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国内科学数据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科学数据相关研究文献统计以及科学数据建设历程进行分析,将我国科学数据研究进程划分为资源累积、数据库建设、数据共享和知识环境建设4个阶段,对各阶段的科研需求、技术背景、政策环境和涉及层面给予客观描述,分析科学数据相关研究进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提出我国现阶段存在问题与不足以及未来重点关注方向。  相似文献   

2.
彭洁  涂勇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0):47-50
针对科学数据的研究和应用是否作为科技信息机构长远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的问题,在对国内外科技信息机构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科技信息机构从事科学数据研究的四大趋势,指出了目前在该研究领域的存在难点问题,并从科技信息机构拥有的优势入手,对该机构从事科学数据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从事科学数据研究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重要的科学资产和公共信息资源,科学数据正在爆炸式的增长。因此,整合科学数据,完善科学数据 管理,实现科学数据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家农业数据共享中心平台进行分析,提出促进科学数据共享的对 策,认为科学数据的共享离不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科研资助机构相关政策的扶持。应充分重视科学数据共享 的战略地位,解决科学数据产权保护的问题,提升科研人员的共享意识,培养科学数据管理的专业人才,探索科学数 据共享的增值模式。  相似文献   

4.
试析档案学术研究主体的评价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学术研究主体是中国档案学术研究的支柱,是决定档案学术研究成果科学性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对学科进行评价的通用标准是以学术计量的方式,从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一门学科的优劣性,而忽视了科研成果背后的学术研究主体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将从档案学术研究主体评价的角度出发,从"外部证实"和"内部完备"两个层面阐释档案学书研究主体评价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层科研单位是科研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在科技报告整体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中基层科技报告体系具有奠基性建设作用。本文结合基层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现状以及科技报告撰写规范、记录详实等特点,首先分析了基层科研单位建设科技报告体系在科技资源积累与利用、科研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其次,从基层科研单位科技报告和科研管理工作流程出发,提出了基层科研单位科技报告体系基本框架,力图从配套机制形成、平台系统构建、信息服务支撑三方面阐述基层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报告工作的基础条件和运行机制,重点分析了科技报告的管理机制,提出应将科技报告与论文、报告等其他形式科技成果进行整合,将科技报告工作与机构知识库建设相结合,一并纳入呈交、审核、加工、保存的科研工作流程和绩效考评之中。文章最后基于科技报告的生命周期,探讨了基层科研单位科技报告体系构建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维克多·阿姆巴楚米扬是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他的工作成果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位于布拉堪的维克多·阿姆巴楚米扬故居博物馆再现了这位科学家的生活和科学活动情况。博物馆向观众介绍了从古代到20世纪末期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演变,并将维克多·阿姆巴楚米扬的经历作为阐释一个人影响科学发展的生动范例。  相似文献   

7.
莫代碧 《编辑学报》2004,16(6):455-456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以开展科技写作教学活动为契机,激励青年科技编辑努力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在培养学生的同时,编辑队伍素质、学报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黄颖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77-79,90
认为情报学应该从研究科学交流的规律深入到研究科学研究的规律,在这一论断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可以围绕为科学研究提供高附加值信息产品和服务进行业务重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意义]提出一套分析框架,可用于为大科学装置集群规划时装置的关联性论证提供参考等,有助于为大科学装置规划布局提供前瞻性的定量化参考,作为以需求驱动规划的补充。[方法 /过程]从科研成果入手,应用科学计量学方法,提出基于科研产出关联的大科学装置集群规划布局分析框架,包含确认分析对象、获取装置数据、装置知识分布描述、装置关联分析等流程与方法。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例,收集已布局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与同步辐射光源)与规划布局的大装置X在国际上同类型装置的论文数据,从多个层次分析其学科层面的内在关联。[结果 /结论 ]依托大科学装置发表论文数量持续上升;三类大科学装置均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不同装置的交叉学科存在差异;三类装置关联性不一,已有装置(散裂中子源与同步辐射光源)关联度高,存在可能的互补关系,大装置X与已有装置关联度则较低,如要布局建议还需要进一步专家论证。提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大科学装置规划布局提供前瞻性的定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0.
SCI评价体系对于我国科技期刊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院士是我国一流科学家的代表。分析林业工程学科的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论文特点后发现:院士所有第一作者论文中仅4.3%发表在外文科技期刊上,真正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院士在50~59岁以及1990—2009年的发文总量最大;当选院士前主要以试验研究类论文为主,当选院士后则主要撰写综述类论文;院士发文对所在单位主办的期刊均有一定的倾向性;院士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均超过10次,且单篇最高被引次数基本都超过100次。  相似文献   

11.
曾建勋  杨代庆 《编辑学报》2020,32(6):600-604
通过系统梳理我国科技论文外流、科研经费外流、科学数据外流的基本状况,分析该现象的主要成因和危害,包括:1)科研人员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政策导向偏差,科研方向受制于西方;2)我国科技期刊相对较弱,科技版权资源依赖国外,带来国家信息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扭转我国科技论文大规模外流的对策建议:1)将中文版科技论文发表或提交国家知识库纳入科研项目的考核范畴;2)在国际论文发表过程中主张自身版权利益,引导我国英文版论文在国内发表;3)强化对预印本(知识库)成果认可,推动论文迭代优化和优先出版;4)制定国内外期刊版面费统一的报销标准,实现国外期刊“国民待遇”;5)破除“SCI至上”,扭转“以刊评文”错误导向,重塑同行评议生态;6)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科学引文索引,推进科学评价的自主原创。  相似文献   

12.
张yu  刘刚 《编辑学报》1990,2(3):133-137
从科技期刊编辑的历史、特点、规律等方面看,应该创造科技期刊编辑学。但作者认为,从当前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现状看,在理论上尚不具备建立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科技期刊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未引起足够重视;研究缺乏有效的组织,尚未形成“集团效应”;研究缺乏“智力碰撞”和“智力协作”;缺乏学术带头人,未形成学派。建议:提高对基础理论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引进相关学科理论,建立学科方法论;建立学科体系框架;制定长远规划,明确主攻方向;发挥学会“无形学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丽娇 《编辑学报》2021,33(6):644-648
科技期刊卷首语体现期刊的自身定位、价值追求和立场观点。《科技导报》卷首语专栏邀约两院院士撰写科学精神、科学思辨、前沿热点、科技建言、科技传播等5个主要方向的文章,通过传播科学文化,在团结科学共同体、发挥科技智库作用、倡导科技伦理等方面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为更好地提高期刊的内容质量,实现价值引领功能,科技期刊可在聚焦前沿热点、加强议程设置、搭建争鸣平台和凝聚核心作者等方面优化策略、探索路径,从而增强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好地为科学共同体建设、创新生态构建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  相似文献   

14.
赵冰峰 《情报工程》2016,2(4):008-013
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科技治理的三角模型和科技情报事业的三阶段历史演变,以及如何借助时代大势,转换好“建设者”的职能定位,全面提升科技情报功能,通过多项制度化建设,根本上破解我国科技情报事业面临的战略难题,以顺利迎接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高潮。  相似文献   

15.
科技报告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其制度体系建设对政府财政投入形成的科学技术资产进行有效 管理,并使之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保障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建立科技报告制度体系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美国政府科技报告制度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初步构建我国科技报告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战略管理层面、 组织架构层面、管理流程层面和科研文化层面的制度要素,并提出科技报告制度体系建设中相关方的利益保障措施。 通过分析我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主要环节及其已经取得的进展,为推动科技报告制度融入现行科研管理体 系以及促进国家科技报告体系的科学、合理、高效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英美两国一流高校所构建的5个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为例,介绍各平台建设现状,即整体结构、检索服务、导航服务、咨询/帮助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内容,介绍Fedora、Dataverse、SDA等平台软件,分析平台功能,总结五大服务平台的建设特点,立足我国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现状,为我国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宗倩倩 《编辑学报》2021,33(3):253-258
科学发现优先权由"公开披露"和"承认"2个步骤共同确认.预印本平台的兴起使"公开披露"时间从"期刊发表日"提前到"发布预印本日",深刻改变了科学发现优先权的确认标准,但同时也带来了预印本论文质量不稳定和可信度低等隐忧,加大了严格验证科学发现的需求和要求.因此,作为科学发现优先权竞赛的体制化产物的科技期刊,一方面应加强与预印本平台的合作,建立期刊专区,以满足科学家发布预印本 的现实需求并挖掘优质稿源;另一方面应将发表后评论作为同行评议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其质量审核和稿件过滤的比较优 势,对科学发现进行更广泛的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论文综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庞景安 《情报学报》2002,21(2):226-231
文章简要介绍中国科技论文综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包括 :系统目标与功能 ,系统数据组织与控制 ,系统数据流运行框图 ,系统决策支持服务体系以及系统应用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编辑与科学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编辑不仅应注意科技信息的交流,而且应注意在科学的积累中发挥作用.在科学的积累中要注意积累的整体性和局部性,重复与积累的辩证关系,创新与积累的关系.编辑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理论上的清晰认识,才能很好地参与科学积累.  相似文献   

20.
科技论文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张玉华  潘云涛  马峥 《编辑学报》2004,16(4):243-244
根据长期从事科技论文和期刊评估研究的经验 ,总结出一套利用期刊文献类型、期刊影响力、国际显示度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估科技论文质量的方法 ,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一刀切式管理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 ,也为科技期刊编辑部门组织、遴选好稿源提供一些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