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人曾卓     
诗人曾卓有一个突出的额头。或者说,一个很特别的前额。这是一个诗人的额头,是诗的象征,智慧的象征。他是一个思想者,曾经有人以此为题给他拍摄过照片。而他同时是古道热肠的一个人,一个敢于说话的人。因为热心肠,他最肯帮助人。他曾经为老年徐迟找了一位助手,使得徐迟在晚年多了一分快乐。也因为热心肠,我也才能经常地向他请益。《闻一多全集》参评国家图书奖,需要有专家的推荐意见,因为近便,也因为闻一多是诗人他也是诗人,我想到了曾经拜访过的他。他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来。于是我知  相似文献   

2.
因为编选《徐迟文集》第六卷(文论卷)的需要,徐迟将他珍藏的一册50年前(重庆美学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的《美文集》交给了我。当然,用完后还要还给他的,而他也是要还给另一个人——他的老朋友、华裔法籍的画家赵无极的书的扉页上盖着一个刻有“赵无极藏书”的圆形印章。  相似文献   

3.
别了,手稿     
别了,手稿谌容这次《人到老年》成册时,上海文艺出版社来电要我的手稿,可让我出了一身汗。因为我没有手稿。自人人这台电脑进了我的书房,两年来,我与它为伍,朝夕相伴,苦乐共享。我在它的键盘上敲来敲去,直到摸清了它的习性,建立了感情,又拿它写开了小说之后,简...  相似文献   

4.
《视听界》2003,(6)
梁晓声创作的《闻一多》剧本率先被时代先锋影视抢去,但谁来演闻一多成难题。梁晓声透露:“我和濮存昕是知青战友,但他的年龄摆在那里,如果用了他,与他配戏  相似文献   

5.
四月上旬的一天,我在机关食堂吃罢早饭回办公室,见张黎至同志正站在我办公室的门口。我连忙开门请他进屋。他笑着对我说:“我是来向你要书的。”我知道他是要我的刚出版不久的《凤翔散文选》,于是拿了一本,签上名,恭恭敬敬地双手递给他,请他指正。他落座后,我们便东一句西一句地聊起天来。  相似文献   

6.
书痴     
十几年前的某一天,有人打电话给我,自报家门说他是L,因为在书店里见了我写的书《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想带一本与我那书所写主题有关的。“有趣的书”来给我看。我想与他素味平生,不知道他是何等样人,一时不敢请他到寒舍来,就推说过些时候吧。  相似文献   

7.
严文井先生 我第一次见到严文井先生,是在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当时我正担任老作家徐迟先生的工作助手,协助他编选<徐迟文集>,并帮助他查找一些写回忆录的资料.徐迟在回忆录里写到了两件与严文井有关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相似文献   

8.
人死了,他的笔也会死掉,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除非子孙多事,或完成遗愿,或完成己愿,像海明威那样,死了好几十年,儿女们还将他纸篓里的东西翻出来,编来编去,弄成一本小说。王小波的遗作好像瞬间就被出版商们抢得一干二净,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毕竟不同于海明威的,王小波用电脑,他的纸篓要比海明威的干净得多。所以我想,王小波大概不会再出什么新作了。  相似文献   

9.
1938年5月,二十四岁的青年诗人徐迟作为流亡文人挈妇将雏随戴望舒全家从上海逃难到香港。1942年,徐迟又从香港来到重庆。他在歌乐山的大天池旁边的一个名叫蒙子树的小村子里借住了一年时光。在这富有田园之美的很诗意的乡间,徐迟做成了自己平生颇为惬意的几件事。一是写出了一本《诗的诞生———一个美学的尝试》的诗论著作。第二件事,便是他受雅典娜女神的招引,完成了世界文学翻译的一个创举,即首次用汉语诗体的形式选译了荷马史诗之一的《伊利亚特》。他一共译了十五个片断,共七百余行,书出版时题名为《依利阿德选译》。而同时做成的第三…  相似文献   

10.
吴丈蜀先生     
吴丈蜀老人对我初无太多的印象。因为他得大名时,我尚未出道。说起来,我与他是前后的同事,因为我们曾经先后供职于同一家出版社。而那一段光阴对他来说,并不是愉快的回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1957年起我被剥夺工作权利22年;而在我则是有点“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我与他的最初交往是因为他的一部书。他在我所在的编辑室里有一部《中国历史三字经》。自然这不是90年代的  相似文献   

11.
记者技能谈     
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著名节目主持人兼记者写的,题为《我非时尚中人》(见11月10日《中华读书报》——作者:敬一丹)。文中,作者把当今记者工作中经常碰到的会不会电脑、会不会开车、懂不懂外语、用不用手机、会不会刷卡,归为时尚。因为她对上述几种都不怎么在行,言语之外带着自信。笔者认为,这种自信的感觉有点过时。当今社会,新闻工作者除了思想、政治要跟上形势外,各种应具备的技能,也应尽快熟悉起来。  相似文献   

12.
同道俞晓群     
在电话里,聆其声,听其调,你会觉得,此人不会是一个太热情的人。我说,我迟早要写一篇关于他的人物杂写,他照样是不冷不热。他赠送过他写的个人著作《数术探秘》,书却我不大懂。一次刘杲同志跟我说,俞也送了一本这样的书给他,他也说他看不懂,好像一本天书。刘杲同志,在出版界何许人也,能经他提起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孬种。于是,这样一个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人,长时间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和一团悬念,我有了进一步观察和探究的兴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记得与他是什么时候相识的。相识何必论迟早,反正都在出版界内做事,都有志于出版事业,是彼此都知道各自的名姓的。只记得最初的印象,很深的有这样两件。他从关外出差到了北京。从我们共同的朋友处,他知道我也要从长江边去那个地方。当我到达北京车站时他将到了机场,两人要错肩而过。为了和一个不曾谋面的朋友见上  相似文献   

13.
因为在《美文》杂志社工作,就接触了许多作家。作家里也是各色人等,有的文不如人,有的人不如文,有的见过一面了从此不愿再见,有的相见无事,不见倒又想他。唐兴顺是从河南风尘仆仆地来过一次,他长得很厚实,言语也质朴,大家对他的印象非常好。在我的观人经验里,越是像文人的越不是真正的文人,模样朴拙者却往往成文章高手。再者,不服一人或逢人便服都是妄人。唐兴顺走后,我对编辑讲:要重视这个人。果然以后他写得很多,除了在《美文》上发表外,国内一些重要的报刊上常见到他的作品。我曾经把他和许多作家作过比较,企图要验证我的一些看法,比如他…  相似文献   

14.
《季羡林传》撰写感言蔡德贵我读季先生的散文《赋得永久的悔》时,心弦一下子被拨动了,几乎为之落泪。记得在那篇文章里,季先生仿佛说,假如有来生,他愿意守在母亲身边,哪儿也不去。因为他的母亲生前对人讲:早知道一去了就不回来,当初说什么也不会放他走。慈母的殷...  相似文献   

15.
数学大师陈景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而知晓陈景润的人差不多也都知道老作家徐迟,因为是他创作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这颗数学峰巅上的明珠更加璀璨夺目。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一个创作会议上,中国作协创联部常务副主任周明(原《人民文学》编辑)作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责任编辑,较为详尽的阐述了这篇报告文学的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16.
算起来我在松藻矿区业余“爬格子”也有30余年了,被松藻矿务局的同仁们誉为“老笔杆”。两年前,听说电脑那玩艺儿可以告别纸和笔,我就到打通煤矿一位文友家实地考察。果真如此。他的业余戏剧小品的创作都是运用电脑而成,看得我心里怪痒痒的。有了购买电脑的念头,但总担心自己的年纪大、手指笨拙、学不了电脑。从《电脑报》上读到了著名作家王蒙关于克服困难学电脑,《告别纸和笔》的经过,令我鼓舞和亢奋。于是我把买电脑、学电脑、用电脑的想法与老伴商量。老伴一听说用电脑写作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写作效率,当即表态,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1946年7月15日,天刚亮,便有朋友来信,告诉“闻先生在黑名单上”的事绝对属实,请一定要小心。闻一多照常出门,临行前,他看着妻子担忧的神情,说:“事已至此,我不出去,什么事都不能进行,怎么对得起死者。假如因为反动派的一枪,就都畏缩不前,放下民主工作,以后谁还信赖为民主工作的人?”接着,他穿好长衫,拿起白藤手杖,从容地出去了。他的家人并不知晓,他是要去参加民盟云南省支部召开的李公朴殉难经过报告会的。事前,  相似文献   

18.
陈红红 《今传媒》2004,(6):20-21
郭兴文老师的书房采光不佳,电脑屏幕成为这个房间主要的光源。屏幕上的文章内容是韬奋新闻奖获奖感言。书房有点乱,各种报纸和杂志、书籍随意堆放在墙角里、书架前、电脑桌上。被誉为“专家”、“杂家”的郭老师有点不好意思,一边整理一边还自我解嘲,“我家也很杂”。两排与墙等高的书架占据了书房的大部分空间,在这个小房间里异常惹眼。左边的一排大多是历史书籍包括全套《二十四史》、《世界通史》等,右边一排内容广泛,除了工具书外还有文学、军事、经济方面的书籍。采访就在这里开始。偶然与必然虽然他有众多光环萦绕——第六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西安日报》高级编辑、西安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杂文家,他给人的印象只是一个与黄土打交道的人,面色黝黑,深褐色的西装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风尘仆仆的模样。“山药蛋派作家”的称谓掠过我的脑海。事实上,他与黄土也确实缘分不浅。郭老师1982年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从事文物考古研究工作。从一个考古研究人员到一个获得新闻工作最高奖项——韬奋新闻奖的职业报人,郭老师喜欢把他职业生涯中几次浓墨重彩的故事轻描淡写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偶然事件”。“干新闻源于一次偶然”,回忆起入行经历,他颇为...  相似文献   

19.
访贝特兰     
“我的记者生涯始于中国”初秋,新西兰风景如画,我从首都惠灵顿出发,驱车北行16公里,来到下哈特镇的一个小村庄,拜访了詹姆斯·贝特兰。贝特兰这个名字,中国人并不陌生,抗日战争时他来到中国,曾访问过毛泽东,这次会见时毛泽东的讲话《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收入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贝特兰身材高大、健壮、满头银丝、红光满面。他把我领进他自称为“杜甫草堂”的书房,也是他的客厅里。环顾四周,书房四壁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  相似文献   

20.
胡适,安徽省绩溪县人,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1910年,他考取清华学堂第二批直接出洋的留美官费生。闻一多比胡适小8岁,当胡适1917年从美国学成回国时,他刚刚从清华学校中等科升入高等科。因此,说起来他们虽然是清华校友,但这种年龄上的差异把他们划成了两代人。胡适年纪稍长,可毕竟属于上一辈,在五四时代已成为先生,而闻一多在五四时代还是个青年学生。不过,闻一多对胡适并不陌生,因为胡适不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者之一,而且其《尝试集》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集。共同的兴趣,缩短了两人的距离。1921年3月11日,闻一多在《清华周刊》发表过一篇题为《敬告落伍的诗家》的文章,极力反对学校的复古空气,把热衷于写古诗的人称作“落伍的诗家”。他在一篇文章中引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