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中存在着对人生老年境况的描写,这种作品通常被称为"老境文学"。在现存五万首唐诗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对生命全方位的体验,当然也包括了对晚年生命的体验,所以唐诗成了保存中国古代"老境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2.
唐诗人考辨五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包括五篇小文章,都是有关唐代诗人考证的.历来对于这五位诗人,或是有关其著作,或是有关其生平事迹,都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徐凝有四首诗为徐嶷之作"考证了<唐诗纪事>卷五二所收徐凝的四首诗实为徐嶷所作;"牛僧孺的家世及其早年事迹"则考证了牛僧孺早年在江西的一段生活;"贾岛与唐宣宗事不诬"则肯定了贾岛遇宣宗微行的记载;"唐有两张祜"则认为一张祜是盛唐人,一张祜是中唐人,并大致区分了两张祜相混淆的作品;"李廓事迹与卒年"不仅勾勒了李廓的生平,而且确定了其卒年.这些对于唐诗的研究具有廓清事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崔晓红 《大观周刊》2012,(48):252-252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作家作品众多,风格多样,流派纷呈.而且诗体齐备,题材丰富,诗歌艺术也日臻完善,达到了后代无法企及的高度。在诸多的唐诗作品中,借写景来传情达意的抒情诗较多.这是由于诗歌的抒情性决定的。也有一些诗或片段.是通过选取生活场景、细节或动作等表现生活,抒发感情,这类诗有一定的情节场景.人物形象也较生动鲜明,但并不主要是为了叙事或刻画人物.这就形成了唐代叙事诗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歌不光是文学大潮的主流,更是唐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的繁荣也对唐人的信息传播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唐诗就像一种原始的报章文体一样,而一些优秀的唐代诗人则无意识地充当了新闻传播者.  相似文献   

5.
庞倩  杨雯 《新闻世界》2014,(8):427-428
本文主要从唐代邮驿活动出发,探究邮驿制度与唐诗的交互作用,并运用传播学理论进一步论证唐诗和邮驿的关系。邮驿制度为唐诗的传播和写作提供了基础,唐诗为邮驿史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不论是邮驿中的唐诗,还是唐诗中的邮驿,都为唐代的历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是我国古代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6.
唐诗中有不少诗作描写了"胡姬"形象。她们多数是唐代来自西域的粟特女性,她们往往是在唐初中期粟特人大量入华时进入中原地区的,当然也有一些是经丝绸之路上进行奴隶买卖的商胡贩卖来到唐朝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唐诗研究历来是颇受关注的热点,有关成果和新说层出不穷。要在前人走熟了的路子上翻出新意,在硕果累累的肥土中另有所获,其难度是众所周知的。姜剑云却在这里找到了选题。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唐诗人和作品的数量均超过盛唐,而且呈现出与盛唐迥异的美感形态,堪称唐代诗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中唐的地位不容忽视,然而就学术史的情况来看,它又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姜剑云在研究中聚视焦于中唐,表现出敏锐的眼光。唐诗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风格各异的诗人,及至中唐,一些风格接近或趣味…  相似文献   

8.
唐诗创作、唐诗学、唐代学术三者之间是种属关系。唐诗学隶属于唐学研究的范围之内。应该说,经过千百年来唐诗学者的努力,对唐诗本身的研究,相对于其他历史时段诗歌的研究,已显得很深透了。近年来,从唐诗学的建构上研究唐诗的工作己开展得有声有色,精品迭出;从唐代学术体系上,在更深广宏阔的理论空间中进一步探讨唐诗创作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反观唐诗研究的历史,就会发现:唐诗创作与唐代学术的关系中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没有意识到要去触及它,更不用说去将其理清了,这包括那些有着直接因果关系的普遍现象和间接因果…  相似文献   

9.
唐诗,是涵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浩瀚海洋。一千多年来,历代唐诗研究者和爱好者编出了数以百计的唐诗选本。较著名的,唐代有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宋代有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明代有高棅的《唐诗品汇》,清代有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然而,在汗牛充栋的唐诗选本里,恐怕还没有哪一部书的名声比《唐  相似文献   

10.
咸宁日报社朱封金认为:党报副刊如何既有文学性又有新闻性?如何办得既有深度又有活力?就要坚持"三唱"。--唱响主旋律,体现时代性。副刊尽管不同于新闻版,但在讴歌新时代的建设者上,所表现的手法是相同的。咸宁日报"温泉"副刊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优先发表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本质,歌颂"三个文明"建设成就,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对那些无病呻吟、风花雪月、空泛议论、宣扬自我等  相似文献   

11.
对《全唐诗》等文献中收录的唐诗进行了全面检索,发现了唐代诗歌中使用过的8个文档名词:"簿书"、"案牍"、"文书"、"文案"、"文卷"、"簿籍"、"黄籍"、"文籍"。对这8个文档名词在唐诗中出现的频率、时间范畴、内容范畴等做了统计和分析,并分析了在诗歌中使用了文档名词的诗人的文档意识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与菜蔬果类类相结合,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主副食配伍。"五谷"即"黍稷菽麦稻","五菜"即"葵韭藿薤葱",形成了最符合营养原理的传统膳食结构。这些传统的食物和饮食方法留存在唐诗中,据饮食专家林乃燊统计,仅在杜甫的诗中,就有100多首诗写到传统食物。所以,后人可以透过唐诗中的记载,观察到唐代民众的传统食物。  相似文献   

13.
书海撷采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唐诗鉴赏辞典》选收了唐代一百九十多位诗人的名篇佳作一千一百余首,逐篇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鉴赏、剖析。其中著名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自居易、李商隐、杜牧、刘禹锡的诗篇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个不同艺术流派的作品也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14.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作,在<唐诗三百首>的五言律诗中,这首诗排在第二.诗的开头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向引用率甚高,在思乡怀人的散文中时有所见,特别是到了中秋节,更是频频亮相于报刊、亮相于荧屏,甚至成了联欢晚会的会标用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目前意义上的"中产阶层"是一个既有中国特点又与"国际接轨"的概念。即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中产阶层是一群相对富有,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高质量的生活,对社会主流价值和现存秩序有较强的认同感,并且为全社会收入中等水平的群体。他们的"婚姻爱情观"既有浓厚的传统特点,又有鲜明的"独立特色"……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晋代书圣王羲之;一位是唐代诗圣杜甫;还有一位是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吴道子是古代画家中最亨盛名的一个."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则是对其作品最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青歌赛团体决赛上,有一道知识问答题,问"通感"是哪一位大师创立的理论,A、B、C三句唐诗的选项中,哪一个是运用了"通感"的方法,答案是A项"红杏枝头春意闹".其实,参赛选手选择的C项"春风又绿江南岸"也没有错.这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其中有两项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8.
过节是唐代城市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逢节日时,城市中无论官民士庶都会进行种种欢娱活动来庆祝,以祈求神灵的保佑,祝愿明日生活的美好,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这些丰富的活动带动了城市居民对各种食物、饰品、娱乐项目等的消费,促使唐代城市中节日消费异常兴盛.正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假日经济"一样,"节日消费"的兴盛有力地推动了唐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
岁月荏苒,大道通天;初心笃定,理想澎湃. 八十道年轮,环环相扣,铭记着中国记协走过的不平凡的征程.一代又一代新闻人坚守阵地,辛勤耕耘,笔耕不辍,以一篇又一篇翰墨飘香的新闻作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在新闻界,无数人选择一生与白纸黑字相伴,为什么?这也许要从人—家—国这个永恒的命题溯源.在时代的洪流里,新闻人犹如水滴,唯有汇聚进为国为民的江河中,才能充实其人生、体现其价值、彰显其魅力.他们留下的每一章反映伟大实践、记录伟大斗争的作品,既有身处基层的泥土芬芳,也有"胸为帅谋"的阔大境界和家国情怀,为推动时代进步作镜鉴,这是每个从业者笔下都应流动的新闻血脉,也是世世代代的记者所铭记的新闻烙印.这其间,有砥砺、有艰辛,也有收获、有进步.是爱国爱民的新闻理想,使每一个媒体人自我加压、锐意攻坚,他们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报道者、评论者,也是改革创新、社会建设的实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一次次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留下一个大写的"人"字.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同志曾经指出:“标点好象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无足轻重。”标点同样是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甚至可以影响到诗文体裁的变化。下面不防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这样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果改动它的标点,不但诗意有变,而且即成一首绝妙的词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