需要严格的科学态度。如何使我们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报道更有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是不可不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新闻报道既要真实,又要科学。尤其当转折时候,如果新闻工作者缺乏科学头脑,一味地去赶时髦,追浪头,很容易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我们吃过这方面的苦头。如,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不少人对“向钱看”又是“正名”又是“辨”,捧得比花还香;时隔不久,强调“共同富裕”时,“向钱看”又被骂得一钱不值。类似这种片面性的、绝对化的宣传,极易给人造成“政策多变”的错觉,使人茫然失措,无所适从,也常使我们的新闻工作者陷于“自打耳光”的窘迫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宣传中似乎多了点什么。这里讲的“宣传”,包括文字宣传、口头宣传和领导者的行动宣传。所谓行动宣传,大体有着“上行下效”、“身教重于言教”的意思。“多了点什么”,是指讲话过了头,做事过了分的意思。我是根据自己日常感受提出意见的,而且是摘要举例性质,未必讲得对,如果有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同志们给以批评、纠正和帮助。第一个多了的,是“一切向钱看”有位著名的理论家,提出一个惊人的  相似文献   

6.
这颇有点像“飞去来器”现象:在一片呼唤我国法制建设的声音中,记者们可以说是最为卖劲的一群,可当法制真正一步步走来,并且把法也“治”到记者们头上时,这群人中的一部分对这种“效应”却没有充分的准备。甚至一些当惯了“喉舌”的人,很不情愿将自己同普通公民划在一起。据说上海一位“新闻官”对找上门来的法官讲:“要告去告市委,我不当被告!”应该说,正像我国的法制建设处在起步阶段一样,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法律观念也还是初步的。但是,我国新闻媒介要想同各种违法现象进行有效斗争,并成功引导10亿人民走向高度民主、健全法制的社会,新闻工作者自己没有适当超前的法律水平,必将给完成这种历史使命造成障碍。在对上海一系列新闻纠纷案的采访中,我们感到新闻界应对以下几个问题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的报纸经常宣传反对“一哄而起”。“一哄而起”是“文革”的后遗症,历史上我们就吃过它的不少苦头,应该反对。但,反躬自问,我们自己在宣传中是不是也有“一哄而起”的问题呢?不能说没有。3月6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里,就有人写文章对此提出了批评。文章说:“宣传报道上的一哄而起,可以说是一个老毛病。远的不说,以近几年为例,报上批‘向钱看’的时候,好象沾不得‘钱’字的边,连‘时间就是金钱’这  相似文献   

8.
刊林漫步     
我们的宣传中多了点什么第一个多了的,是“一切向钱看”。第二个是对个人主义鼓吹多了。第三个是现在宣传中形式主义多了。要说什么事情好,就一切都好;要说什么事情坏,就什么都坏。没有分析,不讲“两点论”。第四个是现在提倡洋货多了。大到汽车,小到香皂化妆品,应有尽有,充满了各个脚落。北京有9000多元一只的瑞士手表,沈阳有800元一双的意大利皮鞋。  相似文献   

9.
潘星兰、杨大兰,人们习惯称为“两兰”。90年代第一个春天,这两个19岁的女青年的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在发现和报道“两兰”这个时代典型中,各新闻单位作了大量工作。作为英雄家乡湖北的宜昌日报,也在发现“两兰”、报道“两兰”中尽了应尽的一份责任。“两兰”这个典型,是宜昌日报创刊41年来,宣传声势最大、宣传效果最好的典型,有些效应是我们起初就想达到的,而有些效应则是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10.
霍雪辉  刘雪莲 《传媒》2023,(12):58-60
中国话语是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的自我表达,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要超越物理距离、文化区隔和国家边界,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为推进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缩短与受众的物理距离,克服国际传播中的空间距离衰减效应,提升信息到达率;利用定制化传播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消解国际传播的飞去来器效应,增强话语说服力;依托多元主体克服与受众的社会距离,破解国际传播的“回音室”效应,强化传播穿透力。平台、形式和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的广度、精度和能见度,形成多元立体高效的国际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在不久前召开的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繁荣出版事业、深化出版改革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认识到,出版要繁荣,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一切向钱看”等各种错误思潮。前两年我国出了十几万种书、印了几十亿册。这个数字不算小。其中好书不少,有一些是我国出版史上前所未有的,将成为传世之作,是值得理直气壮地称道的。不过,也有一部分图书质量不高。有的低级庸俗、有的是黄色的,个别的甚至还有政治方向问题。这些正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一切向钱看”等错误思潮在出版工作中的反映。这些东西出得多了,冲击  相似文献   

12.
广播媒体大规模的协同联动,很值得赞赏和鼓励。单打独斗可能势单力薄,但联合起来,呈现出来的不只是加法效应,而是乘法效应甚至是几何级数效应。“小切口,大情怀,正能量”,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要学会讲故事,一方面,接“天线”,体现宣传的大主题;另一方面,接“地气”,讲个体故事,从供给侧出发设置议题,从需求侧出发考虑需求。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宣传     
在近年来的新闻改革中,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是议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比如有的同志给宣传意识四个字加上一个引号,并且列举了它的一些特点;政治性第一,事实是第二性的;宣传就是灌输,人民是宣传教育的对象;唯上不唯实,不发表不同的意见,习惯“一点论”和直线思维;只求“安全”,不问效果。他认为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而宣传是宣传者的主观意志。新闻与宣传是两码事,宣传的模式不宜用于新闻,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宣传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编发某一稿件,组织某一次战役报道时,本来是想让受众正确理解某项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形势,分析问题,从而说服和指导他们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可是,当某些受众接触到我们的新闻报道时,他们或者产生反感,拒绝接受这种宣传;或者从相反的角度去理解这种宣传。有些落后的东西,“报纸不批不知道,报纸一批做广告”;有些先进单位和典型人物,“广播不吹受人爱,广播一吹遭人怪”,这类新闻宣传所获得的效果和宣传者希望通过新闻宣传所获得的效果恰恰相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新闻宣传中的“逆反效应”。  相似文献   

15.
江汉石油报,周二刊,每期发行9,700份。在报纸改革中,我们不忘企业报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武器,努力发挥报纸对职工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作用。 (一)把报纸办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办成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窗口,给人以信心、力量和鼓舞。1980年前后,社会上刮起了一股“一切向钱看”的歪风,有的公开讲“就是要斤斤计较”,按酬付劳。我们除不登这类错误的东西外,坚持宣传人还是要有点精神  相似文献   

16.
图书,作为精神和物质相聚合的文明物体,被人们习惯地称为“特殊商品”。在一本书稿被阅读审定和编辑加工后,它以虚体和实体,将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产生经济和精神行为。这个大过程中,图书始终与“宣传”连结在一起。如何进行宣传? 我以为:以图书问世前后的各个阶段划为“时间”,以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媒介体组成“空间”,科学地进行对图书的宣传;使商品图书转换为读物图书,生发出社会效能和经济效果的短期行为和中、长期行为,它们共同构成了“图书立体宣传”;出此产生着效应,这就是“图书立体宣传效应”。现在,先就图书立体宣传中的一个大组合部件,就图书立体宣传效应场中的一个重要束集,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关于新闻与宣传的讨论,曾经热闹了一阵子,现在虽然还没有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对新闻具有宣传功能这一点,是很少有人持异议的了。看来,这里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已不是新闻应不应宣传,而是如何才能宣传得好。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新闻界花的力气似乎不多,新闻宣传效果欠佳的根源恐怕也就在这里。新闻应该宣传,但又要不露出宣传的痕迹,力求符合新闻工作的规律,于是有人提出克服“宣传腔”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说我们的新闻中有“宣传腔”,国外读者反映  相似文献   

18.
在“一切向钱看”的阴影笼罩下,赚钱成了某些书店经营者的主要目的,他们只顾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为了赚钱,在出售书刊竞争中不是靠供应针对需要的书刊和优质服务取胜,却用“回扣”来  相似文献   

19.
欲作诗,古人云:“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那么,骑驴觅诗,你可想了些什么?顾随先生乘洋车进城,见远山而诗兴大发之际,一瞥见“车夫的脊背上沁出汗来”,诗思却“小鸟般地飞去”了。从而想到小驴子苦矣,未免不太“驴道”,结曰:“于是我想到一个诗人,一定是想了些什么,同时还忘了些什  相似文献   

20.
大邱庄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首富村。我国上下新闻媒介对大邱庄的宣传曾一浪高过一浪。1988年秋,禹作敏曾出过一本书《大邱庄的脚步》,其中收集了《人民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农民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十家报刊对大邱庄的新闻报道近200篇(据说1988年后还出过一本)。1992年底,中央电视台对大邱庄连续七次的专题报道,又掀起了一股空前的禹作敏热。一时间,禹作敏的名言“低头向钱看,抬头向前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成了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