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在当代全球化狂飙突进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y)正在成为一个问题.全球化带来了民族一国家内部阶层的高度分化,加之市场经济带来的"消费文化"在市民生活中萌生、扩张,淡化了心灵交流的价值,产生的社会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在拉近而心理距离在变远,社会对原有意义系统的认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核心价值体系逐渐成为被对话的一方,"我是谁"、"我属于哪个群体"的认同问题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不确定"——这个热词,随着2008年的到来频频出现在我们的媒体上。这个名词背后,是一连串的变幻莫测: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何时见底?粮食、石油、铁矿石的价格如何变化?人民币汇率就这样一直涨上去吗?央行还会不会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汶川大地震和南方雨雪冰冻带来的损失有多大?……  相似文献   

3.
一提起记者,过去我们总是把他们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冕之王"、"正义"、"公正"等词汇联系起来.但近几年,这些词汇却变成了"红包"、"假新闻"、"狗仔队".记者的光辉形象似乎正在失去其光鲜的色彩,甚至出现了"新闻民工"、"防火、防盗、防记者"等一些说法.当下我国记者的社会形象是否正面临着一场危机?如果是,导致这一危机的原因又有哪些?如何应对?这是我们必须直面并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传统乌托邦基础而提出的"E-托邦"概念,契合了"E-时代"的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数字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E-托邦"具有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媒介多元化、传播效果显著化等传播特征,其隐蔽性、匿名性,一方面促进了个体认同、集体认同和民族认同的产生,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危机,引发了群体极化、民族、民粹主义现象。以人为本,发挥政府和媒介的作用,为"E-托邦"注入更多沟通与交流的元素,能够打破"E-托邦"现有困境,有效缓解认同危机,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31日凌晨1时59分,"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辞世,噩耗传来令我无限伤感和惋惜。伤感的是: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惋惜的是:曾相约撰写《周汝昌评传》的意愿未在他生前完成,留下一份沉重的愧疚。我与周先生的交谊虽不太长,但彼此都很认同,因此感触良多。大概是缘分吧,1998年我任档案天地杂志社社长时,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曹雪芹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好友王畅的提携下,被邀请出席了11月  相似文献   

6.
要克服传播研究的身份认同危机和范式之争,首先要明确究竟什么是"传播"。无论将传播视为传递信息、建构意义还是达成共识,都未能脱离认识论的主客二分法范畴。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理解传播意涵的新视野:传播即对话,存在于"我——你"关系中,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面对学科日益"内卷化"的倾向,也许新的传播意涵能够给学科建设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你最害怕什么?如果你在一年以前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绝对和现在不一样。那个时候,我会跟你说,我最怕没有钱花、没有事做、没有人爱,我怕老、怕穷、怕丑、怕失去朋友、怕不遭人待见;当然这些事情依然是我今天所担心的,但已不是我的最怕,我最怕的是失去健康。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报道中,能以"重大"相称的,就是重大主题、重大事件和重大典型.如何认定重大主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经济交融、文化交流日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利益主张日益多元化,对重大主题的认同,区别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广电总局出招,限娱限广告,力图挽救电视媒体目前这种狂热的运作。其实此举也是在挽救国人的精神食粮。媒体传播的意义在哪里?媒体面向谁传播?我想在讲"限"之前,先探讨一下这个话题。无论哪个媒体,只要做的内容没人看,离开了观众、读者、网民的支持,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现今,我国的大部分媒体还是属于党和政府的喉舌  相似文献   

10.
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出口依赖度很高的浙江制造业.正在准备"过冬"的浙商,如何攻坚克难、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
王晓璐 《出版广角》2015,(9):123-124
对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来说,任何现代化改造都可以被视为一种"入侵",这种"入侵"带来的不仅是血腥的战争、动荡的生活,还有文化上的毁灭—弱势族群总会因物质上的落后逐渐丢失精神信仰,趋向于先进族群的价值观,而弱势族群一旦淡化或失去了对本民族的精神认同,那么距离被毁灭也就不远了.本文以奈保尔的《河湾》为例,探讨了一段在特殊时期里非洲民族的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12.
楼下的邻居新近养了条狗,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因为我没见过,只是听过——每次有人从他家门口路过,那狗都要在门里声嘶力竭地狂吠,有时还能听到挠门的声音,看那架式一定是想冲出来把这些过客痛咬一顿.邻居们经历过共同遭遇后得出结论:这狗没教养,不是条好狗. 我也认同这一结论.但认同之后突然想起:在这个城市里,我们有多久没有听到真正的狗叫了?  相似文献   

13.
"窃听丑闻"让默多克新闻帝国在道德上一败涂地.不过,面对全球媒体和公众的口诛笔伐,新闻集团商业运作总体上依然稳健,经营模式并未垮塌,一些批评家预期的"轰然倒地"或"像多米诺骨牌般倒下"并未出现.这个有着严重道德缺陷的传媒帝国为何遭重击而未倒塌?默多克是如何维持集团内外部稳定的?窃听危机之后,新闻集团又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4.
所谓出版社"同人文化",指的是出版社员工总体人格的体现,是对职业道德个性化的认同,对职业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的总体认同趋向.人是企业的核心,企业文化需要企业每一位员工的认同,"同人文化"建设是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邱超奕 《新闻知识》2013,(5):26-27,59
传媒的社会责任论是新闻自由委员会针对二战后美国新闻界的道德堕落导致的种种新闻伦理问题提出的传媒理论。由于自由至上主义理论并没有带来一个真理至上的新闻界,公众开始对传媒巨头垄断下的传媒失去信心。为了维护自身形象、防止政府介入,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时过境迁,在当今这个颠覆了无数经典传播理论的"网络新媒体"时代,社会责任论又该何去何从呢?是像以往批判者断言的"社会责任论已死",还是应该高呼社会责任论获得了重生呢?  相似文献   

16.
董凝 《今传媒》2014,(5):23-24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让各国文化发展呈现出交错的状态。作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海外华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身处文化交融的最深处,他们面临怎样的文化认同危机?又是什么导致了文化认同危机的出现?以及如何构建、构建一个怎样的文化认同体系,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档案工作者在"职业高原"期产生职业认同危机的现象和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学习认识和能力,增强职业危机感、职业认同感、职业效能感等改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最高明的营销是一种"润物细无声"不像营销的营销,它能使受众在轻松的参与互动中主动获取产品信息,迅速认知、认同后还能很快转化为购买力。美誉度高的品牌活动就是实现置入式营销的最好载体。这些活动一般都带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所以活动营销能给受众"我参与我在场""与我有关"的心  相似文献   

19.
在山雨欲来的报业"危机论","拐点论","调整论"中,中国报业忽然找到了一把金钥匙--上市!一时之间,"上市"、"资本运作"成了报业集团老总经常挂在嘴边的时髦词汇,并且被列为报业发展规划之头等大事.据悉,目前排队等待主管部门批准其上市申请的国内新闻出版企业已经有10多家.更有甚者,西部某省一再要求辖区内媒体上市,原因是该省的文化产业中目前还没有上市的公司.可是,在这一波"上市热"中,需要冷静地问这样一些问题:报业为什么要上市?中国的报业集团是否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上市之后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林上军 《中国记者》2012,(3):109-110
作为"三农"报道的重要组成,关于渔业、渔村、渔民的报道似有淡化、弱化的迹象。这不仅仅表现在"三渔"报道数量少,篇幅小,除涉及渔业生产或渔场环境的重大灾害危机之外,一般"三渔"报道上不了重要版面、时段、位置,有分量的报道难登"大雅之堂"。是何原因?怎样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