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美图书情报学研究生专业课程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图书情报学院(伊利诺伊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和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探求图书情报教育的趋势,指出我国图书情报教育的特点和不足,提出课程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南非图书情报教育的背景和历程,分析了南非图书情报教育的层次和结构,并对南非12所高校的图书情报专业进行了比较,将其分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大类七小种.本文还讨论了南非LIS教育的课程设王问题,最后总结了南非图书情报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可供建设我国图书情报专业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情报教育也在发生着变革。本文阐述了图书情报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及项目等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了图书情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指出图书情报教育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相应的变革,以保证图书情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美国图书情报教育历史悠久,具有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而我国图书情报教育历史较短。对比分析中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能为我国完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推进学科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中美31所设立了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的培养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调研法和对比分析法,分别从内部保障体系和外部保障体系两方面入手进行调研和分析;着重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色与异同。[结果/结论]针对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现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以促使我国逐渐构建高校、政府、社会组织相结合的混合型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保障体系,共同推动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信息交流中心的图书馆和情报单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专门人才奇缺,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和提高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培养图书情报专门人才是当务之急。一、方针是大力发展解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图书馆和情报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为之提供专门人才的图书情报教育事业的发展却是极其缓慢的。为了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我们认为图书情报界应坚持这样一个方针,那就是要大力发展图书情报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学位授权“四个十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的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本领域高级人才的重任。本文在政策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学位授权为线索,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生教育划分为四个十年,总结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教育升级、发展与创新的历程。图书情报事业快速发展、图书情报教学改革、图书情报职业发展、图书情报业务创新等因素都是推动图书情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未来要进一步保持图书馆学教育的价值,适应新型信息环境,培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图书馆情报人才;还要推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教育协调发展,加大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授权力度,大力提升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现阶段图书情报业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以“书”为本的图书情报一体化是图书情报工作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提出以“人”为本才是图书情报业面向科研,面向经济、面向市场发展的根本出路。为此,要改变现有的图书情报教育模式,增加双学士,硕士学位专业人员的教育。在职称评定中,要防止单纯的以图书情报学术水平为标准的业务考核,应兼顾其科研成果和专业学术论著。  相似文献   

8.
卢小宾:关于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这是我国图书情报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设立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开展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新形势下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从胜任特征的角度出发,以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标准为基础,构建图书情报硕士胜任特征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收集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图书情报硕士胜任特征的五大子群,即基础性胜任特征群、专业性胜任特征群、拓展性胜任特征群、职业发展胜任特征群和管理胜任特征群,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图书情报硕士胜任特征模型,为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细化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制定图书情报职业资格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考察韩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历史,有利于把握其发展特点和建设规律。[方法/过程] 通过阅读国内外与韩国图书情报教育相关的文献,凝练出韩国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而得出韩国图书情报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结果/结论] 韩国早期的图书馆学教育主要由教育培训机构施行,基本延续了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图书情报教育进入高学历繁荣阶段,课程设置与研究领域向外扩展,社会需求量大于人才培养量,毕业生更愿意到图书馆就业,图书情报学教育走上繁荣与稳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赵俊 《图书馆学刊》1991,13(1):50-51
任何图书情报系统的直接目的,都是向广大用户提供有效服务的,这是图书馆之特色,也是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宗旨。而用户数量之多寡又往往是衡量图书情报系统效益的依据。因此,开发用户是图书情报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开发用户的根本途径便是对用户施行图书情报教育。所谓用户教育,即图书情报部门对图书情报系统的潜在用户和现行用户施行情报意识和情报技能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用户最佳地使用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情报资源,最终达到有效服务之目的。可见,用户教育也是图书情报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为  相似文献   

12.
专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美国图书情报教育危机现象探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美国图书情报教育发生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美国图书情报教育实践未能遵循正确的图书情报教育思想。文章还对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两种教育形式的差异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图书情报类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与西方国家图书情报类毕业生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的高匹配度相比,我国图书情报类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背离特征.文章通过我国图书情报类毕业生专业认同感、就业走向、职业发展状况和薪酬水平等职业特征的分析,指出当前毕业生专业认同感的薄弱、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匹配度的偏离以及就业去向职业发展的多元化等已经成为我国图书情报类毕业生就业的普遍特征,并从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社会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需求结构及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不同角度寻找原因,探索对策.  相似文献   

14.
柯平:以职业为中心的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背景意义和主旨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图书情报教育体系中新的组成部分,从建立开始就赋予了其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使命,也体现了丰富而全新的主旨。其一,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及  相似文献   

15.
图书情报学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以及图书情报学教育的现状入手,探讨影响图书情报学毕业生职业竞争力的原因。针对图书情报专业面临的各种挑战,分析图书情报职业人员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指出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应进行改革,承担更多的责任,并提出图书情报学毕业生职业竞争力培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高校图书情报论坛》是由湖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和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合办的图书情报刊物。《高校图书情报论坛》主要是根据我省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需要而创办的。《高校图书情报论坛》紧跟信息时代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步伐,为高校图书情报工作者提供一块学术研究、交流的园地。本刊设有《图书情报理论研究》、《参考咨询与用户教育》、《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馆长专家论坛》、《读者服  相似文献   

17.
印度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在发展中国家当中是实施图书情报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介绍了印度独立前后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内容;剖析了印度图书情报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图书情报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学  时永梅 《图书馆》2000,(4):43-45,63
本文分析了美国图书情报理论界对其图书情报教育改革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图书情报教育的一些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就如何培养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关问题,尤其是构建良好的教育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进而助推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科学、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发展为入口,以培养高素质的图书情报专业人才为宗旨,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层次四方面,论述了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及图书馆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