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熊越 《中国出版》2023,(9):16-19
后疫情时代,全球传播生态加速重塑,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成为我国当下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从间性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文化间性下的“话语内容选择”与“语境转换”、主体间性下的“共同体意识符码”和“他我关照”的分析来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剖析当下的跨文化传播机制。对跨文化传播意义生产的探讨,反向推动跨文化传播方法论的发展,两者同频共振,建构出国际文化共识的同时明确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话语,最终实现中国故事对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
刘洁 《新闻前哨》2022,(5):67-70
当下,中国的跨文化传播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迫切需要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塑造了一批洋网红,其国别特性和自带"他者"属性,无形中扮演了跨文化传播的角色.本文以哔哩哔哩海外UP主"我是郭杰瑞"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以"主体间性"的视角分析传者、受众与内容三大主体间的"对话"关系,以期为全球...  相似文献   

3.
文化已成为国家形象叙事框架能否成功的关键,文化间性是多种文化之间对话交往的前提条件,从主体间性到文化间性再到“转文化”间性是国家形象传播的内在诉求。国家形象是基于文化间性理论意义生成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多维框架体系。本文基于文化间性、转文化理论,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的“自塑”“他塑”“间性”等维度,研究了挖掘中华文化元素、拓展泛媒介化空间等文化间性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编辑活动中,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编辑工作的需要,多元主体共存是编辑工作的新要求.在主体间性理论的观照下,作者、编辑、读者是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平等主体,并通过主体间交往而实现视阈融合,理解是编辑主体间视阈融合的前提,对话是实现编辑主体间视阈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馆员与读者关系是大学图书馆诸多关系的核心.构建主体间性馆员与读者关系是实现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效率最大化的关键。文章尝试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到读者服务工作之中,阐述了主体间性及主体间性读者服务工作的内涵.分析了主体间性读者服务工作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并提出建构读者主体性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图书馆活动中对话关系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它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图书馆活动,建构馆员、文献与读者之间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交往的平等对话,馆员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建构者.  相似文献   

7.
魏思廷 《图书馆建设》2015,(3):24-26,31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最初是仿效商业经营的理念而提出的,它在强化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读者对象的变化,图书馆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基于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图书馆应采纳"相互尊重,优质服务"的新理念。新理念不仅可以使图书馆内部各主体相互尊重,还可以促进馆员与读者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从而保障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张旭  孙红 《今传媒》2016,(12):148-150
审美同情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审美方式的特有表现.二十世纪初西方出现审美主体间性转变,而审美同情在物我合一,间性交融的本体论层面的追求则体现了审美主体间性特质.中国书法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书者通过审美同情的方式对于被欣赏对象和创造对象情感的体验过程,是审美主体间性的活动.当代书法创作流于形式主义,出现审美主体间性的缺失现象.文章尝试从中国书法创作的视域下解析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并提出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文泰 《编辑之友》2023,(11):99-106
跨文化传播一直以来受话语权力和个体能动制约影响,本文以“此在”与“遍在”两个向度编织起社会结构网络的抽象分析框架,并以间性对话方式发掘交往盲点。其中,“此在”代表了社会关系网络建构中主体性确立的生成环境,揭示了文化融合和民族互嵌过程中主体性存在的价值反思,是文化异质性与特殊性的集合体现;“遍在”代表了社会环境系统内主体普遍认同与存在的价值表征,揭示了突破“此在”局限性的社会化重构,是文化通约性与普遍性的集合体现。跨文化传播间性审思可从“此在”存在的特殊语境中发现交往阻隔:一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堕距使自身价值取向发生偏转游移,由此呈现出“变”的问题;二是他者文化在本体评价取向影响下发生价值锚定错位,由此衍生出“不变”的问题。对此,可从“遍在”属性的共通意义空间中寻求对话出路,首先要换位思考,在跨文化传播时,要深入他者所处的具体社会背景,反思他者接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次是本位思考,把握自身核心价值,兼顾文化交往的普遍相似性议题。跨文化传播的间性视域有助于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发展,为文化传播模式转型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0.
李畅 《新闻界》2013,(18):53-56
作为web2.0的应用新形式,微博使个体获得更多更广的传播权,"主体间性"模式得以建立,深受后现代文化和知识态度浸润的微博个体更注重自我表达的惬意性和无障碍性,并在这种特殊的工具里获得自我心理满足与群体文化认同。本文通过对后现代文化背景、社会结构变迁的梳理勾勒出微博主体间性的特征,以期为微博研究提供更深远的理论研习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们面临着传播全球化的时代 ,不同文化间的传播活动正以日新月异的方式加速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这种跨文化传播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传播的作用以及对传播生态的影响是什么 ?文章就这三个命题略做阐述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传播的焦虑常常表现为文化身份焦虑,其原因可从“自我不一致”理论、归因理论以及认知失调理论中得到解释。要摆脱焦虑,必须回到文化的主体间性上来建构文化身份,使之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时现有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思考以及对跨文化传播活动实践的审视和分析,对跨文化传播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和确认。  相似文献   

14.
论“风险社会”危机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世界已经进入“风险社会,”风险并非自然的风险,乃是“人造风险”。风险具有全球性、知识依赖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对危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传媒具有风险认知和沟通功能,预测、凸现隐形的风险并对现实危机进行“定义”、“冠名,”以提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危机的“在场感”以及经验、认知的相互交流。大众传媒要尽量减少传播的悖论和破除话语中心论,同时,对危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应该从研究“误传”、“误读”转向研究如何协调合作与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5.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2012,79(3):379-397
Difference between cultures is one of the foci of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Difference is often viewed as a problematic source of misunderstanding and conflict. Dialogic scholarship is extensive in interpersonal, organizational, and public communication. However, in the field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dialogic approach has not yet been explicitly explored. Based on the dialogic theories of Buber, Levinas, and Bakhti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 be intercultural is to be dialogic, to celebrate difference, otherness, and plurality. This paper further proposes a critical dialogic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differenc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hich values both the grand narratives about intercultural power relations and the local meanings of situated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competing discourses.  相似文献   

16.
《Communication Teacher》2013,27(1):16-20
Objective: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n opportunity to understand how communication can help reduce stereotypes and foster intercultural friendship

Course: Intercultural, Interpersonal  相似文献   

17.
范式转变:大众传播研究话语中心的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对大众传播研究从传统话语主控到这一话语中心消解 ,并向主要以文化批判研究为代表的“另类”话语转变的过程进行了概括梳理 ,同时分析了这种转变的背景、动因、现状和前景。本文是 2 0 0 1年 1 1月作者在韩国延世大学传播研究所召开的“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文化批判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18.
话语分析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主要关注语言或是符号在社会语境中的使用过程。话语分析不但是关注话语或是文本中的语言特征,话语生产、流转和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权力实践也是话语分析关注的重点。话语分析的中的理论以及话语分析的方法无疑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Using grounded theory, 57 narratives of communication scholars detailing their experience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s (IRBs) were examined. From this analysis, 24 concepts emerged constituting five larger categories characterizing the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scholars and IRBs: antagonistic actions of IRBs, negative perceptions of IRBs, actions of researchers, positive perceptions of IRBs, and protagonistic actions of IRB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s with IRB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lars and IRBs. Scholars who saw their IRBs as adversarial bureaucracies had the most negative experiences, whereas scholars who saw their IRBs as partner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had the most positive experiences. Recommendations for how both IRBs and researchers can improve their relationships conclude this essay.  相似文献   

20.
This reflection essay describes the Central States Region as an area rich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González describes Mexican American migrant farmworker organizing as an intercultural activity since the union activists attempted to influence both Mexican heritage and European heritage audiences. González also describes the many interculturalists working in the Midwest who influenced his early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