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平陆事件"的深度影响 1960年4月2日,距61个民工中毒整整两个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山西省高级法院下达执行命令,平陆县人民法院召开万人大会,在中毒民工对投毒犯进行血的控诉后,两名反革命投毒犯被执行枪决.  相似文献   

2.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是王石、房树民采写,原载1960年2月28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通讯。当年2月2日,山西平陆丰南公路施工现场61名民工集体中毒,这就是著名的"平陆事件"。  相似文献   

3.
读者论坛     
不要为欠薪者留情面周英杰新年前后,正是各地民工准备离开城市返回家乡过春节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往往是一些用人单位拖欠民工薪金事件的高发时期。遍览全国的各大传媒,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但是,笔者也发现这类报道的一个“软肋”,这就是一些传媒在报道拖欠民工薪金事件时,往往只侧重于民工如何如何无助和凄惨,却很少让欠薪的老板出来“晒晒太阳,见见阳光”。传媒在提到欠薪者的名字时,一般是语焉不详,常常用一个“某”字就轻轻带过了。  相似文献   

4.
王文元 《档案》2013,(1):33-37
他是一位农民作家,以写童话而被孩子们喜爱。他也曾是一位民工,一位在引洮工程上的普通民工。1958年,轰轰烈烈的引洮工程开工了。30岁的金吉泰,正是年富力强的时节,他也成为十万民工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5.
2006年的中秋之夜,由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和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和谐中秋——浙江省外来民工节日大欢聚”晚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刚刚被评选出来的十位“最感动你的民工”和十位“最具才艺的民工”以及近百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民工代表,与省领导一起共度中秋佳节。同时,杭城100家餐饮名店也邀请了近千名外来民工一起吃团圆饭。  相似文献   

6.
纵横合式通讯结构的特点是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采用“纵横交叉”的方式来安排层次。 王石、房树民采写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1960年2月28日《中国青年报》)运用的就是这种结构形式。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而更多的事件,只有深入地挖掘之后,才能认识到它的本质意义。即使是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的事,也有在认识上的深浅之别、宽窄之分。当时,报道抢救山西平陆61个中毒民工事件的,并非只有这么一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为什么惟独这一篇影响最大、生命力最强呢?那是因为这一篇不仅对事实挖掘得深,比其他的占有更多的材料,而且作者的视野广阔:把61个阶级弟兄的命运同全国人民的关注,把首都北京与出事地点,紧紧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把一个人发生了困难,就有成百上千乃至上万的人,向你伸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媒领域栖身着一个特殊的群体--新闻民工.本文试从"纸馅包子"事件的当事人訾某出发,看中国"新闻民工"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负面问题,对如何解决"新闻民工"问题作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1选材。什么是事件通讯?简要地说,“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叫事件通讯”(《宣传舆论学大辞典》,228页)。人物通讯以写人为主,事件通讯以写事为主。世界上每天都有千千万万件和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但不是每一件都值得写成事件通讯的。这里面有个新闻选择问题。事件通讯要选择的是那些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具有典型的启示、教育、认识意义的新闻事件。新闻事件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事实。“从新闻写作学的角度来说,只要是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的事实,都可以称为新闻事实,但不一定都是新闻事件。只有那些具有重大影响、重要意义;为世人所瞩目的新闻事实,才能被称为新闻事件”(同上书,246页)。比如,60年代初发生在山西省平陆县抢救食物中毒的61位民工的事情,去年12月22日发生在广东省番禺市的特大劫钞案,还有今年7只27日发生在美国亚特兰大奥运纪念公园的爆炸事件,这些都属于  相似文献   

9.
声明     
我刊在2009年2月(上)发了《一个徘徊在北京西站的返乡民工》的特别报道,讲述了在北京打工的四川阆中市61岁的农民工牛文银回家过年时充满曲折的经历。1月24日。《南充晚报》以《5个馒头支撑六甸民工千里回家路》为题作了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10.
4月15日,河北省蠡县朱佐村污水处理厂在清理沉淀池淤泥时,三名外地民工中毒死亡。笔者以《为清理污泥三民工送命》为题,在燕赵都市报做了报道。没想到一个月以后,另外一家媒体却发表了一篇《为了一名外地打工仔》的报道,说“一位外地打工仔不慎晕倒在蓝液提升池中,为救这名外地打工仔,三位本地人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以实际行动营造着……良好氛围。” 随后,多位读者打电话给笔者,责问为何将牺牲的本地人说成是外地民工。也有朋友捎话给笔者,说笔者的报道没有人家挖得深、写得好,应该好好向人家学习。 带着疑问,笔者又进行了采访调查,得知那家媒体刊登的是通讯员写的稿子,刊发时为了“拔高”,没有经过调查核实,就将三位死去的外地民工写成了本地人,并且为该报道加了引题,将该事件和当地正在开展的一项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惜,它的内容不准确。  相似文献   

11.
2004年6月,纪实性新闻专栏《走进民工》在浙江日报编委会提议并策划下推出。半年多来,栏目不仅受到1500万来浙江务工的外来民工的欢迎,而且受到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并引起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和杭州电视台等媒体的特别关注。大家认为,浙江日报率先在全国党报中开辟民工专栏。热情讴歌民工在改革开放中的伟大作用和创新成就,深切关注一线民工的生存状况,满腔热忱地服务于广大民工,是党报认真实践"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的有益探索,反响热烈,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9年,一些地方由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较为活跃,我国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的深层问题日益显现.这类群体性事件对我国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政府形象等多方面造成了很大影响.2009年据公安部所做统计,在全国的群体性事件当中,劳工的群体事件占到全国当地群体性事件总数的46.9%,将近一半,劳资关系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比率在所有群体性事件中排在第一位.①中国社科院群体性事件研究专家单光鼐指出,劳资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是2009年群体性事件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3.
钱增 《新闻实践》2007,(9):34-35
今年6月份的电视、报纸、广播、网络中的热门话题之一是山西黑砖窑事件。从6月初民工、童工的生存状态被曝光,直到6月中旬民工、童工逐渐开始踏上返乡之路,以及6月下旬政府职能部门一系列处理方案出台,黑心砖窑厂主及帮凶等被捕,公众对于黑砖窑事件的愤怒情绪才得到逐渐平息。  相似文献   

14.
一篇名为"警察打死讨薪女民工"的报道让周秀云与王文军这两个名字迅速被广大民众熟知,继而关于警察与民工孰是孰非的争论也在网上广泛展开,在很多知名论坛关于此事的讨论贴也是持续升温。毫无悬念的是,这一事件与此前的城管打人等官民对立事件一样呈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月23日至5月30日,富士康深圳厂区发生员工跳楼事件13起。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大规模的媒体关注,媒体甚至被质疑是自杀事件的推手之一。关于富士康事件报道的研究多基于旧有的关注点。然而,这一连串自杀事件已经不仅是个体行为,更集中地反映出新生代民工的生存困境,暴露出社会体制的缺失,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我采写的一组系列报道《讨薪记》获得了2003年度人民日报精品奖。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在“值班手记”中称赞这组稿件“抓住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问题开掘得深,为批评报道提供了一个范例。”这组报道所以能引起较好的反响,我认为:一,与找准了“结合点”有关,即找准了社会焦点,找准了政策依据,找准了典型事件。二,较好地把握了批评艺术。找准“结合点”才能开掘得深这些年,每到年底,有关民工讨薪问题,就成为社会的焦点。据全国总工会提供的资料,截至2003年10月底,全国进城务工的民工被拖欠的工资在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17.
中央台记者李戈华采写的新闻分析:《说一说百万民工大流动》,对提高广播新闻报道的份量,探索广播新闻如何搞好深度报道,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它在短短五六分钟内,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事实、精辟的分析,把1989年春节前后发生于全国范围内民工盲目流动现象的本质、原因及其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  相似文献   

18.
1997年2月28日,国家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指定四川省东方律师事务所董绪公律师,作为蔡先理因救火烧伤索赔案的法律援助代理人,从速为四川民工蔡先理提供法律援助。这是中国最大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自它去年11月成立以来的第一例法律援助案,受其援助的是一位普通民工。 民工救火负伤 老板临阵退缩 蔡先理,又名蔡不伦,现年22岁,四川万县市五桥区白羊镇农民。1996年8月,他来到北京海淀区,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职工住宅楼建筑工地上找差事。承建单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持的第五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评选已揭晓,13位在图书出版、发行及期刊编辑等岗位上作出卓越贡献的同志获此殊荣。本届韬奋出版奖自1997年6月通知推荐参评后,得到全国出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积极响应,共推荐61位候选人。以中国版协主席宋木文为主任的评委会先后召开三次会议,对候  相似文献   

20.
刘祖军 《青年记者》2013,(24):16-17
媒体只有认真踏实、科学严谨地核实求证,甄别和摒弃虚假新闻、炒作新闻,才能把利用、伤害社会爱心的事件扼杀在报道前,传递正能量,为弱势群体真正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民生新闻工作者,常自嘲为"新闻民工",一来接近平时接触的主体人群:民工、普通市民、有难题需要解决的困难城市家庭或者更加广泛的农村大众;二来自身的工作状态跟民工很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