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吕鹏  葛孝 《国际新闻界》2023,(8):155-176
作为一类独特的网络主播群体,底层网络主播的走红及其陨落昭示着底层人民的数字生存逻辑和数字命运走向。本文以媒介生命史为研究方法,以MC天佑的媒介生命历程作为个案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底层网络主播如何通过短视频/直播进行数字劳动。面对底层网络主播“雷同”的媒介生命历程,本文认为主播们在数字劳动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和职业的双重生产,并生成了使主播们在各个平台上进行声名流动的媒介身份。当网络主播无法处理自我认同中的媒介自我身份带来的冲突时,“自我的悲剧”便使网络主播的媒介生命走向陨落;这种被动的“陨落”是治理的必然走向及结果。文章通过对底层网络主播的数字劳动及身份认同的分析,以及治理结果的呈现,强调平台的可供性可以作为文化多元空间内的治理落点,需要用双向思维的连续性连通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从而在善治的思维中探索中国的数字治理路径。一种协商式的治理方式将给予底层网络主播更大的生存空间,也会使其文化生产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发展导致村民的身份观念出现离散化,村民的乡土认同和身份认同逐渐消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祠堂作为重要的媒介域在村民群体身份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祠堂一方面通过符号媒介向村民传递着各式信息,勾起其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与此同时,在仪式化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能量将村民的情感连接,以获得群体身份认同;另一方面,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村民通过新媒体以虚拟在场的方式参与围绕乡村祠堂展开的仪式活动,在网络公共平台传递价值信仰和共享仪式意义,加固群体身份认同,促进群体有机团结。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虚拟社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使豆瓣小组这一虚拟社群开始进入研究视野,豆瓣小组虚拟社群在使用媒介时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也值得人们关注。基于此,本文从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视角出发,对豆瓣小组虚拟社群的研究缘起和文献综述、豆瓣小组的民族志以及豆瓣小组虚拟社群的文化景观和媒介实践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个体通过文化资本输出满足自我认同,在不断切换前后台的角色表演中建构自我观展,实现情感投射,在互动仪式链中形成高度的群体认同感,旨在剖析虚拟社群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的建构过程,为了解豆瓣小组虚拟社群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日益深化,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本文以抖音短视频为例,分析短视频社交平台的用户媒介依赖状况。研究发现,受众媒介依赖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众对媒介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双重沉浸,二是媒介依赖趋向人际依赖和群体依赖。从亚文化视角来看,媒介依赖的形成原因是亚文化群体在抖音短视频中形成了强烈的自我认同,并获得了自由表达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热播电视剧<潜伏>为研究对象,试图在如下几个层面解读<潜伏>热播的现象及机制:一、<潜伏>电视剧热播与网络社区迷群体之间的相互推动和促销作用;二、<潜伏>网络迷群体构建的二级文本;三、迷群体在新的传播语境下解读文本所呈现的符号转译机制.笔者认为,在新技术媒介环境下,网络迷群体对传统媒介文本诸如电视剧的传播与接受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和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扩散过程;新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介入原始文本的二级文本的再生产和再消费过程,在此过程中,展现了迷群体强大的符号转译能力,将特定语境中的文本符号经过意识形态祛除、语境接合、情感游戏等多种方式转化成现实语境更易接受的文化符号,从而促成文本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6.
在界定网络谣言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网络谣言自身、网民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三个方面具体探讨网络谣言扩散的动力,包括网络谣言价值的易逝性、建构话语权的渴望、安全的需要、群体认同的需要、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同时,并指出要通过瓦解网络谣言的价值性功能、培养网民群体的理性精神和社会知识以及避免大众传播媒介成为注意力的附庸来消解网络谣言扩散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3,(23)
数量庞大、处境尴尬的"蚁族"群体已然成为不得不引起关注的新弱势群体,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无所适从。网络媒体是"蚁族"群体身份认同的主要场域之一,在媒介的使用中,他们主要通过自我范畴化划定群体边界,在与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社会比较中使群体边界更为稳固,并通过内群之间的互动与依存形成更强的群体凝聚力,构建起"蚁族"的社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迷群受众是当前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受双方日趋平衡,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网络迷群群体在文化实践参与程度上有了极大提高。网络迷群以聚合和流动的个体诉求在新媒体构建的虚拟场域中参与聚集,运用互动与分享交流和传播信息,生产衍生文本和消费文化产品,并进行身份认同,进一步推动了网络迷群群体在大众文化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谭文若 《新闻界》2013,(23):8-10
数量庞大、处境尴尬的"蚁族"群体已然成为不得不引起关注的新弱势群体,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无所适从。网络媒体是"蚁族"群体身份认同的主要场域之一,在媒介的使用中,他们主要通过自我范畴化划定群体边界,在与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社会比较中使群体边界更为稳固,并通过内群之间的互动与依存形成更强的群体凝聚力,构建起"蚁族"的社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以流行语、表情包、热梗等为代表的网络迷因已渗透进各类社交场景,成为现代人日常交流中一种新型交流手段和话语表达方式,不断重构着互联网的数字文化景观。本文主要聚焦于网络迷因的生成机制与连接逻辑,探究网络迷因如何通过身份认同、社会互动、游戏狂欢、情感话语等方面充当数字化的社交工具,在虚拟空间中实现不同个体、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连接与互动,并进一步分析网络迷因火热传播背后潜存的表达能力退化、过度娱乐化等现实风险,为洞察数字时代的新型社交方式以及数字社会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受众视域中的网络恶搞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崛起,媒介样态的改变,为受众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恶搞文化,给受众摆脱传媒强势、确立自我认同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希望。本文援引文化研究学派的"抵制"概念分析了恶搞群体的身份建构策略,继而从观展/表演范式出发探讨了恶搞群体特殊的文化心理,最后以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理论为支撑点阐述了在恶搞文化中受众主体性所受的结构限制。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关键在于获得受众的认同,从而由主导价值观上升为主流价值观。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移动社交媒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重要渠道。但是,利用移动社交媒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诸如群体区隔不利于共识的形成、网络负面声音消解认同等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发展公共媒介、培养网民的"新闻素养"等手段是解决移动社交媒介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上述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袁珂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10-211
从日常生活的各类“迷”现象入手,浅析媒介对“迷”的形成影响,分析“媒介迷”的特征,探讨对“媒介迷”的正确引导,以及“迷文化”的升华作用.“媒介迷”是特殊的受众群体,该集合有着正负双重功能,善用“媒介迷”,是“迷文化”带给我们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为鉴,以钟汉良粉丝群体传播与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为例,考察分析仪式下粉丝文化认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粉丝作为一个个体,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粉丝作为一个群体,其传播仪式的意义,就是通过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凝聚人心加强集体内部团结,在建构粉丝文化中发掘更多正面健康积极的意义,从而获得外部世界更多接纳和认同.  相似文献   

15.
刘娜 《东南传播》2011,(5):60-62
网络论坛具有虚拟性、多元化、碎片化等特点,它打破了网民基于时—空对应关系的较为稳定的现实身份认同,解构了身份认同的自然、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机制等传统来源。在网络空间中,自我变得不确定、虚无、碎片化甚至消散。另一方面,网络作为大众媒介的一种新形态,本身可以成为文化身份认同的一种替代性来源。在此基础上,通过论坛自身的身份建构、论坛对网友的身份建构以及网友之间相互的身份建构,网络论坛为虚拟空间中的公民提供了身份建构的多重可能性与现实空间。通过在网络论坛中进行现实参与,公民建构起来的不仅是虚拟身份,更是现实的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
粉丝以同偶像除了认同偶像外表,还有偶像个性与人格特质,这些都可以化为粉丝自我成长的动力。在中国,粉丝跨越媒介平台寻找偶像,以网络发挥集体力量与主流媒介抗衡,改变着中国媒介环境中受众与媒介不平等的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17.
夏建华  邓红 《新闻战线》2015,(7):190-191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新媒体已经嵌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群体与媒介的接触大多通过网络,媒介互动尤其使用社交媒体的互动极为频繁,对媒介信息有更多的自主判断与思考。要提升大学生的媒介认同,就必须把握他们的社会心理需求,同时整合媒介资源并创新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24)
国家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心理机制,信息时代下互联网的流行为国家认同的构建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考。南海仲裁案等群体威胁性事件以互联网媒介为载体,传播了民族主义情感、强化了内群体偏好,有利于网络使用者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利用"蚁坊"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软件,以"南海仲裁案"为例,通过分析互联网上500逾万条舆情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主题聚类分析,从而获取到该事件的传播模式、事件中媒体和网民的主要观点以及关注人群等结果,对互联网媒介是否有利于国家认同的构建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9.
跨性别者(常称为变性人)是一个性别少数群体,因而在媒介上他们的声音也十分微弱,少有从传播学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本文以Facebook上一个公开的跨性别者群组为例,来探讨跨性别者在社交网络上如何进行自我表露,如何构建身份认同。结果表明,他们在网上会更大胆地进行自我表露,而跨性别者的网络社区对他们起到了支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喜好拟人化动物角色的亚文化群体,"兽迷"在微博中的头像以"兽"的动漫形象为主,其自我呈现具有微博控、二次元、远离时尚、专一性、个体化等特点。隐私、审美、家庭与亲属、意见领袖、年龄是影响兽迷微博自我呈现的五大因素。未来的兽迷群体将向成熟化演变,东方化和本土化特征愈发明显。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传播兽迷文化,需要正确区分"兽的世界"与现实世界,防止信息茧房,建立兽迷作品分级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