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时政新闻是关乎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在处理国家相关事务的时事政治新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了解政治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时政新闻报道都是较为传统的方式,语言单一、缺少亲和力,导致群众对时政新闻失去兴趣,而关注娱乐、科技、旅游等新闻报道。本文分析了时政新闻缺乏亲和力的原因,并通过剖析这些症结对提高时政新闻的亲和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时政报道是党报、党刊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也是党报、党刊增强权威性、指导性和公信力的主打“产品”。然而,时政新闻多属于硬性新闻,时政报道的约束相对较多,难以创新,其老套陈旧的表现手法,枯燥乏味的新闻语言,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削弱了时政报道自有的影响力,一直为许多受众所诟病。  相似文献   

3.
韩强 《新闻世界》2010,(5):47-48
时政新闻在媒体的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时政新闻报道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缺乏亲和力,导致百姓不愿意看,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在介绍了时政新闻缺少亲和力的现状后,重点从报道思维、报道角度、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语言等五个环节来论述如何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4.
时政新闻一般是指与时事、政治方面相关的新闻,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规范性、程序性。因而,时政新闻的报道往往格式化、概念化、官腔化,被人们认为是政府的喉舌。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电视媒体都在做针对时政新闻报道相关的改革,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的电视台都在进行改革,但效果都让人很不满意。本文通过分析时政新闻报道缺乏亲和力的原因,阐述如何有效地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时政新闻普遍存在着千篇一律、刻板保守等现象,笔者结合当前时政新闻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种报道会产生的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时政新闻生活化的办法和策略.以便让时政新闻更加具备亲和力和大众化,更好地服务受众。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是以党政及其领导人公务活动为报道对象的新闻,民生新闻是以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现实为报道题材的新闻。相比之下.民生新闻更接近社会公众.更为社会公众所关注。正因如此.如何解读时政新闻.搞活时政新闻报道,提高时政新闻的有效传播,从而增强时政新闻的公信力与亲和力问题,就摆到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媒体竞争日益加剧,不少广播电台主频道的收听率呈逐年下滑趋势.探其根源,作为主体的时政新闻可听性及亲和力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增强时政新闻的可听性及亲和力,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是电台讲究宣传艺术应当做好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众明白才是真。"党刊要把党的科学理论、大政方针、权威信息传递到广大干部群众,就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升党刊影响力。增强新闻性,用新闻专业做好时政宣传增强新闻性,就是要按新闻规律办事,做到"新闻立刊"。以工作会议报道为例,遵循新闻规律、增强新闻性,就要着眼于会议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找  相似文献   

9.
赵勇 《青年记者》2008,(6):70-7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媒体竞争日益加剧,不少广播电台主频道的收听率呈逐年下滑趋势。探其根源,作为主体的时政新闻可听性及亲和力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增强时政新闻的可听性及亲和力,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是电台讲究宣传艺术应当做好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时政新闻报道难是困扰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老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大多是写领导新闻,社会新闻是写百姓的,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果时政记者换个思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巧用社会记者的视角采写时政新闻,做到报道领导活动“平民化”、挖掘新闻线索“社会化”、采写重大题材“故事化”,是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三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崛起,媒介传播理念、形式以及关注点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这对于地市级晚报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增强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吸引力,如何善于挖掘新闻的"热点",让更多的读者乐于接受?笔者以颍州晚报为例,浅析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只有在内容上不断贴近读者,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在报道视角上更加平民化,时政新闻报道才能越来越具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时政新闻节目报道存在的误区问题,探讨了科学的新闻报道策略与传播途径。对优化时政新闻播报质量,丰富新闻传播形式,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亲和力与影响力,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各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权威发布时事新闻、真实纪录百姓生活,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但是,当下各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主打栏目也普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即宣教意味浓、新闻来源窄、新闻素材少、新闻性不强、贴近性和亲和力不够,节目质量不尽如人意,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创新应及早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是对各级党政领导的政务活动以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重大事件的报道。可以说,时政新闻更多的是发挥媒体的喉舌功能,承载了大量的政务信息,反映了各级党政对重大问题的方针、政策,集时效性、重要性于一身。正是因为题材重大、政策性强,时政新闻往往给人以板着面孔说教、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等印象。因而一直以来,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到地方各级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栏目,都在不断改革、创新,力求提高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和亲和力,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时政新闻,作为各级党媒用来宣传党的时政方针或政策的重要传播渠道,一直以其官媒性和权威性受到大众的关注,而在新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只有适当转换角度和思维方式,放下身段、放低姿态,以更加接近群众的贴合性、更加接地气的亲和力、更加走心的服务性,服务大众,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新闻舆论作用,才能主动承担起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纽带作用,对此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时政新闻的表达方式,充分运用时政新闻民生化表达方式,切实地传播更加符合社会大众所需的重要新闻信息,确保时政新闻传递的准确性与生动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6.
魏兰 《新闻窗》2009,(3):110-111
在媒体充分发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中国,时政类报道已成为媒体市场竞争中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对党刊而言,做好时政类报道,既是责任使然,又有一定的先天优势。然而,党刊的这一传统优势如今正面临市场化媒体的激烈挑战。因此,如何巩固和加强党刊在时政类报道上的优势?已成为党刊工作者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季耀华 《视听界》2009,(2):101-101
电视时政新闻因其重要性和敏感性,一般要按照严格审定岳的通稿来报道.语言风格往往比较书面化、文件化.给人千篇一律、套话较多的感觉。近年来,不少电视时政新闻开始采用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的语言来表达,语言风格日趋平民化,大大增强了报道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时政新闻发生主体应该是时事政治的中心事件、人物以及这个新闻事件作用波及到的人群的连锁反应。以往,人们常常都在探究怎样把时政新闻本身报道得更精彩。而随着执政为民理念和民生意识的提升,新闻报道.尤其是时政新闻的报道的民生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地方的时政新闻如何表现民生意识?在近年的新闻实践中笔者初步探寻认为采访时政新闻要重视与表现民生态——即民众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刘征 《视听界》2007,(2):53-54
空洞、枯燥、乏味、呆板、单调,往往是老百姓数落时政新闻常用的字眼。在很多老百姓看来,这样的时政新闻是给领导看的而不是给老百姓看的,因为不“实在”。同样在许多时政新闻记者的眼里,自己俨然成了“御用记者”,只要服务好领导,群众满不满意无所谓。其实,时政新闻最实在,因为如今时政与百姓的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怎样才能把时政新闻做成“实在新闻”?  相似文献   

20.
《半月谈》作为时政类党刊,无论在发行量还是在影响力上都堪称当代党刊的典范。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半月谈》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党刊发展寻求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