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5月1日早晨6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罗京、李瑞英、白岩松、敬一丹,在电视荧屏上一一出场。至此,通过亚太1A卫星C波段12B转发器覆盖全国的历经孕育8年之久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终于诞生了。从世界电视媒体发展的趋势来看,创建新闻频道是世界潮流,是电视业发展经历节目时代、栏目时代到频道时代的一个必然提升阶段,是一个权威电视台的立台之本。CNN总裁特纳预言“新闻才是未来电视业竞争的真正战场”。意大利一些电视工作者认为,新闻频道是一条必然之途,是他们未来的一张“保险单”。央视开播新闻频道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已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2.
眼下,对央视新闻频道的评价、讨论、研究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热潮”。在“央视新闻频道”现象背后,是一个远超过新闻频道本身的偌大问题。 超越一般电视意义的分析 一、央视新闻频道开播呈现的电视理念 处在当今的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传媒系统,有  相似文献   

3.
在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的背景下,电视专业频道实行商业化运作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5月1日,中央电视台以推出新闻频道为契机,调整各频道的节目设置和运作方式,非新闻频道将逐步全部成为商业经营的专业频道,全部采取市场核算,以广告收入决定节目生存.浙江市场经济发达,电视产业的经营直接面对的就是与市场相适应的问题.2000年底,浙江电视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三台合并,实行频道制改革,大大调动了频道积极性.两年多来,电视各专业频道竞争激烈,活力大增,并取得可喜成绩.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对省级电视专业频道经营运作所面临的若干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其标志之一是电子媒介传播信息之快、信息量之大、媒介间竞争之激烈,都是空前的。作为拥有最大量受众的媒体的我国电视,怎样进一步适应这个形势,是值得认真思考的。笔者认为,创办专门的新闻频道,现在不但要提到议事日程上,而且要尽快付诸实施。创立新闻频道是世界电视发展的潮流创办电视新闻频道,是适应新闻信息交流和竞争的需要,在欧美国家已形成一股潮流。美国时代华纳公司下属的有线电视新闻广播(CNN),有8个电视频道,其中有一个世界首创的电视新闻频道,昼夜24小时不停地向全球播出新闻。这个…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节目的数字化制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群 《现代传播》2003,(4):44-46
本文对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中生存,从技术制作角度,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主要内容包括一、电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二、新闻频道的技术结构;三、新闻频道的制作系统等.  相似文献   

6.
王文 《传媒》2000,(12)
英国独立电视台(ITN)日前开设了据称是世界上第一个多媒体交互式24小时新闻频道,受众可以通过电视、数字电台、移动电话以及电脑收听收看到这个频道的节目。 该频道的节目可以通过10种不同的终端接收,其中部分内容是交互式的,观众在收看要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CNC电视台起步于"东方明珠"——香港,从2009年底上星试播出CNC中文台24小时新闻频道、成立新华电视亚太台公司,直至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控股一家上市公司,中国新华电视仅仅用了两年时间. 建台上星,打造稀缺电视资产 2009年7月,重组半年的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的原创国际国内电视新闻节目已达日均8小时水平,足以支撑起一两个甚至更多电视频道.  相似文献   

8.
眼下,全国范围内广播和电视纷纷创办新闻频道,但不少新闻频道沉溺于每日新闻的堆积和罗列.从理论上弄清楚新闻频道节目设计与制作核心,让新闻频道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成为人们的首选,需要勇气和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背景资料:1928年9月,美国开始电视试验,1980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全天24小时播出新闻的有线电视新闻网(简称CNN)开办,其间经历了52年;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正式播出,1997年11月BBC开办了24小时电视新闻频道,其间经历了61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事业同龄,始于1958年5月1日,2003年5月1日开播24小时以直播为主的电视新闻频道,其间经历了45年。全球传播时代:新闻频道诞生的环境自2003年5月1日凌晨6点钟开始,筹备已久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开播。新闻频道的开播使中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拥有24小时连续播出新闻节目的国家之一。中…  相似文献   

10.
办一个新闻频道,这已是中国电视人期盼许久、酝酿多时、呼吁多次的愿望.在中国的国情下,面对国际传媒集团的竞争,面对中国人头上的几十颗电视卫星,如何办一个有生命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新闻频道?这样的新闻频道如何设计、如何运作?这样的新闻频道的设计与运作会对其母体电视台的操作思路与电视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也许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对电视的讨论,而延伸到新闻人思维方式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观察群体差异 中央电视台从2009年开始,确立了“新闻立台”的战略,进行新一轮的新闻改革,改革的效果非常显著.以2010年这一改革后的效果年,对比改革前的2007年,新闻频道的收视份额增长了46%,收视率增长了46%.2011年,新闻频道的收视份额和收视率继续大幅度增长,相关研究也显示央视新闻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但是,央视新闻频道影响力的提高是否掩盖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央视新闻频道提供的兼有新闻和宣传双重特征的电视新闻产品,在电视受众当中获得的反应与预期是否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一、新闻频道浓墨重彩宣传报道. 按中宣部的要求,从4月11日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将新闻与专栏节目相结合,多角度、多层面地宣传报道许振超,在电视荧屏上塑造了一个可敬、可爱、可亲的产业工人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13.
1、按播出内容分,有纯动态新闻频道(如台湾的TVBS、三立新闻台、东森新闻网)和动态综合新闻加分类(专题)新闻频道,如CNN、BBC世界台。2、按经营方式分,有完全不带商业广告的公营新闻频道(欧洲、BBC世界台等)和带商业广告的私营电视频道(美国、中国台湾等)。3、按技术类型和经济  相似文献   

14.
CCTV新闻频道2003年5月1日开播,这是中国新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电视媒体自立于世界媒体竞争格局之中,更鲜明地展示自己的形象,在世界风云变幻的舞台上,发出我国强大声音的渠道。  相似文献   

15.
时统宇 《青年记者》2006,(19):71-71
“开启全新一天,新闻服务生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后推出的大型早间节目《朝闻天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解读《朝闻天下》,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视角:一、国家大台的形象;二、中国电视的收视热点;三、主持人的选拔和任用。首先,《朝闻天下》为国家大台形象添上重重一笔  相似文献   

16.
电视直播是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传媒学者认为,相较国外优秀新闻频道,国内电视主要落后在直播和评论上.而新华社电视新闻业务从一开始就将重要力量放在了这两个部分,把直播报道作为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承诺的重要手段抓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直播进一步显示:新华社电视正在以新闻为基础、以直播和评论为两翼,实现飞速成长.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尤其是处于"三级办台"金字塔底层的地市台面临更大挑战。以嘉兴新闻频道为例,地市级电视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宣传推广平台,但仍用传统媒体的思维模式开展营销,主要存在传播内容缺乏创新、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品牌意识不足、管理和规范上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建议在新媒体推广过程中,采取伞状品牌战略,加强传播的双向互动,挖掘信息二次传播的价值增值,并加强台网联动,在网上建立有凝聚力的虚拟社区,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提升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覆盖面和节目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新闻频道的影响力具体体现在强化新闻立台的理念和提升新闻的环境监视功能,以及树立国家形象等层面。尤其是央视新闻频道作为我国大型的频道,更需将自身打造成为集权威信息搜集的平台,向世界发声,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文章从央视新闻频道与电视新闻影响力的构建出发,探索如何构建电视新闻频道及电视新闻影响力,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新闻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从2015年上半年情况来看,平面纸媒经营性收入断崖式跳水,平均下降幅度超过30%;而电视媒体的日子也是困难重重,那么在这个去中心化的时代,传统传媒究竟应该怎样应对?电视媒体的出路在哪里?作为地方性专业新闻频道的突围又在哪里?时值互联网+战略提出一周年之际,笔者以福建新闻频道作为范例,做了一些粗浅的观察和思考,并认为互联网思维下地方性专业新闻频道必须"网络为体,创新为用",应该在中央厨房式节目生产流程再造上下功夫,以满足媒体融合时代受众的需求,重塑信息采集和新闻表达的方式;应该提供更多用户参与的内容创新,重构与其他媒体及播出平台的关系,重新定义电视,并通过平台化运作,充分发挥民生公益、贴地飞行的特点与优势,调动电视媒体的入口优势,将电视与观众连接起来,与资本、商品乃至所有的社会资源连接起来,开展线上与线下全媒体运营,努力拓展受众市场,获取全新赢利模式,实现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闻频道是全天候以新闻为主题的频道.央视的新闻频道定位于与世界同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频道的方针;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第一需要是新闻频道的追求.新闻频道在栏目定位、频道结构、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探索.但从进一步完善的角度仍有许多可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