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彬 《新闻爱好者》2005,(11):32-32
我是一个72岁的农民,与锄头镰刀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到了晚年才与新闻结缘,做了一名业余通讯员。回忆16年来走过的新闻路,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想写好新闻,必须多学习,勤执笔,善于下水捉活鱼。  相似文献   

2.
胡小平 《新闻界》2000,(3):58-58
《新闻界》编辑部的老师来信说 ,我在1997年和1998两年有三篇新闻作品获得了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 ,要我写一篇文章说一说怎样才能多出精品。实在有些汗颜 ,但又盛情难却。想来想去 ,打算将自己是怎样采写这几篇新闻稿的写出来 ,再粗浅地谈一谈自己对多出精品的看法。获省好新闻一等奖的三篇作品分别是刊在《四川农村日报》上的《下岗女工张子君带出养猪专业社》、《提起红色罚款单 ,乡长 :我也怕》和《罗永光能官能民本色不变》。采写《下岗女工张子君带出养猪专业社》是1997年的夏天。最初并非去采访张子君 ,是高坪区畜牧局的同…  相似文献   

3.
新闻和文学     
写下的题目很大,我却只能做篇小文章。我是搞文学的,不少作品常发表在报纸上,但对新闻几乎一窍不通。曾记得,那年,文学界有个集会,报社让写篇报道,费了好大劲,弄出的稿子仍不地道。隔行如隔山,新闻自有新闻的路数,和文学一样,写出好作品,殊非易事。是《新闻爱好者》拉近了我和新闻界的距离。是热情的编辑,使我和这家期刊保持了长久的联系。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应约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刊物上发表谈写作的专栏文章,连篇累牍,不厌其烦,断断续续十余年。若不是他们鼓励、督促,我决不可能鼓捣出那么多东西。那批文章,后来结…  相似文献   

4.
陶明 《新闻知识》2004,(2):45-46
作为一名摄影记,不仅要有一颗充满激情和敏感的心,更要有记职业所需要的敏锐的目光和敏捷的速度。我到新华社十余年的最大体会就是每一张新闻照片绝对是马不停蹄跑出来的,如果你的照片拍不够好,那是因为你拍的照片还不够多。尽管新华社没有自己的强势媒体,但只要你的照片拍得好,新闻抓得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经当了三年多的驻站记者,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深深感到:要做好一名驻站记者,要树立几种基本素质,首先是要有新闻敏感性,写出好新闻;其次是要勤奋肯钻研,多出新闻精品;还有一点很重要,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为驻站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是永远的追求,能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前提是要有好的新闻线索。那么,好的新闻线索从哪里来?如何得来?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新闻前辈告诉我,新闻记者要有能上天、能入地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好新闻。在新闻采编一线工作10余年,结合多年的采访经验,笔者想谈一谈"如何发现好新闻"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7.
2006年,有机会在四川与新闻院系的师生座谈交流,记得一名读新闻学专业大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年,我是怀着对记者这个职业无限渴望和热情报考的新闻专业,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但是如今,我看到的听到的更多却是关于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负面报道,我惶惑且迷失了,我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哪儿?"当时,一起参加座谈会的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陆小华老师回答了这位学生的提问:"年轻人,作为将来的新闻从业者,现在就思考这个问题,非常好,但是我希望你能多思考一句话,那就是--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8.
杨子才 《新闻窗》2005,(3):29-29
来信要我谈谈在实际工作中怎么搞好读书自学。我长期做新闻工作。人生苦短,去日苦多,如今年过70,“老马犹未识途”,学无专精,惭愧得很。要我谈自学,我只能回头把自己在弯道上寻觅的脚印,捡上几个奉献于你。  相似文献   

9.
我想,不论是记者还是通讯员,每年都希望能够采写出一两篇精品吧?我曾在《阳泉矿工报》担任过记者,现任阳泉煤业集团三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通讯报道工作。近几年来,我每年都有一、两篇作品被市级以上报刊评为好新闻。熟悉我的同行说:“你小子有搞新闻的命,好事都让你碰上啦!”果真是命好吗?我不这样认为。采写精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光靠碰是碰不上的,下面是我采写新闻精品的几点体会,愿与各位商讨,互相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于如何写好一篇新闻报道,我一直在努力探寻着。寻找怎样给听众朋友采制他们要听、想听的报道,目前看来,花些时间用在这个方面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1.
艾丰在与笔者的一次谈话中提到:“我的影响,靠报纸打的知名度恐怕不多,占多大比例我算不出来,但我的知名度是包括许多其他成因的,比如我出的书,可能学生们看了我的《新闻采访方法论》,就知道我了。”其实,不仅是学生,对于社会上的许多人(包含人数众多的通讯员大军)来说,...  相似文献   

12.
王伟  房宝树 《新闻传播》2005,(11):68-68
“如今的媒体已经进入一个读图时代,人们喜欢看电视活动的画面,看报纸第一眼进入视线的是生动的新闻照片。所以一张报纸没有好的新闻照片就会失去很多读者,就会失去竞争力。”这是鹤岗日报社社长杜广成说的一番话。鹤岗日报社十分重视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作用,要求摄影记者多深入现场,多下功夫,多拍好照片:要求编辑们要重视图片新闻,好照片要上头题,要给大版面。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原来只有高中化程度的女工,从26岁开始学习写新闻报道,现已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了400多篇章,其中90%以上是报道煤矿工人中的好人好事好风尚的。去年,我仅在河南省十佳报纸之一的《平顶山矿工报》就见报189篇,平均每个月发稿15篇以上。  相似文献   

14.
1999年,我和严文团同志采写的通讯《37年,那崎岖的山路》在陕西省好新闻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此稿能够脱颖而出,是我和严文团同志勤于采访,深入挖掘人物的闪光点而写出来的。我们感到体会颇深。 一、捕捉新闻的眼光应该投向普通人 在我们报社,总编辑卢愚常常对我们说:“要写出好稿,首先要有一个创优意识。也就是说,记者在脑子里时时都要有创优的概念、创优的标准、创优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自己善于捕捉新闻的眼光,才能在平凡的人和事中发现有新闻价值的典型,好新闻也就不会从你身边溜走。”通过…  相似文献   

15.
角度,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出发点。新闻角度,记者采写报道新闻的出发点。同样一件事,这个记者写出来可能平淡无奇,另一个记者写出来可能就是一篇精彩好稿。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所写的新闻报道更加吸引人呢?笔者认为,要写出“人浅我深、人平我新”的好新闻,除了要有好的素材外,还应该有自己独到新颖的报道角度,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下面就新闻角度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写作中,特别是在倒金字塔结构中,导语是最重要的部分。新闻界公认“导语是记展示杰作的橱窗,读和编辑以及新闻学教师都会自然地设想,如果记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是没有水平。”所以导语写作理所当然最受重视,耗费的心血也最多。但是,新闻结尾对于受众接受心理的影响并不亚于导语。美联社记马利根对此深有体会:“一篇报道既要有好的导语,也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事实上,我常常在最后一段下的工夫比在第一段下的工夫大,因为我希望那真正动人的最后一行话将使编辑高抬贵手,不致砍杀我努力的整个成果……一条使人激动的引语、一件概括性的趣闻、一段将最后一次打动读的情感,即引起读悲伤或大笑的有趣材料,可以使一篇报道生辉。这样,这篇报道看起来就是一个统一体、一个完全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用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改革新闻评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0年我国新闻史上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好.新闻评选开始,到1991年规范整合为中国新闻奖,中国的新闻奖评选至今已走过了25年的风雨历程。其间,国家级新闻奖(含省级)评选在检验新闻报道实绩、引导新闻写作导向、促进新闻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促进新闻改革等诸多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18.
刘军 《新闻三昧》2006,(1):81-81
一年一度的好新闻评比,其目的是检阅各新闻单位的实绩,推动新闻改革,促进新闻宣传水平的提高。它有利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利于培养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从而使新闻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大局服务。但在目前的好新闻评比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它不仅牵制了新闻单位领导的精力,影响了新闻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也损害了主办单位的形象。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在今后评比工作中注意改进和克服。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7,(9)
好个「希望大家都超过我!」文/四川·何其兴最近,刚刚到任的南充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谢洪才,在首次与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见面的会议上讲:“希望我们报社多出一些名记者、名编辑,希望大家都超过我!”这位年轻老总的见面话虽简短,却掷地有声,颇有分量。这既是他...  相似文献   

20.
搞好新闻摄影,当好摄影通讯员是要长期付出努力的。为此,简述一点体会,仅供摄影通讯员参考。   一、培养发现新闻的敏感性,力争多出新闻照片。   发现新闻的能力,就是大家常说的新闻敏感。如果少了发现新闻的敏感性,那就很难拍出新闻照片,更无法拍出好新闻照片。   发现新闻的敏感性,不是头脑里生来就有的,它是靠摄影通讯员每日每时培养而积累形成的。摄影通讯员应养成一种良好的作风,不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都要了解社会发展的主流;善于在生活中去体验观察,并从生活中选择新闻。做到不仅能在突发的重大的新闻事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