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史》是清政府最早编纂的一部记录历史事件的书籍。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首屈万斯同,其次是王鸿绪。后人对万斯同的贡献毋庸置疑,但是对于王鸿绪的贡献却存在或多或少的怀疑,认为他"篡改"《明史》。  相似文献   

2.
《明史》卷一二一《公主传》载:宣宗二女。顺德公主,正统二年下嫁石绿。碌,昌黎人。天顺五年,曹钦反,碌帅众杀贼,擒其党脱脱。诏奖劳。成化十四年奉祀南京,逾年卒。常德公主,章皇后生。正统五年下嫁薛桓。成化六年薨。  相似文献   

3.
杨应聘为万历时期兵部左侍郎,曾参与万历"三大征",深为万历帝倚重。因文献难征,其传记为《明史》失收。1994年8月,怀远涂山南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应聘墓被盗。经怀远县文物管理所抢救性挖掘清理,出土一盒半墓志铭,即万历兵部左侍郎杨应聘及其夫人墓志铭。现藏于怀远县文物管理所内。经笔者点校,将杨应聘及其夫人墓志铭公之于众,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明史·本纪》中存在月份记录缺失、重要事件被漏记、对自然灾害等一些实情记述过于简略等诸多问题,本文试以《明实录》等档案史料为参照,来探讨《明史·本纪》中的这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文献》季刊2003年第4期有李弘毅先生"稿本《徐乃昌日记》的文献价值"一文,第一节反复考察积学斋主人的卒年,却没有结论。按,1940年出版的日本人桥川时雄编《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说徐乃昌卒于1936年,缪荃孙《艺风堂友朋书札》同此;《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正文说徐氏卒于1946年,附录却说卒于1945,年七十六。徐乃昌应在近代闻人之列,其  相似文献   

6.
《三国志》卷一五《魏志·司马朗传》记司马朗卒年,“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潘眉《三国志考证》卷四:“太祖以建安元年拜司空,辟朗为司空掾。朗时年二十二,至建安二十二年卒,止有四十三岁,传误。”以曹操拜司空时间,来界定司马朗入仕时间,由此来推导其卒年,是潘眉所持依据。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卢弼《三国志集解》对潘眉说皆做征引。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作为晚明的文学大家,基于对故国的历史责任感,不得已参与清朝的官修《明史》,而且他还同意自己的弟子和儿子参与官修明史,并作为顾问提出一些修史意见和建议,为修史提供资料,对官修《明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国图藏《明史稿列传》8册收录多篇明末诸臣传记。笔者发现,该钞本正是谢国桢《晚明史籍考》所载朱希祖据旧本移录的"明史稿列传残本存八册";其内容包含于国图藏《明史纪传》313卷的相应卷目。在无从得知朱希祖原有"康熙钞本万季野先生明史稿列传"179卷残本情况的前提下,笔者以为,《明史列传稿》8册应抄自《明史纪传》313卷。  相似文献   

9.
王传奇 《兰台世界》2014,(1):105-106
黄宗羲作为晚明的文学大家,基于对故国的历史责任感,不得已参与清朝的官修《明史》,而且他还同意自己的弟子和儿子参与官修明史,并作为顾问提出一些修史意见和建议,为修史提供资料,对官修《明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尤侗编纂的《艺文志》五卷是康熙18年以来的首部《明史艺文志》稿本。此书不易得见,以致有学者认为它已经亡佚,实则上海图书馆藏有此书的清刻本。依据这一新见版本,订正《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的两处错误,并从序文、分类、断代等方面的对比论证尤侗《艺文志》对殿本《明史艺文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接第8期第24页)郑和被掳,在镇南不在昆阳巧的是,就在李根源写下"郑和故里碑"的几个月后,也就是1912年春,著名学者袁嘉谷先生前往晋宁昆阳镇和代村考察,在月山上找到了郑和为其父及祖父所立墓碑,经过对碑文记载文字考证得出:郑和出生于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宝山乡和代村。袁嘉谷《卧雪堂文集》第9卷《昆阳马哈只碑跋》说:"顾《明史》言和云南人,不知何县。岁甲午,苏君晓荃告余曰:‘昆阳和代村有和父墓碑,宜为昆阳人’。壬子访之昆阳,果得碑拓本于宋君南屏,碑高建初七尺七寸,广四尺一寸,计十四行,行二十八字,永乐三年端阳日,礼部尚书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撰……"  相似文献   

12.
读2004年《文献》第1期杨成凯《徐乃昌卒年补说》,他说徐氏卒于1943年是对的,但我还可再作补充。一、杨文引用《郑振铎年谱》1943年段披露的郑振铎日记:"得徐积余先生讣闻,为之愕然(卒于四日申时)。"这当然是确证。我还可举胡朴安先生1943年写的《病废闭门记》为证:"二十七年(1938),徐积老患脑溢[血]之症,我二十八年继之。……积老长我十年以上,刻书甚精,如《积学斋丛书》、《随庵丛书》等,皆是有用之书,不是装饰品之诗文。惜病废五年后,于民国三十一年(按,"五年后"当是民国三十二年)弃世,伤  相似文献   

13.
《明史》卷一二一《公主传》是我们研究明代公主的重要文献,然其记载仍有不少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周刊》2009,(23):14-14
作为中国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吴晗的“明史遗稿”首度面世。包括他所作的一部《明史》残稿在内,这些文稿被收录在日前出版的十卷本《吴晗全集》中。该书的出版座谈会6月20日在人民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5.
清人笔记随录(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游录》九卷 谈迁 撰 谈迁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枣林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卒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六十四岁。明诸生,因愤明史著述多有失实,遂萃毕生精力从事明史纂辑,成《国榷》100卷,为有明一代的信史,不意全书手稿于顺治四年为宵小所窃。孺木志不稍沮,奋其余年,又重纂成书。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与朝鲜交往频繁,《明史》中关于朝鲜与中国交往的记载有一百余条,其中卷三二○、列传第二○八、外国专门对朝鲜做了翔实记载,通过《明史》研究中朝官方交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朱子实纪》12卷,明戴铣辑。明正德八年鲍雄刻本。戴铣字宝之,婺源人,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后调南京户科,以疏弹太监下诏狱,卒于廷杖之下。世宗立,赠光禄少卿,事迹《明史》有传。著有《朱子实  相似文献   

18.
谭元春,字友夏,明代湖广承天府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卒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谭元春为中国古代的著名作家和文学理论家,明末竟陵文学流派的领导者和代表人物。万历四十二、四十三年间,谭元春与竟陵派另一个领导人物钟惺(1574—1624)评选唐诗,刊行了《唐诗归》三十六卷;评选隋以前诗,刊行了《古诗归》十五卷,  相似文献   

19.
《宋会要辑稿》礼四一、礼四四涉及不少临奠、辍朝、赙赠情况,据此可考一部分宋人的卒年。方健先生在《〈全宋诗〉证误举例》(《学术界》2005年第1期)已对其作过初步查核,从136人的卒年资料中,发现其中18人为《全宋诗》失考或有误。今笔者重作查核,共检675人,又新考出6人的生卒年,可补《全宋诗》小传之缺。《全宋诗》册一卷五五页六○一马亮。礼四一之四六载“天圣九年八月”,《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一一○亦载“(天圣九年)八月丁丑,太子少保致仕、赠右仆射马亮卒”。而晏殊《马忠肃公亮墓志铭》(宋杜大=《名臣碑传琬琰之集…  相似文献   

20.
常强 《兰台内外》2011,(1):56-57
张居正、冯保,政治上有所建树,却过不了金钱关。惜哉!历史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引发了追觅"明史热"的高潮。该剧中,除第一主角张居正而外,还有一个人物上镜率颇高,他便是大太监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