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秦宗财 《出版科学》2007,15(5):80-82
"扬州二马"集收藏、校勘、刻印于一身,一生中收藏刻印了大量图书.其刻书特色主要体现在:追求功德美名的刻书目的观,服务学术的文化价值观,收藏、刊刻、鉴赏三位一体的刻书资源观,奉儒术为正统的刻书选题观,追求精品的刻书质量观.  相似文献   

2.
清代藏书家兼出版家鲍廷博秉承"以散为聚"的藏书理念,辨证地处理了"散"与"聚"的关系,所藏之书多为宋元善本,为《四库全书》的编纂提供了大量的底本。他选择藏书中的精品,刊刻成《知不足斋丛书》,为清代丛书事业做出了贡献,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3.
清代藏书家兼出版家鲍廷博秉承"以散为聚"的藏书理念,辨证地处理了"散"与"聚"的关系,所藏之书多为宋元善本,为《四库全书》的编纂提供了大量的底本。他选择藏书中的精品,刊刻成《知不足斋丛书》,为清代丛书事业做出了贡献,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清代江南藏书家刊刻经书的原因,并以典型的经学丛书作为例证分析刻书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清宫武英殿刻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的宫廷刻书是在明宫廷刻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由内务府领导,世称“内府刻书”。因内府刻书以武英殿为刻书中心,所刻图书统称“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据统计,清代各朝刊刻的殿本书达七百余种,清宫武英殿刻书在清代的文化发展、历代典籍的保护、利用和传播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 清宫武英殿刻书处的设立 清代的宫廷刻书最早始于入关之前。清顺治三年(1646年),修成《大清律》,同年刊刻,次年颁行全国。这是目前所知清代入关后宫廷最早的刻书之一。刻书地点仍在明代宫廷刻书处“厂”,并利用原有工匠承办…  相似文献   

6.
清人汪士汉编有丛书《秘书廿一种》,在清代曾经多次刊印,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足见其流传之广。笔者通过对其中《白虎通》的版本调查,第一次将此书的版本刊刻顺序加以梳理,藉此以说明清代书坊刻书之复杂与一般官刻、私家刻书不同,不可忽视,以期为日后清代书坊刻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简介了清代著名藏书家鲍廷博的生平,鲍氏青少年时代对藏书情有独钟,一生广采博取,藏书既富且精;据书不自秘,乐与学人共享;响应清廷编篡<四库全书>的征书,受乾嘉二帝褒奖;几十年如一日,刊刻<知不足斋丛书>,为中国的图书收藏、刊行出版和传播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张志云 《出版科学》2003,(2):85-87,80
顾千里一生从事刻书活动。他自己出资主持刊刻,与他人集资刊刻,大量的则是辅佐他人校刻诸书。他的刻书思想值得借鉴。顾千里的刻书活动说明,清代乾嘉时期出版业已出现明确的专业分工。  相似文献   

9.
浙江书局是晚清官办书局中规模较大、刻书最精的刻书机构之一,刊刻了大量经史子集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典籍。浙江书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编辑校勘队伍,依托浙江藏书家和藏书楼众多的优势,再加上有充裕的刻书经费作保障,其所刻图书以精品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0.
张潮,歙县人,清学家,刻书家,做过翰林院管理图书的官,以擅长撰写小品和刊刻小品丛书名。本对其生平、作、刻书活动作了爬梳、考订,对其影响和贡献作了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中国文化古籍因国家无文化遗产保护法规而大量流失海外,当代中国对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视,制定了文物保护法,划定了历史遗迹保护范围.作者进一步阐述了收集整理清代名人存世书目工作的意义.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赐书楼这类特殊的藏书室进行历史考察,考梳其历史渊源、地点位置、形制结构、藏贮书类等方面,统述此类书室作为地方文化现象的功能演变及历史特殊性,以填补古代私家藏书室研究之空白。文章主要采用"E考据"的研究方法,对古籍数据库进行挖掘整理,兼采现代书刊数据库,以考证梳理"赐书"名室者诸方面为旨归。此类书室最早出现于北宋,广泛出现于明清,分布于里第园林、寺观祠宇、学校书院、官府公宇中;所藏以御制书和钦定书为主,兼藏宸翰奎画、御赐珍宝及室主个人藏书。赐书之举多含褒奖和勉励之意,具有宣恩和理化的双重功能。室主出于因物示敬、自炫美名和训导子孙等原因而特以"赐书"名室。清代大量藏书家受赐,使得赐书室功能逐渐演化为纪念和收藏并重,甚而衍生出学术研究的功能,推动了古代校刻勘雠事业的发展。赐书室名亦由原本标志具体房屋的符号演化为代表室主身份的别号,室主以室名命名诗草文集或刻印钤盖于所藏。  相似文献   

13.
董康日本访书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康是晚清、民国年间赴日访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访书兼涉日本图书寮、内阁文库等著名藏书处及学者私人秘籍,以 唐写宋刊珍本及戏曲小说稀本为主要搜寻目的,访书所获或购归,或著录,或影印刊行,对中日典籍文化交流作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儒藏思想是中国古代藏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理论成果。儒藏思想吸收了佛藏与道藏思想的精华,并推进了古代公藏思想的发展。文章系统回顾了我国古代儒藏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对丘濬之"藏书分三处"思想、陆世仪"藏书邹鲁"思想、曹学佺"儒藏"思想、周永年"儒藏说约"等代表性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理论成就分别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评价,并对儒藏思想影响下,清代公藏实践及儒藏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徽州刻书历史悠久,经宋元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徽州刻书闻名全国,不断发展壮大而成为全国刻书业的领军,涌现出大批优秀成果。秦宗财博士所著《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互动研究:以徽州出版与徽商为中心》,在传播学视角下考证了明清徽州出版的特点与影响,揭示了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经济互动的内在机制,既是一部研究价值高的徽学著述,又是一部优秀的研究文化传播之著作。  相似文献   

16.
清代苏州藏书家版本目录学成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愉庆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133-134,144
通过对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张金吾的《爱日精庐藏书志》、潘祖荫、叶昌炽《滂熹斋藏书记》、孙从添的《藏书纪要》以及黄丕烈和顾千里在版本题跋方面的成就的介绍、分析,回顾和总结清代苏州藏书家在版本目录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强调其版本目录学研究,对后人鉴定版本目录、考证版本源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曹之 《图书馆论坛》2006,26(6):341-346
清代是古籍版本学的繁荣时期。文章从同书异本研究、善本观、版本学家和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了清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佩文韵府》是清代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由康熙皇帝组织官方力量历时八年编纂而成。它的编纂凝聚了康熙皇朝君臣学者的智慧,体现了清代诗韵著作的繁荣;它的版本也根据成书的阶段性和刻书的不同机构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它问世之后,对于清代学术尤其是清代诗韵系列著作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选取清人所撰记述一朝或几朝兴衰更替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撰述内容及体例特点等方面进行初步考察,有助于正确认识清人朝代纪事本末体史书的史学地位及学术价值,并为深入研究朝代纪事本末体史书在清代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北宋元丰改制后,馆阁归于秘书省的领导之下,致使秘书省职官的设置、职事、选任及编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馆阁的皇家藏书性质进一步减弱,国家藏书的特性趋于强化。相比较而言,北宋以馆阁为核心的国家藏书制度在这一时期趋于完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秘书省宿直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秘书省借书制度的完备、秘书省馆职待遇的制度化、新建省舍、北宋国家藏书再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