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论西北地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西北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整合西北文化资源的信息资源网络 ,使之成为西北地区的知识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该系统由资源数据库、互联网管理系统、安全系统和网络门户等构成 ,它也是一个开放的、可不断扩充的系统 ,应与我国各数字图书馆实现互联。参考文献 6。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14日,美国网络搜索引擎巨头Google公司宣布,将与世界著名的5大图书馆合作,筹建全球最大的网络图书馆。4个月之后,2005年4月27日,由法国国家图书馆牵头的欧洲19所国家图书馆负责人在巴黎签字,并发表联合共建欧洲数字图书馆声明,以对抗美国搜索引擎Google公司的数字化计划。从此,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走进了模式新、规模巨大、免费服务、世界竞争的新阶段。本文主要对数字图书馆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对新阶段的Google与欧洲数字图书馆计划进行评介,对数字图书馆新阶段的意义、特征、影响、发展瓶颈进行论述,对社会的两种不同评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筹建亚洲数字图书馆或全球中文数字图书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区数字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信息和知识服务中心,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基础.文章在分析了社区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目前我国社区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研究了社区数字图书馆平台的主要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通用的社区数字图书馆平台.  相似文献   

4.
个人数字图书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个人所拥有和获取的学习资源不断增多。为了方便学习者利用数字化资源,建立全新的学习环境,就需要构建个性化的e时代“私人藏书阁”——个人数字图书馆。本文介绍了个人数字图书馆建立的必要性、定义、特征模型及其功用,并简要分析了国内外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现状及其现存的问题、对策等。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这与知识经济、新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为了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发展,笔者对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和运行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世界数字图书馆(WDL)旨在以多语种形式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源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原始资料,以供用户学习和研究。文章从资源组织、技术特征、服务特,占’等方面对世界数字图书馆作了概要的评述,并提出了WDL未来发展的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同步发展、图书馆协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成熟的政策环境条件,而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提高国家软实力、提高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服务满足能力、缓解图书馆建设资源投入中的不足和利用效率问题则成为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政策动因。同时,有针对性地探讨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在发展普及、服务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中文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实现中文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意义深远。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中文文献最丰富的图书馆 ,目前已经为中文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做了大量工作。全球中文文献共建共享工作应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的原则推进。当前要做的工作有 :组建全球中文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委员会 ;制定有关共建共享政策 ;开展具体协作项目 ;加强交流和人员培训 ;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Google发布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引起世界震惊。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力日渐加强,并从数字图书馆向整个图书馆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乃至世界文化的传播方面扩展。文章比较详细地分析了Google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模式,并从上述四个方面对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在支持基础教育方面有较大发展空间。文章通过介绍美国国会数字图书馆原始资料教学项目,分析解读项目实践特点,为我国公共数字图书馆与基础教育融合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美国国会数字图书馆原始资料教学项目具有挖掘本土知识文化价值、注重原始来源信息素养培育、打造教师发展社区、实施全域推广、依托技术创新等特点,对我国公共数字图书馆基础教育支持服务具有挖掘传统数字文化资源价值、构建教育文化发展良性生态、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创新学科服务模式、完善配套保障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精神,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图书馆文献保存未实现的。所以,文化传承本身必然离不开图书馆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达变求新的文化理念,也促进图书馆文化的创新建设。文章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理念提出研究图书馆文化中的服务管理新视角:拓宽读者阅读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增进图书馆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近代西方欧美文化输入中国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中国文化传承成为时人思考的深切主题。本文重点探讨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民国时期古籍收藏及出版、木刻版片保存等方面的业绩,以阐扬其传承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揭示,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保护的意义,探讨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起的作用,并结合工作实践探索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再思考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在中国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数字图书馆的提出和研发是最为重要的事件,数字图书馆将是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复合图书馆是新近人们关注的热点,它的理念人们可以认同,但复合图书馆这一称谓并不科学,应用“交叉图书馆”或“兼容图书馆”的称谓所取代。基层图书馆是基层教育、文化和情报工作中的一支活跃力量,它的发展与正在积极进行中的大中城市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同等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实践已为自身找到了事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西学”对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研究的影响,认为“西学”是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外因,它对中国现代图书馆的文化建设 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提出中国应不断地学习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理论,以实现中国图书馆文化的再度复兴和繁荣。  相似文献   

16.
经过清末、民国时期的全面宣传和介绍,安德鲁·卡内基及其图书馆捐助活动对当时正处于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卡内基基金会为我国图书馆培养了专业人才和捐助了书刊,另一方面安德鲁·卡内基对图书馆的捐助活动激发了社会力量投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热情,并为他们参与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思路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国非常重视公共部门信息的再利用。文章在对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推动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主要经验,主要包括:制定严密的法律、实施开放的商业化运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大力倡导开放存取,以便推进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文章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揭示美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Purpose/significance]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social system, social cul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etc.,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and abroad,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Method/proces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special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and abroad,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identified the main types of special servic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ublic libraries through cluster analysis and conducted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reveal th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Result/conclusion]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 servic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ublic librari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academic content of the special service of Chinese public libraries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the training of library professional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nd further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braries and their users in service process, so as to improve the attrac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special services of the public librar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针对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比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不同特点,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在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现状展开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识别中外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主要类型并展开对比分析,揭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结果/结论] 对比中外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特点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内容的学术性有待提高,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不断加强,应当进一步重视在服务过程中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以此来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