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媒介素养考察农民与媒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当前国内的媒介素养研究的文献梳理基础上,文章认为,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公民的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理应涵盖各种人群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受众。提出以媒介素齐作为考察农民与传媒关系的一种视角,考察农民与媒体之间的真正的关系状态,以使农村受众更好地使用大众传媒、参与传播活动,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文章还从“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对媒体信息的接收、理解与评价”和“对大众传媒的使用与传播活动的参与”等三个方面计论了用以考察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宁莉 《新闻爱好者》2007,(12):12-13
在社会信息化和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背景下,大众传媒日益成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传媒对受众的覆盖和影响越来越大,媒介素养教育正逐渐引起新闻传播学领域更多的关注。在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农村现代传媒不正常弱化的背景下,对农民推行媒介素养教育,使其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参与传播活动,对于促进其自身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少在短时间内仍会是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但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信息待遇,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的漠视,广大农民在媒介内容中的缺失,这种关系的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媒体对农民的忽视;农民对媒体的漠视。大众传媒与广大农村受众之间的关系的疏远也成了不争的事实。而这种尴尬的局面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大众传媒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电视是大众传媒中最适合农村实际,最贴近农民生活,也是最有可能影响、改变、提高农民素质的媒体。调查研究表明电视是全国各地农民接触最多的“第一媒体”,因此电视媒体是唯一能够进行城乡比肩的大众媒介,但形式上的“平等”(主要指受众媒介接触层面而言)并不能掩盖传播效果实质的差异。由于城乡电视媒体发展的极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电视传媒事业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农民媒介素养的内涵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的李苓教授指出,由于农村受众的社会处境和观念的特殊性,以及农村面临的现代化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实的角度来考察其媒介素养内涵。农村受众的媒介接触与使用情况是考察农民媒介素养的基础,这其中包括当地媒介的覆盖状况、家庭媒介拥有情况和媒介接触的动机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传媒市场化经营的逐步推进,媒体开始由纯粹的意识形态媒介向产业化的大众媒介转化。由于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量”的指标,直接对应着媒体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能力,这使得受众的注意力开始作为一种“资源”,进入媒体关注的视域。为了适应转向市场的时代潮流,大众传媒从调适传受关系入手,对传播方式、传播手段、传播内容、传播取向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7.
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张开 《现代传播》2003,(1):116-118
媒体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时代 ,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以培养人的素质为核心 ,即 :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 ,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媒体素养教育是当前在欧美各国得到重视的一场教育运动 ,同时也引起亚洲、非洲一些国家的传播学者和教育学者的关注。它是一门融合传播学、新闻学、教育学、美学等学科理论的新学科。对媒体素养教育的研究 ,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全民素质的提高。本文从历史的纵向和发展的横向对媒体素养教育进行分析和介绍 ,并切合我国国情和现状 ,对该学科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8.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包括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和使用大众传媒三部分。概括地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关于掌握传媒知识、获取传媒技能、提升传媒素养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9.
报业竞争“城市化”与农村市场“荒漠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新闻前哨》2006,(5):16-17
大众传媒应该面向全体人民,全方位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但是,在现代中国,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颇为尴尬。这种尴尬主要表现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等的信息待遇。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漠视,广大农民在媒介内容中缺失。这就是中国传播界经常议论的话题:报业竞争“城市化”与农村市场“荒漠化”。  相似文献   

10.
受众媒介素养提升中的媒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媒体的发展,作为传播主体,应该在受众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从建立健全媒介信息传播的问责制度、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引导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增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媒介接受者对媒体的本质属性、传播技巧、制作手段产生相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以正确地理解和评估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海湾战争后,美军在修改的《作战纲要》中写道:“媒体传播的力量能够对战略方向及军事行动的范围,造成戏剧性的影响。”在信息的实时报道与战场的透明化传播中,大众传媒作为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特殊作战平台与作战手段,发挥…  相似文献   

12.
武典 《今传媒》2016,(1):38-40
大数据时代,海量、碎片化的信息加大了受众信息判断和选择的难度,商业化、市场化的利益驱使,导致虚假、低俗新闻泛滥,这对媒体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受众获取信息的"把关人",媒体从业者的媒介素养问题值得重视.本文将对我国媒体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网络传播环境对媒体工作者媒介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并就此提出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以期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媒介资源的配置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状况,绝大部分媒介资源和受众市场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而人口占全国绝对多数,居住区域极其辽阔的农村地区,媒介资源却十分有限。农民周围缺少媒介,缺少接近媒介的机会,也缺少表达自己思想和观念的话语空间。农民与媒体的关系基本上是“疏离”的。媒体与农民的“物理距离”和“社会落差”都很明显。  相似文献   

14.
赵吉会 《新闻传播》2023,(15):94-96
随着移动网络的基础设施遍布五线城市,网络用户群体愈发壮大,网络媒体便成了市场上的新风口,甚至推动了传播业态的变化,突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也改变了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垄断地位。过去,信息传播被少数的专业媒体机构所把控,逐渐形成了垄断,而现在,网络媒介赋予了任何人自由表达的权利。与此同时,信息生产量正在翻倍上涨,真假参半的海量内容让受众逐渐迷失了方向,易于被网络水军“带节奏”,从而引发群体极化等现象。报刊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一大代表,需坚守媒介伦理,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让受众理性、客观地获取信息。笔者就媒介素养的问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本文将盘点当下媒介素养所遇到的问题,再立足于报刊编辑的角色,理清楚媒体融合对报刊传播的助力,从而提出受众媒介素养提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媒介素养——青年军人必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年军人的媒介素养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的能力,强化军队“软实力”,打造~支适应新时期战略任务的现代化军队。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与媒介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媒介的传播范式及其受众意识的偏离极易引发对媒介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不同群体问的信息资源不平等。媒体往往主要对准城市中具有高消费能力的受众,而忽视广大的农村受众。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受众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农民媒介素养教育来改善农村受众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媒与社会民主化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进程, 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的社会民主化进程加速; 同时, 中国大众传媒也开始具有一定的公共领域的功能。本文运用“媒介使用与依赖理论”, 分析中国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与其对公共事务的知晓和社会政治参与价值观之间的关联, 考察中国大众传媒在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功能; 并且希望能为丰富相关的媒介效果理论, 以及为探讨社会民主化、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8.
全国组建了60多个试点集团 “传媒”系“大众传媒”的简称,即“大众传播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体”。同一种符号可以用不同的媒介来传播。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都是大量复制、面向广大受众的传播媒介,属于大众传媒。其中以新闻和时事评论为重要内容的就属于新闻传媒。  相似文献   

19.
张曼玲 《新闻界》2008,(6):57-59
本文从涉农电视媒体和农村电视受众的角度出发,针对“京郊五区农村电视受众媒介参与方式与信息反馈状况”和“涉农电视媒体对农村受众需求和反馈信息的收集状况”两大主题分别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初步探索建立农村电视受众反馈机制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式,以期能够对我国涉农电视媒介的信息传播提供些许参考,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农村信息传播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范敏 《新闻与写作》2004,(11):24-25,35
“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传播学中的一种受众行为理论,旨在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接触条件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样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40至70年代的美国,一些传播学者通过对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和印刷媒介读者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分析,认为受众接触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