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2011年7月23日晚,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导致两节车厢脱轨坠落桥下.事故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我国媒体反应迅速,跟踪新闻动态,探寻事故原因,揭露不良行为,受到群众好评.  相似文献   

2.
7月23日晚,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站之间,北京南站至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至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举世震惊。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23日,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于温甬线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社会反响非常强烈。《华商报》从事故发生之日起到7月30日,连续7天对该事件进行了多角度报道、多层面分析和深度延展,体现了该报对重大公共事件的高度关怀及社会责任感。本文试从公民社会这一角度分析,对《华商报》"7.23"动车事故的系列评论进行新解读,探讨其通过评论如何促进公民社会的建构,及在建构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7月23日晚上,一个普通的周六晚上.此时,很多人正在享受着闲适的周末时光.晚上8时30分,这份闲暇被一声巨响打断.甬台温铁路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地点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双屿下岙路段,有6节车厢脱轨.险情就是命令!《温州日报》作为事故发生地的地方党报,包括报社领导、编辑记者和照排印务在内的全体采编人员在第一时间紧急行动起来,以抢险的精神与速度,全面投入到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报道中来.  相似文献   

5.
7月23日20时38分,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之间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这次特大交通事故共造成4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可以说这是我国自高铁通车以来发生的第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温州当地群众在第一时间纷纷  相似文献   

6.
李鸿建 《声屏世界》2011,(12):15-16
2011年7月23日20时38分.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在温州境内发生追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0时47分,网友“羊圈圈羊”从翻转坠地的车厢内发出一条微博:“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这条微博被迅速转发,引爆了一场可以说在中国史无前例的以网络为主阵地的新媒体现场直播活动。  相似文献   

7.
"省钱又方便""现在有了动车组列车真方便,我早晨8点24分从合肥站上的车,仅59分钟就到南京了。"近日,合肥的刘先生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和侄子乘坐合肥开往上海方向的D477次列车到南京旅游,他打算带他们到商业街转转,下午到中山陵玩玩,再乘17点30分的南京开往合肥的D496次列车返回合肥,"这样18点半我们就可以到家,还省了住宿费,省钱又方便"。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胶济铁路4·28事故的原因是T195次列车超速行驶。而这背后其实有更为复杂的原因和背景4月28日凌晨,山东胶济铁路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中午济南铁路局局长、书记即被免职,并对外发布。在随后几天内新华社透露的事故调查初步结论,认定这是一起人为责任事故。至5月3日,济南铁路局的路局运输处、调度所和淄博车务段5名有直接关系的干部被追究责任。据新华社报道,这次事故原因为T195次列车超速行驶,当时速度为131公  相似文献   

9.
《中国记者》2012,(10):45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媒体中心在2012年第9期《新闻与写作》刊发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奥运报道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媒体角色分工明确,奥运信息随时可见、无处不在。二是报道形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及倾向性特点。三是自媒体成奥运报道最大亮点。四是创新技术应用助力奥运报道。五是视频报道更受互联网推崇。六是移动媒体成为获取奥运信息最便捷渠道之一。在对中国媒体奥运报道进行的分析与研究中,《报告》发现:第一,电视媒体占据奥运报道绝对优势地位。这表现在:高覆盖保证高收视;3D技术成电视转播最大亮点;专题节目为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0.
2011年7月23日晚,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追尾,几十条鲜活的生命被夺走,200多人受伤.获悉这一重大消息,中国图片总汇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向当地签约摄影师组稿、监控微博并通联稿件、与新华社浙江分社即时在线联系等多种应急组稿机制同时运转.22时19分,总汇签约摄影师、浙江温州市消防支队宣传干事余根铃拍摄的手机图片《D301次动车在浙江脱轨》经由新华社卫星线路发送,画面中掉落的D301次第四节车厢宛如一个硕大的惊叹号,警示世人:安全无小事,生命最宝贵!该图片即刻间被各大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密集转载、广泛刊登,截至26日累计采用达381家次,头版采用52家次.  相似文献   

11.
传媒书架     
《新闻世界》2010,(5):202-202
《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 (美)布鲁斯·D·伊图尔 (美)道格拉斯·A·安德森 著 贾陆依 华建昌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定价:59.80元 《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全面反映了美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探索水平,是我们借鉴和学习西方新闻的优秀书籍。该书为第六版,延续了前五版强调真实记者和真实报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自从90年代以来,媒体对民工潮的报道越来越多。民工问题早已成为没有新意的选题。做为工人日报来说,对于民工问题如何寻找恰当的时机,找到新的报道角度,“春运”正是采访的一个好新闻由头。于是在2002年2月6日,我登上了从北京开往广州的 L317次临时旅客列车。亲历这些远离故土,寻求希望的“特殊群体”。在L317次列车上,我遇到了李新志、张大力、叶广川等民工并与他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通过他们的讲述,通过在列车上的见闻,我试图展现这个阶层的“生活原生态”。  相似文献   

13.
《东南传播》2022,(3):F0003-F0003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与网龙公司合作推出的《两会“元宇宙”访谈》,聚合了XR、Al、3D、动作捕捉、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开创了沉浸式直播与媒体访谈在重大主题性报道中的创新应用。新颖有趣的形式与内容“吸睛”度满满,成为融媒体向智媒体转型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翻阅报纸,发现不少新闻在准确地运用新闻语言、如实报道客观事物方面,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是以偏概全.驻军某部向获得大中专文凭的46名士兵发放了奖学金。报纸在宣传这件事的时候,做了《驻军某部向士兵发放奖学金》的新闻标题,乍看给人以某部士兵都拿了奖学金的模糊概念。160次列车软卧车厢安装了空调设备,报纸宣传时强调的是“160次列车首次安装空调设备”,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全列车都安装了空调设备。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D301次和D3115次动车发生追尾,造成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初步调查表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暴露出诸多问题,这是一起不该发生、且可以避免和防范的责任事故。面对这次事故,媒体及时报道事件进展,大胆质疑事故处理,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D301次和D3115次动车发生追尾,造成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初步调查表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暴露出诸多问题,这是一起不该发生、且可以避免和防范的责任事故。面对这次事故,媒体及时报道事件进展,大胆质疑事故处理,充分表达批评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梳理研究全国两会报道,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报道创新探索国际传播的新路径。【方法】文章以2023年新华社英文客户端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介绍专题、时间线、裸眼3D海报、动画短片等国际传播实践,提出对主流媒体使用英文客户端进行国际传播的建议。【结果】研究发现新华社英文客户端通过议题设置、话语创新,优化叙事表达,回应海外关切,推出精品力作,生动阐释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和中国成就。【结论】中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需坚持守正创新、用心用情,才能在重大时政主题“新闻大战”中领跑。  相似文献   

18.
提灾难发生后,地方媒体通常会派特派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进行报道。在当前的媒体格局中,地方媒体的灾难报道如何作为,与国家级媒体、社交媒体等多种信源如何形成差异化报道,即如何让特派记者的稿件“特”起来?本文以大连地区两家报纸--《大连晚报》和《半岛晨报》的雅安地震报道为例,分析此次灾难报道中这两家媒体特派记者的采访理念和报道特点,探讨地方媒体参与重大灾难报道的规律,以促进、提升地方媒体整体报道水平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重大主题报道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具有社会动员和主动协同的功能,可以提高宣传影响力和助力社会治理。融媒体时代下,重大主题报道有必要加强媒体联动,充分发挥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优势,使重大主题报道“更鲜、更活”。本文主要介绍重大主题报道和融媒体时代下媒体联动报道的必要性,并结合国内新闻报道实践提出重大主题报道中媒体联动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前从新闻节目的整体表现形式上来说,最受观众欢迎的当数DV类节目。这类节目因其现场感强,反应迅速,能及时报道百姓身边发生的故事。表现手法带有强烈的原生态特质等特点,深受媒体和观众的喜爱,并有迅速扩展之势。如河南电视台的《DV观察》、《D一线》、《都市报道扩大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