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从网络流行语看社会新闻与民意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芙蓉  王珏 《新闻传播》2009,(8):108-108
去年轰动一时的“贵州瓮安事件”后出现了“俯卧撑”这样一词.即死者的某男同学在死者临死前曾陪伴死者,并在其周围做“俯卧撑”。在贵州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死者李树芬死因时首次提出该词,新闻披露后,舆论一片哗然。而今年2月份著名的云南“躲猫猫”事件,是由《云南信息报》首先将其披露出来,而后公众对这带有戏谑口吻的解释普遍表示不信服,  相似文献   

2.
李卉 《青年记者》2009,(16):91-93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从“俯卧撑”到“打酱油”,从“躲猫猫”到“70码”,从“被自杀”到“被就业”,从“裸油价”到“压力差”……可以说,每一个网络流行语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英 《新闻前哨》2009,(8):87-89
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范跑跑”等流行语不断涌现,被人们反复套用、化用,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其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相似文献   

4.
傅萌 《视听界》2010,(1):96-98
作为一种民意表达的渠道,网络舆论逐步显示出在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从几年前的“周老虎”事件,到后来的“躲猫猫”、“俯卧撑”、“70码”、“楼脆脆”、“钓鱼案”等等,网络媒体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力,已超越了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5.
傅毅飞 《新闻通讯》2010,(10):49-50
近年来,像“躲猫猫”、“打酱油”、“俯卧撑”、“范跑跑”、“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很傻很天真”、“被幸福”、“犀利哥”……这样极富特色的网络热词不断涌现,影响并丰富我们的生活。所谓网络热词,又称网络流行语,指的是由网民创造或发掘的、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盛行的词汇或句子。它反映了网民对某一公共事件和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这个世界,有阳光也有乌云,有欢笑也有哭泣,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发生灾难性事件。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事实”理所当然地包括了灾难事件。这是我们新闻工作不可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声音     
《新闻天地》2008,(8):56-56
“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 ——南京中央路一处巨幅房产海报上  相似文献   

8.
《网络传播》2009,(12):27-27
如果说2008年“很黄、很暴力”“叉腰肌”“做俯卧撑”“打酱油”“范跑跑”等网络流行语让人觉得苦涩的话,那么2009年创造了高点击率的网络名词则让人觉得沉重。  相似文献   

9.
电视媒介与政治报道“椿氏放言事件”风波郭庆光1993年底,日本发生了一场称为“椿氏放言事件”的风波。这场风波持续一年之久,涉及面不仅包括日本的整个新闻界、政府和各派政治势力,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巨大反响。透过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电视与政治、电视与...  相似文献   

10.
被社会各界炒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随着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结束终于告一段落了。作为2007年最引人关注的网络舆论话题,“华南虎事件”不仅捧红了周正龙,也使网络媒体自身大红大紫,从“虐猫事件”,“后妈虐童事件”一直到“华南虎事件”,网络媒体都首当其冲的成为了公共舆论的主导阵地,成千上万的公众参与到网络这个博大空间中,对网络舆论的快速形成和不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网络舆论的优势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舆论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1.
当前,DLP(数据丢失保护)这个概念很热,EMC“邮件门”事件、惠普“电话门”事件、深圳产妇信息泄露事件,种种事件表明:企业关键数据保护,已经到了不能不解决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一封受害者的公开信,让延安城管“跳脚踩头”事件再次引发热议。公开信中称,“在这个事件中,打人者固然不对,但客观地说,我也有一定责任”,希望广大网友“不要因为这样一个特殊事件否定延安革命圣地的形象。”网友和媒体普遍认为,打着官腔的公开信并非出于刘国峰本意,而是当地政府事后危机公关的举措之一。“跳脚踩头”事发后,我前往事发地点延安,期望能还原事件,从而在网络间标签式的舆论纷争中,提供一点有史实意味的故事和思考。对于公开信,我也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法国著名摄影大师布列松在多年的摄影实践中,拍了不少质量高的照片,他在新闻摄影理论方面也颇有见地。他说:“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里都有个决定性的时刻。这个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成最有意义的几何形态,而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形态瞬间即逝。因此,当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元素都是平衡状态,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这段论述,道出了新闻摄影截取典型瞬间的两个值得注意研究的问题,即发现“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的瞬间和“抓住这一瞬间”。这恐怕是对从事新闻摄影者最基本的要求。但如何“发现”和“抓住”这两个环节呢?  相似文献   

14.
李芬芬 《青年记者》2016,(27):37-38
新媒体事件触发新闻价值的“激活”
  今年上半年“魏则西事件”触发了媒体关于“莆田系”“百度”“免疫疗法”“部队医院”“医改”等诸多相关问题的报道,推动舆论持续发酵。此前的“北京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同样触发了媒体以“酒店”为中心向边缘扩散的大量相关报道,引起了较多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可以说,这些报道的“新闻价值”是被某个事件“激活”的。其实,这个现象以前也存在。2010年10月“我爸是李刚”事件曝出后,“我爸是××”就成了屡被报道的题材,如“我叔是金国友”“我爸就是国法”“我爸是村长”“我爸是市长”等。与“魏则西事件”和“北京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横向“激活”新闻价值不同的是,这属于纵向新闻价值的“激活”。  相似文献   

15.
刘珂 《新闻世界》2012,(10):71-72
群体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不明真相群众”这个词语,通常用这样一个词语来解释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没有“不明真相群众”,很多群体性事件就有可能不会发生,至少也可能在规模上要小一些、破坏性上要弱一些。怎样才能没有“不明真相群众”?新闻宣传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现实形势逼迫我们要深入思考这些内容。  相似文献   

16.
“孔庆东事件”像一个石子,在大学生中激起了一圈圈涟漪。“90后”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群体的绝对多数。他们对孔庆东的言行进行争辩,也由此让公众发现这个曾经被标签化的群体正在洗脱偏见,成为人们必须正视的意见力量。  相似文献   

17.
杨士琪是谁?     
上世纪80年代,台湾影坛发生了著名的“削苹果事件”。杨士琪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显然充当了“正义先锋”的角色,她一夜之间成为新电影的“英雄”。  相似文献   

18.
拉萨“3·14”事件爆发以后,连达赖喇嘛做梦都不会想到,他这个所谓的“精神领袖”居然在后来不是这事件的主角,被一个叫做莎朗斯通大娘的外国人遮了光彩,抢了风头;结果大小媒体都围绕这个美国莎大娘在转,大和尚在海外搞得摸不到脑袋,暗自责备莎大娘真不够哥们意思,不能体会大和尚精心密谋事件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非事件性新闻”? 1963年第1期《新闻业务》上,曾发表了寄晨同志撰写的《在工作中感到的几个问题》一文其中就提出了“非事件性新闻”这个概念。该文谈到新闻写作时认为,还有一类新闻不能完全用我们所肯定的新闻写作理论的框框去套,作者说:“这里所指的主要是一部分非事件性的新闻,有人也称之为组织性的新闻”。从此,“非事件性新闻”在新闻界就作为一个新闻种类被提出来了。1980年5月新华社在国内新闻业务改革座谈会上,又重点研究了改进“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问题。接着在该社业务刊物上接连发表了几篇探讨性文章。随后,一些新闻刊物也相继发表了探讨性的文章。比如1981年第1期《新闻战线》上发表了张铭青同志的《探讨“非事件性新闻”》一文;1982年第1期《福建日报通讯》上发表了祁泰同志的《“非事件性新闻”浅析》;1982年第11期上海《青年报之友》上编发了《关于非事件性新闻》的材料,等等。  相似文献   

20.
披露“哈尔滨天价医疗事件”的记者郭宇宽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感慨地说:“患者大儿子翁强是一个开大奔、住别墅的‘大款’。在这个穷人看不起病的年代,一切医疗资源,包括那些被我们尊敬的著名大夫的服务都可以用钱买到。但更让人感慨的是,患者家属花了这么多钱,也买不到一些医护人员为病人着想的基本职业道德。”翁强痛苦地“反省”:“要不是我有钱,我爸也不会受这个罪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