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媒介素养"作为关键词输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在1979年~2008年(最早一篇见于1990年)这段时间内共出现818篇相关文章.本文以这818篇媒介素养研究文章作为文本分析的主要对象,力图对国内媒介素养研究的对象及研究特点进行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2.
3.
毛泓 《新闻世界》2011,(2):102-103
"读图时代"的来临使得视觉素养成为一个新兴重要的领域,视觉素养的教育也成为教育和传播学界积极探讨的话题。本文对我国的视觉素养教育的特现状作了描述,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视觉素养教育实践有一点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员是推动图书馆良性运作的主导力量,综观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研究,除基本素养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图书馆所处社会技术环境的变化不断赋予图书馆员新的职责,对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立适合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图书馆员职业素养培养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普适技能到嵌入实践——国外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信息素养概念产生。随后,美国图书馆界率先将书目指导业务转型为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也成为图书馆情报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主要依据国外信息素养领域文献及其他相关文献,对信息素养概念、理论、实践的演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旨在为国内同仁从全局角度理解国外信息素养领域的各种变化,提供线索和洞见。研究发现:国外信息素养领域对早期信息素养概念进行了四种不同性质的修正及两次颠覆性改变,引进和发展了多种相关理论,包括各种流派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各种批判理论和实践理论,实施了不同路径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这些相互影响的发展变化导致了三种信息素养范式的出现:普适技能范式、情境化能力范式和嵌入实践范式。通过对已有范式的反思,本文提出未来信息素养研究和实践应将培养持久的信息获取利用习惯纳入考量范围。  相似文献   

6.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103-110
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对美国图书馆界及教育界的元素养教育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元素养徽章系统、元素养慕课(MOOC)、数字故事讲述、嵌入课程、新生馆员等教学方式进行介绍。美国的元素养教育虽然教育主体相对单一、受众面也还有限,但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升级为元素养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我国在引入元素养理念的同时,也应通过坚持图书馆主导,与相关机构广泛合作;以学习者为中心,借助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基于信息素养教育成果,融入元素养核心理念等方式,推动元素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漫 《视听界》2002,(6):53-53
在广播节目越来越专业化、细分化的今天,如何提高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一名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起码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呢?通过几年来我做音乐节目的实践,我感觉音乐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就是音乐素养、广播艺术素养、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8.
9.
素养是指人事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也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 政治素养:包括政治态度、政策水平、思想品质、工作作风、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信息素养的内涵和结构的阐释,对中外信息素养标准的比较,提出了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建议,揭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视角,并进一步阐明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应然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强调检索技能和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提出的"媒介信息素养"(简称MIL)概念,首次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形成复合型概念,对目前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指导性意义,明确提出和媒介素养融合的思路和策略,有利于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人文性和社会性,突破学科的局限性,探索新的跨学科结合点,实现创新和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归纳分析近年来有关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比较研究的成果,结合国内外的媒介信息素养理论和实践,尝试提出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的途径。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应融合媒介素养教育,实行参与式教学,革新在线课程,建立学科之间融合交流的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发挥图书馆的中介作用,实现从技能型向素养型教育的转化。[结果/结论]信息素养教育需要避免单纯的技术至上的取向,将技能学习和媒介信息解读能力结合培养;与媒介素养结合是趋势所向,媒介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拓展了信息素养的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作为研究场景,探讨中学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任务两种不同情境下的手机素养差异,以及在新旧两种情境之间转换时对素养失衡状态的调节行为和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民族志田野研究与日志访谈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数据采集使用了深度访谈、跟踪记录、参与式观察的方法,数据分析采纳了非参数检验、扎根理论和个案分析等方法。核心研究发现如下:①工作任务情境对中学教师的手机操作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要求更高,对战略素养的要求更复杂;与日常生活情境相比,用户的手机操作素养和战略素养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但信息素养差异不显著。②中学教师在面对新的需要和任务情境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素养失衡状态,所采取的调节行为划分为六类:互助探索、独立探索、尝试探索、寻求帮助、被动学习和放弃;其中独立探索、互助探索、尝试探索和寻求帮助属于主动调节行为,被动学习和放弃属于被动调节行为,满足现状和停滞不前属于非调节行为。③用户对手机素养失衡的调节行为主要受到情感特征、知识水平、社会支持三个因素的影响。图2。表8。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数字化交叠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老年人数字素养培育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构建包容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梳理总结发展较成熟、已成体系化的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四国的老年人数字素养培育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老年人数字素养培育政策现状,提出对我国老年人数字素养培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洪璇  韦英  欧继花 《出版科学》2021,29(2):32-41
在新媒体时代,编辑素养有其“变和不变”,为探究新媒体时代的编辑应具备何种素养来胜任编辑这一职位,本文结合文献综述法、问卷访谈法和质性研究方法进行编码研究.结果 显示新媒体时代的编辑素养保持了专业素养、职业伦理素养和人际素养的普遍性,但在契合时政方针意识、统筹规划、审美素养、坚守底线、自我提升精神、版权意识、认知能力和新媒体运营战略等微观素养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新媒体时代的编辑要以新的编辑观念重新定位角色,不断加强学习来提升编辑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新媒体编辑能力及运营能力,做到出版工作的人性化、专业化、精品化.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剖析国内外信息素养内涵的演变过程,总结信息素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分析国内外经典的信息素养标准、信息素养模式,认为当前我国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有必要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出发,并应对信息素养标准内涵与逻辑关系、信息素养标准建立的权威性、信息素养量表设计、信息素养模式设计等主题给予重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传媒素养(Medialiteacy)也称媒介素养、媒体素养,是指对大众传媒的认识和获取、解读并利用传媒信息的能力。与政治素养、思想品德素养、职业素养、法律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等传统素养要求相比、领导干部的传媒素养问题还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新闻改革取得突破的瓶颈新闻改革的呼声已响了多年,不少媒体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总的来说还不尽人意。以党报为例,宣传性过剩、新闻性不足、可读性较差,报道程式化,不太讲宣传艺术,对领导活动和会议的报道空洞冗长、不得要领以及报喜不报忧、舆论监督力度太弱这些问题更是长期为受众所诟病。如今,…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48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背景、信息素养内涵、教育内容及标准。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考古新闻报道作得更加完美呢?结合自己长期从事考古报道的经验,我认为,从事考古新闻报道的记者要不断强化自己历史素养、文化素养、法律素养、科技素养和审美素养,通过不断的提高,让自己写出的考古新闻报道具有更高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9.
王婷  张立彬  陈祥 《图书馆》2018,(5):87-92
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当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版权素养作为信息素养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实务界的重视,国外开展了相应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普遍显示,对版权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版权素养的能力都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亟待进行相应调整。该问题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的调查研究也几近空白。本文介绍了国外版权素养调查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概况,分析类比了各国的调查结果,并针对我国具体的国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息素养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被提出之后,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FLA、欧盟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均致力于通过教育提升全球公众的信息素养。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公众信息素养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资料,以及政府文件、会议记录、重要机构或项目的报告、指南、年鉴等文献,总结全球公众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渊源、演变历程和实践现状。研究发现当前全球公众信息素养教育存在三个突出问题: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研究滞后于实践。为提升我国公众信息素养教育水平,建议尽快出台专门政策和标准,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力求覆盖各类受众,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大力培养师资,合作建设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和传播中国声音。表1。参考文献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