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康輶纪行》十六卷 附:《识小录》八卷 姚莹撰 姚莹,字展和,号石甫。安徽桐城人。乾隆五十年(1785)生,咸丰二年(1852)卒,年六十八岁。嘉庆十三年进士。历官至湖南按察使。鸦片战争时,任台湾兵备道,颇留心于世务,后以抗英获罪系狱。道光二十四年,以同知、知州至四  相似文献   

2.
对明末名将李成梁的卒年,学界有不同看法:万历三十四、四十三年说。《国榷》《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明史·功臣世表》《续文献通考》均取前者,施和金《李成梁卒年考》指出该说法出自《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十四年六月的记载,并进一步论证李氏卒于万历四十三年(《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2期)。万历四十六年说。园田一龟认可康熙壬寅年(1722)《李氏谱系》内李成梁"生于嘉靖丙戌年(1526)七月十四日卯时""卒于万历戊午年某月某日,享年九十三"的说法,但这与《明史》本传"卒年九十"不符,他认为当以族谱为准(《李成梁と其の一族に就て》,《东洋学报》第26卷第1号〈1938年〉)。  相似文献   

3.
读西泠印社出版的<金石家书画集>,其中选有清代高凤翰的<富贵到白头>,画的是牡丹和小鸟白头翁,并题书:"乾隆乙丑春日南阜山人左手画."该书画集最后一册中,附印被选入书的各作家小传,其记载高凤翰的卒年是清乾隆癸亥年(1743年),六十一岁.由此看出本书关于高凤翰的卒年前后有矛盾:<富贵到白头>是画于乾隆乙丑年,公元1745年.作者却卒在乾隆癸亥年,即公元1743年.这幅画是高凤翰卒后二年画的,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盛唐诗人王维在我国诗歌史上有重要地位,但其生年问题迄今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公案,学术界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笔者早已留意于此,后在王维诗中发现一条重要内证,似可确定王维的生年。故写此文以就教于方家。为便于阐明问题,先把王维生年问题讨论的情况概述如下。关于王维的生年,两《唐书》本传中都没有提到,只提到了卒年。《旧唐书》说"乾元二年七月卒",未记享年;《新唐书》说:"上元初卒,年六十一。"根据这两条记载,便产生两  相似文献   

5.
一、作者余庆远,字璟度,湖北安陆人。贡生。生卒年月无考。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其兄余庆长任云南维西厅通判,庆远随兄至维西官廨。按:余庆长,字息园,举人。道光《云南通志·官制题名》载,余庆长于乾隆二十年任通海县令,撰有《金厂行记》。其后又任太和县令;乾隆二十八年署他郎厅通判。乾隆三十四至三十九年在维西任通判凡五年。据《滇系·杂载》"滇中掌故"条,著录余庆长还撰有《铜政考》八十卷。余庆远随其兄在维西"居有时,知土官之老者能识往事,谙华语,进而访之,颇得其详",  相似文献   

6.
《浪迹丛谈》十一卷《浪迹二谈》八卷 《浪迹三谈》六卷 梁章钜 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茝林,晚号退庵。福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生,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年七十五岁。嘉庆七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礼部员外郎,湖北荆州知府,江苏、  相似文献   

7.
正康熙五十四(1715)八月十六日,广东巡抚杨琳上奏称:"香山澳本澳商人从小西洋贸易船回澳门,搭载西洋人朗宁石、罗怀中二名……据朗宁石称,系画工,年二十七岁。罗怀中称,系外科大夫,年三十六岁。"康熙皇帝朱批:"知道了。西洋人着速催进京来。"奏折中的郎宁石,即后来著名的宫廷画师郎世宁,1688年生于意大利米兰。他的作品大部分为宫廷收藏,仅《石渠宝笈》中就收录了45件。在半个多世纪的内廷画师生涯中,郎世宁创作了《瑞谷图》《乾隆大阅图》《阿  相似文献   

8.
正姚范,字南青,号姜坞,安徽桐城人。清乾隆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甲子顺天科乡试同考官,兼三礼馆纂修官。姚范汉宋兼治,以撰《援鹑堂笔记》知名于时。《清史列传》有传。于姚范生卒年,诸家文献记载不一,主要有三:一是李兆洛《桐城姚氏姜坞惜抱两先生传》作乾隆三十一年(1766)卒,  相似文献   

9.
正杨凯、杨谦弟兄(生卒年不详),系清乾隆时仪征缙绅,各历官至湖广提督、天津镇总兵,俱以事免官。从《清宫扬州御档》和相关志书、传记等,可稽考其生平业绩,以及革职家居期间之二三事。革职妄戴红顶花翎被参奏《清宫扬州御档》有两件关于杨凯、杨谦因革职回籍妄戴帽顶花翎"违制",遭盐政参劾获罪的档案。其一,乾隆五年(1740)六月十九日,两淮盐政武备院卿三保"为奏闻事"上折《奏为杨凯杨谦在籍任意妄戴帽顶花翎请降旨治罪事》。奏云:"窃照官员帽顶花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989年征集的清乾隆祭蓝釉描金粉彩御制诗方瓶,成型工艺复杂,体现了当时御窑高超的制瓷工艺;其装饰展现出"洛可可"风格,代表了乾隆朝瓷器生产的时代美学风标;瓶上的粉彩花卉融合了中西两种绘画方法,具有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花鸟画画风;所题乾隆御制诗《榴花》和《题恽寿平画:山茶》,收入乾隆二年(1731年)《乐善堂全集》。据清宫档案记载推测,方瓶烧成时间大约在乾隆二十二年至五十年(1757-1785)左右,为宫中陈设器,当初应为成对生产。督陶官制度对御窑瓷器的烧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是以唐英为代表的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忠于皇权使命的督陶官的监造,保证了包括御制诗类题材在内的御窑瓷器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1.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章学诚依诸家所存本,在归德文正书院校正改定《校雠通义》,只存内篇三卷,与诸家所存本已大异,第四卷未能补写。据焦肱误校《汉志》一章说  相似文献   

12.
鄙文《为林琴南一辩——"方姚卒不之踣"析》在《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9期刊出后。引来郭德茂先生的一篇驳文(《重析"方姚卒不之踣"的乖谬及其论争意义》,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1期)。谓鄙文所列举之古文例句不足以推翻胡适等人对林琴南"方姚卒不  相似文献   

13.
《文献》2004年第1期钱建状、王兆鹏《宋诗人庄绰、郭印、林季仲和曹勋生卒年考证》(下简称《考证》)对林季仲的生卒年进行了考证,推断林季仲生于元祐五年(1090),考证精确。但笔者认为该文对林季仲卒年的考证,仍有加以补正的必要,故不揣浅陋,疏论于下。关于林季仲的卒年,《考证》认为是绍兴十八年(1148)前后,是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官修书中最伟大的一部。现将关于四库全书馆开馆时间、《四库全书》第一份钞本成书时间、各阁抄本情况等问题有代表性的提法辑录,并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一、四库全书馆开馆时间,提法有二: 1、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开始成。”(1) “爱新觉罗弘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借‘稽古右文’之名,设立四库全书馆,广征古今图书,进行严密审查。”(2) “清乾隆三十七年设立四库全书馆  相似文献   

15.
新旧《唐书·孝友传》皆载有陆南金与其弟陆赵璧事迹,兼及其世系。《旧唐书》卷一八八《孝友传》云:"陆南金,苏州吴郡人也。……祖士季,从同郡顾野王学《左氏传》,兼通《史记》、《汉书》。隋末,为越王侗记室兼侍读。侗称制,授著作郎。……贞观初,为太学博士,兼弘文馆学士,寻卒。"《新唐书》卷一九五《孝友传》的记载与《旧唐书》内容一致,文字大同小异。今按,两传中关于陆氏世系的记载其实有误。据周绍良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中两通墓志铭,我们可以得到更为清晰的陆士季家族世系。《大唐故朝散大夫护军行黄州司马陆府君墓志铭》(页1125)明确  相似文献   

16.
一 1936年北大招生考试国文考卷文法改错题下有一小题:"方姚卒不之踣."若考生知道此句背后的掌故,知道它出自林琴南1917年2月发表的《论古文之不当废》,知道胡适曾拿它让林琴南名声扫地和刘半农在《复王敬轩书》中揪住它不放,那他就会按胡适的方式来批改它:此句不通,"踣"为自动词,前面不当有止词"之";可以说"方姚卒不踣",亦可以说"方姚卒不因之而踣",但不可说"方姚卒不之踣".此乃满分的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17.
《访古纪游图册》是清代金石考古家黄易重要的山水作品之一,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依据黄易题跋中屡屡提及的"辛卯"纪年,一般认为此册作于"乾隆辛卯腊月"即1771年12月。但其艺术风格与黄易同时期即早期山水作品差异很大,却几乎与得碑访碑图等晚期作品无异。笔者在徐邦达、刘九庵等故宫前辈鉴定意见基础之上,分析考证认为"辛卯"系"乙卯"之误改,是黄易为防范官场政敌作祟保全自身而刻意为之。因此,《访古纪游图册》应为写绘于乾隆六十年至嘉庆元年(1795-1796年)间的黄易晚年之作,从而在时间上弥补了黄氏《得碑十二图册》(1793-1794年)与《嵩洛访碑图册》(1796年)、《岱麓访碑图册》(1797年)之间缺失的关键一环,使四者连缀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黄易晚年金石访碑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清代毕沅的《释名疏证》第四卷《释采帛第十四》:"绢,短也。其丝(纟臣)厚而疏也。"《疏证》:"今本(纟臣)皆作(纟臣),讹。段云:‘(纟臣),古坚字,当从纟,臣声。’《玉篇》引成公四年郑伯(纟臣)卒,今《春秋》作郑伯坚,(纟臣)亦(纟臣)之讹。《玉篇》音古千、古两二切。《初学记》一音古费切,费乃贤之讹也。" 按,《疏证》所谓段云"(纟臣),古坚字"实误,与《说文》紧字下段注不符。"(纟臣)"即紧字,"(纟臣)"是紧的别体,"(纟臣)"并非古坚字。今按《说文》卧部紧字下段注为:"紧急双声,此字别作(纟臣)。《玉篇》引成公四年郑伯矩卒。古千、古两二切。考《左》作坚,《公》作臤,《谷》作贤,则别本作(纟臣),切古千必矣。臣声与臤声一也,而顾书讹作(纟巨)。《释名》云:‘绢,(纟巨)也。其丝(纟巨)厚而疏也。’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是我国著名的一部大型丛书。每当谈到这部丛书时,少不了要提及它的编纂时间。编纂此丛书的时间,有多至四种说法: 一、清乾隆三十年“清乾隆三十年救辑。”(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1)》P962) 二、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73年) “……到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73年)编《四库全书》的时候,更加确定了。”(杜定友《〈图书分类法〉史略》) “到清代乾隆三十二年即公元1773年编《四库全书》也是采用这四部的分法。”(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图书分类学》) “到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73年)编《四库全书》时,进一步确定了‘四部’分类法,使其完备。”(白国应《图书分类  相似文献   

20.
清训诂学家郝懿行《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83年6月影印本。以下简称《义疏》),虽不象《尔雅义疏·序》作者宋翔凤所说"凌唐跞宋,追秦汉而明周孔,至于旁皇周浃,穷深极远"那样完美,然郝氏知识渊博,功底坚实,长于名物训释考据,郭璞《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