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了中山大学图书馆用户对图书期刊等类型、电子纸本等载体外文文献的需求,对专著、教材等类型外文图书的需求以及影响用户需求的因素.结果显示,用户主要利用外文期刊和外文图书,用户强烈需要电子载体的外文文献,用户的学科背景和身份对其需求存在显著影响.提出以图书和期刊为主,兼顾其他类型的资源;以电子资源为主,纸本资源为辅;以专著为主,同时注重教材和工具书收藏的外文文献馆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湘潭大学图书馆近十年的外文文献资源数据为研究对象,文章分析了图书馆馆藏实体资源中,外文图书期刊资源的现状。浅述引进版外文图书期刊资源和原创图书期刊资源两种资源的含义。并从图书期刊资源的出版、图书期刊资源与其他产品的比较、图书期刊资源自身的功能,这三个角度论述原创图书期刊资源和外文图书期刊资源无论是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还是图书馆的实体资源收藏中都应并重。  相似文献   

3.
外文信息资源对科研创新活动支撑作用明显,是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实地调研重点研究了我国图书情报机构的印本期刊采购政策以及数字信息资源(商业数据库、自建资源、开放获取资源)建设现状,结果表明外文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比重正在逐渐加大。结合外部信息环境变化,文章认为我国当前外文信息资源建设存在采集方式单一、加工深度不够等问题,并指出在用户需求和国家战略保障双重使命下,我国的外文信息资源建设应合理处理印本与数字信息资源关系,通过建立协同保障机制和全国资源发现系统,促进外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4.
对天津医科大学科研人员2010-2014年发表的肿瘤学论文以及引文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发现该学科教师的文献需求以英文期刊为主。从馆藏保障率来看,本馆对肿瘤学期刊文献的保障主要依靠电子期刊;图书,尤其是外文图书的保障率偏低。对此,图书馆要从重点保障高被引文献资源、实行"学科馆员"协同服务、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利用联盟共建共享资源等方面入手,提高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读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外文印本期刊资源建设情况的调查和总结,揭示NSTL外文印本期刊保障现状以及其学科、出版机构、出版国、出版语言等维度的布局特点。同时,从用户需求、出版市场、高被引期刊等角度对期刊保障率进行了评价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NSTL外文印本期刊具有较高的保障率,尤其是对高被引期刊实现了较全面的保障。最后,提出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外文印本期刊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信息资源严重匮乏亟待解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信息资源严重匮乏亟待解决罗宇,马玉良,王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我国文献资源发展的现状1.国外文献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作为重要信息资源,已被科研、教学以及各公共图书馆所重视。以外文期刊为例,我国信息资源的采集分三个发...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资源建设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针对当前形势对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资源建设的影响,从制定馆藏发展目标,重视印刷型外文期刊的存储,加强外文期刊协调与集中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环境多方面获取外文期刊文献信息,积极开展国际期刊交换工作等方面提出加强高校图书馆馆藏外文期刊资源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新技术条件下高校外文期刊开发利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文期刊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文献资源的现状,论述了新技术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发和利用外文期刊文献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西部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中西部地区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普遍存在着“三多三少”:一是老化的多,新颖的少,科技文献资源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版的,失去创新价值;二是残缺的多,完整的少,如某省20世纪80年代年收藏外文期刊3000多种,近年收藏外文期刊仅300多种〔1〕;三是中文文献较多,外文文献奇缺。据2002年我国主要高校图书馆进口报刊预订数统计,中西部地区订购原版外文期刊4666种,仅占全国高校外文期刊订购数(27774种)的16.80%〔2〕。又据全国文献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西北地区中文文献的满足率比华北、华东地区低6~7个百分点;西南地区外文文献满足率比…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期刊信息资源在高校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期刊资源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外文期刊数据库和特色期刊文献资源建设、个性化服务、资源共享以及图书馆员管理服务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期刊信息资源综合开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宝花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0):38-40,73
论述以期刊编辑出版为基础,期刊管理为中介,期刊利用为目的的期刊生产者、管理者、利用者整体联系、相互扶持的期刊信息资源综合开发战略,探讨网络环境下期刊信息资源建设中应把握好的几种关系和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网络环境下期刊资源的特点出发,论述了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开放信息环境下,开放科技信息资源已成为学术交流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现代科学生产要素。选取国外科技领域开放期刊、开放图书、开放会议资源、开放学位论文、开放科学数据等五类信息资源,论述近年来开放科技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及建设特点。基于此,探讨国家层面对开放资源统一管理、开放资源协同长期保存机制构建、多元开放平台内容衔接关联的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信息资源的经济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信息资源化的原因,认为信息资源的经济特性体现在其稀缺性、成本结构、自然垄断性、体验性消费、公共产品特性、柠檬市场效应以及外部效应等方面;指出信息资源的经济特性,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配置模式成为一种公平而有效的资源配置模式;而信息商品市场机制由于垄断性、柠檬市场效应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和非公平;认为研究信息资源的经济特性,将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信息资源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分析信息资源化的原因,认为信息资源的经济特性体现在其稀缺性、成本结构、自然垄断性、体验性消费、公共产品特性、柠檬市场效应以及外部效应等方面;指出信息资源的经济特性,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配置模式成为一种公平而有效的资源配置模式;而信息商品市场机制由于垄断性、柠檬市场效应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和非公平;认为研究信息资源的经济特性,将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信息资源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6.
贺德方 《情报学报》2007,26(3):435-441
文章通过对我国学位论文资源管理现状和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构建国家学位论文资源共享体系的目标、原则和步骤。从组织体制、信任机制、利益机制、服务方式和采集渠道等5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国家学位论文资源共享体系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科建设与图书馆期刊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高校的学科建设,对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如何合理配置和整合进行论述,指出图书馆应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开发整合期刊信息资源和建设重点学科文献数据库,大力开展期刊资源的信息服务,以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资源的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今后深入开展期刊信息资源整合机制方面的研究,本文从数据的收集、数据的规范和整合两方面探讨创建一个以期刊为纽带的链接数据库的方法、途径和实施步骤,并对此链接数据库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基于OPAC的开放式中文图书资源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图书馆OPAC的检索缺少中文图书的相关网络资源链接点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基于OPAC的开放式中文图书资源库的平台,并提供相应的API接口,方便各图书馆OPAC系统与相关中文图书信息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是仔细斟酌之后实现的多年之愿,更名可以给学科带来一系列优势。但毋庸置疑的是,更名不能改变本学科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因此更名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学科改革,正本清源。[方法/过程]在介绍一级学科更名的背景及借鉴国外高校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经验的必要性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四所国外世界TOP高校的硕士学位培养特点,同时深入学习该领域排名世界第一的英国谢菲尔德信息学院在硕士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特色,为更名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参考。[结果/结论]基于国外经验,认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如下建议:第一,找准学科定位,明确学科目标,形成学科特色;第二,丰富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夯实研究生教育;第三,培育满足信息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勇担时代大任;第四,与相关行业或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学科创新;第五,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教育认证标准;第六,加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英文期刊建设。通过6点针对性的建议,为学科未来的改革指明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