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同龄鸟”继出板“台湾校园青春书”、“世界中学生喜爱的书”、“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中学生导读本”三个系列之后,最近又隆重推出了“当代都市少年心态小说”系列。这个系列共有四本,分别是《太阳花》(宗介华著)、《纯真年代》(刘晴、柳村著)、《蒲棒》(闻树国著)、《最后的夏天》(方宁著)。这四本小说从不同的角度,客观真实地揭示出当代都市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对待社会、家庭、学校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揭示出造成少年有这样那样行为的心理依据,以及种种心态形成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间以来,“反腐小说”热销一时,仅近一个时期在图书市场上所见热销的就有《大雪无痕》(陆大明著,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非常档案》(钟道新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权力场》 (晋原平著,作家出版社出版)、《红色康乃馨》(陈心豪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等(以下简称《大》《非》、《权》、《红》),在一个月内,这四本书甚至分别重印二次、一次、三次、二次。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此前出版的同类小说《十面埋伏》竟出现25种盗版,歪打正着地反映了这类小说的市场行情。应该说,中央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无疑为这些小说…  相似文献   

3.
清人笔记随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序 笔记的特点,内容为“杂”,形式为“散”。故历代著录多入杂家与小说家。《隋志》入《风俗通义》于杂家,入《世说新语》于小说家。《宋志》入宋祁《笔录》(《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四著录《笔记》三卷,即此书)于杂家,入释文莹《湘山野  相似文献   

4.
唐人小说研究的新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传奇新探》,卞孝萱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唐人小说与政治》,卞孝萱著鹭江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卞孝萱先生的《唐传奇新探》和《唐人小说与政治》,前者为论文集,后者为专著,两书为唐人小说研究作出了新贡献。新在何处?作者在《唐人小说与政治》的“导言”中作了介绍:“五四以来唐人小说的研究,主要是:考证作家生平、写作年代、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5.
“基督诞生于大海彼岸优美的百合花丛中”——“这一古怪而令人兴奋的语句出自《共和国战歌》,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感到它似乎简洁地道出了我对美国的看法。”约翰·厄普代克在其1989年出版的回忆录《自我意识》中如此想过。这句话显然继续让他产生着共鸣;他在1996年2月由诺夫出版公司推出的一部反映四代人生活的家世小说中,不无担忧地(还有人知道那首歌吗?)把这句话用作小说的篇名,即《在优美的百合花丛中》。  相似文献   

6.
凡属“史”一类著作,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即如何以史为纲。既突出重点,又注意全面,恰切地反映历史的真貌?这本是“非知之难,能之难也。”陈洪先生的《中国小说理论史》常常是在“能之难”处显示其“能”的。自先秦“小说概念之源流变迁”,直到“清末新理论的曙光”,跨越数千年。凡是重要的材料,《史》中固然都予以突出的位置;但,更为使人醒目的是,常为一般学者忽视、或轻视而只字不提的,却也别具慧眼,给以恰当的地位。随拈一例。南宋人郑樵的《通志·乐略》,把乐论  相似文献   

7.
文学向来被看作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小说也因而常常被视为“社会风俗史”或“用美学方式写成的历史”。近些年来 ,小说批评的视野 ,渐渐投向文化层面 ,一片新的理论天地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陈洪《浅俗之下的厚重小说·宗教·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4月出版 ,以下简称《厚重》) ,就是体现这种新的批评观的力作。全书大致可分四个部分 :一是从不同侧面所做的宏观考察 ,主要包括对小说象征手法及其文化语码、宗教描写的人文主义传统、小说叙事艺术以及小说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态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编辑,我有机会比一般读者先读到许多作者的新著。在读到的书稿中,有一本我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它就是段瑞华教授撰写的《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1996年11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读这部书稿时的感觉可以归纳为“耳目一新”和“豁然开朗”八个字。所以感到耳目一新,是因为书中有许多作者的创见,不少观点、论述是前人所未  相似文献   

9.
《开皮豆和豆豆咪系列》黄春华著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这个系列先期推出的两本《像红衣那样帅》、《和MISS J一起疯》。小说讲述的是校园日常生活,不仅成功刻画了调皮男生开皮豆、可爱女生豆豆咪,还树立了“红风衣”和“MISS J”这两个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形象。长期以来,老师总是对学生板着面孔,学生背后都叫老师是“老板”。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想要的呢?“红风衣”和“MISS J”一定会让学生大开眼界。选题点评:继《淘气包马小跳》之后,又一部深受广大小朋友喜爱的,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系列图书。此书保持了轻松、幽默的风格,同…  相似文献   

10.
《北京晚报》从1958年创刊以来就开始发表小小说,叫做“一分钟小说”。在当今发表小小说报刊如林的情况下,《北京晚报》的“一分钟小说”是如何坚持自己特色的呢?《北京晚报》上所发的“一分钟小说”可归为以下三类: 一、贴近生活,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新观念。近年来,中国大地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繁荣,物价的浮动,人才流动,万元户个体户的出现,以及正在开展的政治体制的改革,这一切使人充满希望,同时又给人带来许多的矛盾和困扰。作为“一分钟小说”,如果能很快地从各个侧面反映这种变化着的五光十色的生活,读者就会感到亲切。这正是报纸副刊的  相似文献   

11.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战争之后,左宗棠向清帝上“台防紧要请驻巡抚以资镇摄”奏折,明确提出台湾须建行省主张,内容十分重要。但关于该折具奏之时间,迄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如罗正钧著《左宗棠年谱》认为是“光绪十一年六月”。二如连横著《台湾通史》认为是“光绪十一年七月初八日”。姚永森在  相似文献   

12.
出版快讯     
廖辉英第50本书《迷失》出版 有“小说女王”之称的台湾作家廖辉英的第50本书《迷失》,最近由皇冠出版。 在一场具有纪念意义的新书发布会上,廖辉英除了谈到多年来与读者互动的心得,她还说出她在十多年前令她唯一动心的一次。她说:“对作者最重要的不是百万奖金或版税,而是读者的共鸣和知  相似文献   

13.
出去寻找驴子,却得到一个王国 据说,德国文学史上有一类小说被称作“修养小说”,如歌德的《维廉·迈斯特》就是。这类作品的意义,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有人为了省事,便用了一个形象而通俗的比喻,那就是《维廉·迈斯特》的结尾一个人物对主人公说的话:“我觉得你像基士的儿子扫罗,他出去寻找他父亲的驴子,却得到了一个王国。”  相似文献   

14.
好书辑要     
《古代小说概论》林辰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12该书分源流论、类型论、艺术论三编,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方方面面。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一、视角新。书避开了抽象空泛的议论,重在举实例,例如引具体作品讲神化怎样演化为小说,笔记体小说怎样演化为传奇。二、新观点。例如论《山海经》不是巫书;论证《西游记》不是吴承恩著,提出“红学”不存在新旧之说,《金瓶梅》《金云翘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反腐小说”是近年来颇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学现象。唐人白居易有句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腐小说”之畅销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意义,也是中央下大力气治理腐败的举措在出版上的回应。为此,我们刊发了《应势而生的时代课题── “反腐小说”出版现象剖  相似文献   

16.
美国人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著的《他改变了中国》一书中,有一节写江泽民帮“新闻联播”节目纠错的事。读来感到韵味悠长。  相似文献   

17.
晋商的兴衰     
社会热点往往是时代变迁最敏感的反映。时下各种有关晋商的著作、小说、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三十年向“工商社会”的转型。在持续“发烧”的“晋商热”中,新近面市的《小民话晋商》是迟来之作,乍看甚至使人有“凑热闹”之感,但由于作者是资深经济学家,所以独特的创见与深入的分析却并不少。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有《读红小识》、《犬窝谈红火《忏玉楼丛书》,均稿本,为吴克歧辑著的红学丛书,另有《仟王楼丛书提要》,亦为吴氏著,稿本。吴克歧,宇轩丞,吁胎人,生活于清末民国时期,写过小说,曾活动于上海。南京一带,现知有关吴氏的情况大致如此。然《忏玉楼丛书》所收书后多有吴氏题识,其中均署名作“忏玉生”,则仟玉生为其号,又署名等处除有针印“吴克歧印”和“轩丞”外,还有铃印“装孙”。“红楼梦里人”等,则嘉孙、红楼梦里人当为其字或别号。吴克歧癌嗜《红楼梦》,所著《犬窝迷话》云:“余作《红楼梦正误》及《…  相似文献   

19.
朱光潜(1897—1986)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也是一位书评家。他的书评主要是对美学书的评论。这正是书评史上的缺项。上世纪20年代他就开始研究美学。1932年出版了《谈美》一书。他还著有《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美学批判论文集》等。他还翻译了克罗齐著《美学原理》、哈拉普著《艺术的社会根源》、柏拉图著《文艺对话集》、黑格尔著《美学》、莱辛著《拉奥孔》、维柯著《新科学》等外国名家的美学著作。可见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美学家。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总目》称明人朱国祯的《涌幢小品》“在明季说部之中,犹为质实”,该著记述宏富,辨证史料,内容翔实,纪事具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但《涌幢小品》的作者的诞年和生平事迹还存在一些未厘清的问题。兹作考订,校订正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