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呈现在内地媒体新闻文本中的境外灾难事件的新闻框架及框架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内容分析方法,选取《中国青年报》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新闻框架理论为研究视角,运用国际新闻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内地媒体关于境外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是一个客观、人道主义、中国角度和媒体实力的新闻框架,论文认为事实性质、媒体所在国因素和媒体实力是形成这一框架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天翊 《今传媒》2020,29(3):137-140
近年来,广场舞纠纷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本文从框架理论出发,使用内容分析法,选取近十年间部分党报和都市报对广场舞纠纷事件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发现不同媒体的报道框架特征、这些框架形成的原因,以及是否存在报道失衡的问题。通过构建类目并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党报设置议程能力更强,都市报关注度更高;党报更具问题意识,都市报侧重宣传治理经验;在话语主体和感情色彩方面,广场舞纠纷事件存在报道失衡现象。本研究希望弥补当前研究空白,对媒体在今后的相关报道中修正倾向性,对平衡报道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突发灾难事件无疑是吸引受众的大新闻.但是如果媒体报道视角错位.效果则可能适得其反。本次印度洋海啸地震灾难报道中.一些媒体就出现了报道视角错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肖琴 《新闻世界》2014,(8):405-406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媒体对社会冲突性事件的报道,发现国内不同定位的媒体对"番禺环境维权事件"的报道框架也呈现显著差异,深度类媒体、都市报以及党报所采取的话语策略是迥异的。这种差异表明,研究者需要抛弃以往的二元对立思维,从微观的角度观察媒体实践,才能发现日常媒体报道复杂而生动的一面,并从其得失中找到逐步抵达新闻客观性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5.
徐溦 《新闻世界》2013,(11):163-164
本文分别选取中美两国顶尖的新闻类杂志《时代》和《中国新闻周刊》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1月发生的海地大地震为案例,对比这两份媒体在大灾难新闻报道中对新闻图片报道的拍摄和选择上的不同,以及在报道程序和报道角度上的不同,分析出中西方媒体面对灾难图片报道的意识差异,并提出值得我国媒体借鉴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本3.11大地震因其震级高、次生灾害多,影响力大,成为我国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的一个新闻事件。中国电视媒体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多次灾难报道的锤炼后,对灾难新闻的报道能力如何?本文通过对央视《东方时空》一个月间的样本进行新闻叙事学的内容分析,归纳出其"平台、悬念、责任"的电视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日本3.11地震——一场全人类的灾难"、"日  相似文献   

7.
竞争白热化的多媒体时代,报业的生存空间备受挤压,唯有善于应对强者才能在同质化竞争和信息泛滥的新闻语境里脱颖而出,成为媒体洗牌格局中的优胜者和长寿者。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和《新快报》(以下简称《新》)两家广东本土都市报为研究对象,以其报道的"恒大球队夺取2013赛季亚冠联赛冠军"(简称"恒大夺冠")的新闻为研究文本,探讨在同题新闻中两家本土媒体为了差异化竞争所作的不同新闻策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人关注的问题是8·12天津爆炸事故发生后,国内媒体新闻文本中呈现的新闻框架。将选取国内两家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天津日报》在8月13日至8月20日的196篇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新闻框架理论为依托,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两家媒体对爆炸事件的报道数量、报道版面、信息来源、报道议题4个方面进行建构分析,从而得出这两家媒体在报道此事件的新闻建构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林锦 《报刊之友》2012,(11):41-43
框架分析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以剖析新闻的文本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建构和互动。本文从框架分析的视角出发,对VOA、CNN以及《纽约时报》这三家美国媒体的网络报道中,对我国“7·23”动车事件在事发半年内的报道议题与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析美国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对我国官方媒体形象、新媒体形象以及事件受害者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上半年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频发,媒体的大量报道使其成为全国热点事件.本研究通过对《南方都市报》和《羊城晚报》5月份相关报道的详细分析,梳理出在该事件中媒介的报道特点及缺失,倡导对新生代农民工自杀报道媒体应有社会学视角,提出媒体应该引导社会重视重建家庭和工会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林锦 《今传媒》2012,(11):41-43
框架分析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以剖析新闻的文本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建构和互动。本文从框架分析的视角出发,对VOA、CNN以及《纽约时报》这三家美国媒体的网络报道中,对我国"7·23"动车事件在事发半年内的报道议题与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析美国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对我国官方媒体形象、新媒体形象以及事件受害者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12.
白鸽 《东南传播》2016,(2):117-120
本文主要运用框架理论,结合臧国仁关于框架的层次划分,就国内不同性质的媒体对"9·3"阅兵的报道进行分析,针对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党报以及晚报都市报在主题框架、结构框架和话语框架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个案研究与统计。研究发现:从报道主题看,《人民日报》呈现出来宏观的报道框架,《南方日报》主要关注阅兵事实和现场的报道,《扬子晚报》则以本地相关新闻为主线,串起大阅兵的整个过程,《参考消息》主要刊载外国媒体的报道;报道体裁上看,消息通讯为主,只有《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上刊载有若干评论;在微观层面,诸如标题、关键词、报道呈现方式上,党报严谨慎重,立场鲜明,晚报都市报,报道生活化、大众化;但国内媒体普遍在报道文本当中,添加了过多的语气词、形容词。  相似文献   

13.
袁侃 《今传媒》2016,(9):72-73
媒介框架理论为研究媒体与受众的关系确立了一种视角,本文选择国内电视媒体报道魏则西事件的个案作为研究对象,对深圳都市频道和法治频道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了解他们的新闻框架。同时,又通过电话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公众接收电视媒体报道事件的特殊框架。通过比较媒体框架与受众框架证实我们的预设:电视媒体在报道特定事件时只呈现此事件的一部分,受众在收看电视新闻报道时也会有一定的偏向,他们各自有自己特定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郭漪 《新闻世界》2012,(2):96-97
大众媒介对于国际新闻的报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内受众如何想象当今世界图景。因此,研究不同国家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不同国家在某一国际新闻事件上的民意形成。本文从框架理论出发,以中国的《解放日报》和英国的《泰晤士报》对2011年3月19日爆发的利比亚战争的报道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来考察中英两国媒体在构架国际事件媒介现实上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这对于我们认清客观现实世界,改进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芷菡 《今传媒》2016,(4):74-76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类媒体都越来越重视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其中围绕GDP的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报道,是宏观经济报道的核心内容.笔者选取《人民日报》《新京报》《每日经济新闻》三家报纸媒体,结合新闻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三家媒体分别在2014(1月)、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上一年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报道框架进行分析,以探讨不同媒体面对同一事件在建构现实过程中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新闻选择价值取向的比较 作为一种度量,新闻价值被用来评判新闻原事和新闻文本的意义。啦都市报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方面.一条报道资源往往会引起都市报的群体关注,另一方面,在对重大新闻进行全程报道的媒体中,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媒体的报道通常是最具权威的.各地方报纸多是采用新华社通稿和整合相关媒体资源。在这种同源同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对事实和材料的选择,以独特的新闻价值吸引读者,从而赢得市场是都市报获得竞争优势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刘婉 《新闻世界》2011,(12):217-218
本文选取今年5月中旬到6月上旬长江流域的旱灾和10月中旬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楚天都市报》对重大自然灾害和重要社会:事件报道的不同之处,为媒体在报道自然灾害与重要社会事件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赵娜 《东南传播》2013,(4):37-39
媒体对突发性事件展开报道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心绪。本文选取陕西两份具有代表性的报纸《陕西日报》和《华商报》为文本,以两报对陕西境内发生的"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的报道为例,进而研究党报、都市报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不同媒体表现。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得出党报、都市报在突发报道中策略各异,彰显其各自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多种不足。  相似文献   

19.
章文宜 《今传媒》2014,(5):59-61
新闻建构社会现实,不同的媒体建构活动不同。本文利用框架理论,对《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就"美国政府关门"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人民日报》的新闻框架单一集中,强调事件经济影响和显现的制度缺陷,带有明显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色彩。《华盛顿邮报》的新闻框架复杂多面,且直面政府和国会的问题,呈现的事实较为客观立体。  相似文献   

20.
晨曦  许多 《新闻世界》2010,(4):76-78
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期举行,彼时全球媒体的目光都投向了哥本哈根,国内媒体也不例外。本文以媒介框架为理论工具,通过分析《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在气候大会召开期间的相关报道,归纳出两者在三个方面的异质性,认为这些异质性是不同新闻框架导致的不同诠释之间的合流与互补,并得出两份报纸媒介框架的差异是中国媒介生态更为开放与多元的体现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