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学报不要妄自菲薄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赵大良 《编辑学报》2002,14(6):404-404
在这改革的年代,高校学报当然需要改革.我办过高校学报,现在负责期刊(包括高校学报、专业期刊、科普期刊等)的管理工作,也在工作中探索高校学报的办刊和办刊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办刊模式改革问题一直是期刊管理部门和高校学报界探索的热点,也是期刊改革实践实现突破的难点.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学报办刊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学报服务智库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国家期刊管理部门应引导高校学报调整期刊布局,高校学报也应主动突破僵化的办刊模式,依托国家、地方和大学逐步建立起的高水平智库,服务智库建设;建议除少数高水平理论刊物外,大多数高校学报可以将办刊方向和选题由浅层次向前瞻性、战略性,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由学科研究向问题研究,由专业热点到社会热点等调整,使高校学报形成突出的内容特色,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为我国高水平智库建设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加强高校学报质量控制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如何发展和创新是学报编辑人员执著探索的问题,许多编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设想.例如,改革办刊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瞄准国际市场,走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发展期刊联盟,走集群化发展的道路等等.[1]这些想法和措施对我们办好高校学报,提高学报出版质量,探索高校学报的办刊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办刊模式的利与弊及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和群 《编辑学报》2002,14(6):432-433
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有利亦有弊:利在于它能全面反映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弊是读者对象不明确,一些相对优势的学科得不到凸显,学术特色不突出.改革现行的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综合版办刊模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联合办刊、专业化是必由之路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根本改革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似乎高校学报已到了不从根本上废弃现有的办刊模式就无法生存的地步。面在研究者们所设计的方案中,又几乎众口一词地要求高校学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走联合办刊之路。“实现这一改革,将是学报走出困境,蓬勃发展,屹立于世界优秀期刊之林的必由之路。”^①改革高校学报是势所必然,各家学报在近年来都不同程度地对传统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以问题为中心”的高校综合性学报办刊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问题为中心”是学术期刊强烈关注的话题,是一种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使“问题”贯穿于办刊的全过程,强化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新的办刊模式.突出问题研究,走综合性学报专业化办刊的道路——跨学科问题综合研究模式,是高校综合性学报改变困境、力求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分析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现状和改革面临的困难,分析高校学报改革和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认为高校学报改革应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利用产学研结合的契机。探讨高校学报改革与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刊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程英  孙广增 《编辑学报》1996,8(2):110-111
目前,高等院校学报界对于办刊模式的改革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笔者也试图对此问题加以探讨。1 现行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 一个最常用的词“窗口”,经常被用来说明高校学报的作用;另一个词“学术讲坛”也常用来说明办刊的宗旨。全仁和指出,高等学校编辑出版学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反映高校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将研究出来的成果推向社会广为运用,创造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更好地为国家的四化建设服务。笔者认为,这基本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学报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9.
努力实现高校学报与学术团队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慧  张比 《编辑学报》2009,21(6):529-531
高校科研学术团队的迅速成长,为学报办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学报应改变传统的封闭武的办刊模式,紧紧跟踪优势团队,热情扶植有发展前景的后起团队,协助组建新的学术团队,倡导并组织交叉学科的学术活动.这样,学术团队可尽快发布研究成果,占领学术阵地,而学报则可获得优秀稿件.在双方的互动中,把"出成果,出人才"落到实处,以实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1.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讨论起因关于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高校学报(自)———办刊模式的改革讨论十分热烈。其目的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高校学报办刊方式,更好地发挥学报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中的载体功能,促进高校学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1.
李华 《编辑之友》2012,(6):67-68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迅速,约占全国本科高校的30%,成为我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出发,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改革和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高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报与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刊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建立战略联盟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朱慧娟 《编辑学报》2004,16(2):121-122
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打破高校学报相对独立的办刊模式,实现编辑部之间多角度的合作,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以提升高校学报的板块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外向型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牟进一、内向型高校学报的困惑1.高校学报功能认识的误区。高校学报为高等院校主办的一类学术期刊,以反映该高校学术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报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学报两大类。我国传统的高校学报办刊模式与学报功能是...  相似文献   

14.
刘娟 《编辑之友》2013,(3):46-48
"以问题为中心"是学术期刊强烈关注的话题,是一种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使"问题"贯穿于办刊的全过程,强化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新的办刊模式。突出问题研究,走综合性学报专业化办刊的道路——跨学科问题综合研究模式,是高校综合性学报改变困境、力求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学术窗口"与学报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6年4月21日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后"继续研讨高校学报办刊模式,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抓好高校学报的改革".2000年6月该会理事长陈浩元题为<改革攻坚再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又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高校学报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弱点,其办刊观念、办刊模式、经营管理、社会影响等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过去我们比较满足现状,而没有强烈要求尽快摆脱这种不利于高校学报发展局面的紧迫感,因而对一些同志已经开展的关于学报改革的研究倡导、支持不力,这也是我们改革意识不强的表现."因此,必须"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对高校学报办刊体制和模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1]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与选栏策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鉴于国内各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着办刊模式上“大而全小而全”,栏目设置高度趋同化,学术质量普遍弱化的现象,很多高校学报尝试差异化办刊策略,寻求办刊特色,开设特色栏目是其中一种主要的途径。对特色栏目性质的准确把握和谨慎全面地选栏策划,是做好特色栏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思考董程英,孙广增目前,高等院校学报界对于办刊模式的改革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笔者也试图对此问题加以探讨。1现行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一个最常用的词“窗口”,经常被用来说明高校学报的作用;另一个词“学术讲坛”也常用来说明办刊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学报综合性办刊模式,自学报产生之日起就已出现,而且作为传统一直保持至今。教育部1978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指出,高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  相似文献   

19.
略论高校学报的定位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 ,对于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改革 ,学报界同仁提出了种种建议。笔者认为 ,对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改革必须谨慎而稳妥地进行 ;高校学报应在现存模式的基础上 ,做好调整与改革 ,这是我们学报应该努力的目标。办好高校学报关键的一点在于对高校学报要准确定位。本文就高校学报定位的意义及其定位原则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定位的意义1 定位是学报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我国高校学报中 ,同类学报之间的无形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学报应树立明确的定位意识 ,运用定位理论 ,为自己的学报选定一个适当的位置。这一点已被一些优秀的学报办刊同仁所…  相似文献   

20.
开放办刊视野下的高校学报改革之路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高校学报开放办刊的环境条件是:国家政策允许开放;校内导向促使开放;同类竞争必须开放.专业化办刊和联合办刊都由开放办刊开始.开放办刊是高校学报改革的逻辑起点.从理念上认识开放办刊是高校学报改革的普遍法则,是办刊的过程性选择而不是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