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资源基础观向组织动态能力观念转化的角度提出:出版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必须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动态能力,进而提升出版策划的创新绩效。组织动态能力包括组织信息吸收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执行能力,这三个方面均会对出版企业的出版策划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邓婷  沈波 《科技与出版》2007,(10):46-48
数据库出版是出版的重要领域,数据库将零散的信息、知识和经验加以整理汇编,通过高效、快速的检索方法,使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这些信息资源。成功的数据库出版对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知识体系重要的基础建设,它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3.
黄倩 《中国编辑》2012,(3):38-41
出版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必须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组织动态能力,从而提升出版策划的创新绩效。组织动态能力包括信息吸收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执行能力三个方面,增强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均会对提升出版策划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珞 《编辑学报》2019,31(1):56-58
以《湖北农业科学》杂志创新服务、促进科技创新的改革实践为例,介绍该刊在完成内部管理改革、集约化发展后,向外发力,创新科技期刊出版服务模式,用特色服务引导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支撑。通过出版引导创新来服务科研、回报社会、推广成果;通过出版资源深度开发提升科技成果传播能力、提高期刊经济效益,为科技期刊转变思路、加快改革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出版在保证和提高科技文化内容质量工作方面的首要任务是把好人才关,重视并培养复合型人才是融合创新的人力保障,明确市场定位并优化资源与结构配置是运营管理的组织保障,突出内容资源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是提升科学文化内容质量水平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6.
2008正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陈喜乐的著作《科技资源整合与组织管理创新》。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科学方法。围绕创新、自主创新的时代背景,探求科技资源整合和组织创新,对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的机制和政策、揭示科技发展和科研管理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科技资源整合与组织管理创新》一书重点对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科技出版的国际化及其核心竞争力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科技出版国际化的内涵辨析 科技出版指科技图书、科技期刊、科技报、科技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以及网络科技出版等.那么,科技出版国际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我国科技出版的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过程中,通过对科技出版物在形式、内容和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在适应我国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从一个科技出版大国走向科技出版强国,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目前,版权资产管理与运用问题成为科技出版机构在电子书、数据库、有声书、新媒体等版权资源开发与对外合作领域的掣肘,影响了科技出版机构传统优势的发挥和发展.文章阐述了科技出版机构在版权资产管理与运用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进而展望科技出版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聂弯  陶云云 《新闻传播》2023,(23):15-17
DOI作为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对提升我国学术期刊传播效能具有重要作用。从保护学术期刊版权、有助于出版时效性、提供多渠道访问入口、有助于学术资源集成共享、提升学术期刊显示度、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和促进学术期刊国际传播七个方面厘清DOI提升学术期刊传播效能的内在机理,提出政府、数据库运营商、出版机构推动DOI在我国学术期刊应用的策略,实现借助DOI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科技资源日益成为企业竞争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为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科学的科技资源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因此,对科技资源管理模式的研 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已有的关于科技资源管理的研究不同,本文从企业微观层面,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资源 管理现状,借鉴国际一流企业科技资源管理经验,从科技人力资源、科技实验室资源以及科技成果资源三个方面出 发,分别提出了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实验室资源管理和科技成果资源管理,并融合形成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资源管 理模  相似文献   

11.
张莉  曾洁  赵廓  石磊 《编辑学报》2023,(1):12-16
自主建设数字出版平台对建设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提升中国在全球的科技话语权非常重要。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支持下自主建设的数字出版平台SciOpen上线后,清华大学出版社加强运营实践,支持自主建设新刊创办,支持“借船出海”的英文期刊回归和学术资源的国内免费获取,创新出版模式支持期刊发展,以高质量运营增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运营实践过程中现阶段国内出版平台普遍存在的显示度不高、项目前期投入大、支持语种受限等问题给出解决建议。提出平台建设和期刊集群化建设的相互赋能、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建立科技出版生态系统等发展前景,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全球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升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使用效率,本文从平台资源建设、资源应用、供需对接方式和供 需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武汉科技信息资源服务现状;基于需求和利用的角度,结合平台管理实践和走访用户、问卷调查 等研究方法,从信息资源需求主体和平台自身建设管理两个维度,找出制约科技资源供需对接的主要因素;以市场化 和制度化为创新理念,从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市场化服务、环境营造、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平台建设由“资源集 聚”向“需求导向”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于建辉 《出版广角》2021,(18):60-62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精品图书的支撑,科技精品图书的出版又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文章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力、功、能量与辛数学》一书为例,从精心挑选选题和作者、匠心打磨精品资源、广泛传播科技成果、发挥科学普及功能四个方面着手,分析如何策划与出版科技精品图书,旨在为科技精品图书的出版开拓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升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使用效率,本文从平台资源建设、资源应用、供需对接方式和供需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武汉科技信息资源服务现状;基于需求和利用的角度,结合平台管理实践和走访用户、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信息资源需求主体和平台自身建设管理两个维度,找出制约科技资源供需对接的主要因素;以市场化和制度化为创新理念,从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市场化服务、环境营造、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平台建设由“资源集聚”向“需求导向”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引擎.坚持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需要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文章从我国出版传媒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背景和意义出发,梳理目前我国出版传媒产业的科技创新现状,并提出我国出版传媒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策略,即宏观政策引导、产业升级协同和企业提质增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谢寿光 《出版参考》2009,(22):13-13
图书出版内容资源增值的途径,基本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按照主题和消费者需求,把图书内容整合成数据库。这对传统出版单位来说,是最大的增值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大量的相关研究表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影响甚至决定着产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改革和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业已成为各产业领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选择.通过对国内外科技出版产业发展实践的考察与分析,我们发现,僵化的管理体制与落后运行机制是困扰我国科技出版产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根本原因.不改革落后的科技出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难以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科技出版产业发展、释放科技出版产业竞争力的.创新科技出版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促进我国科技出版产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图书出版内容资源增值的途径,基本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按照主题和消费者需求,把图书内容整合成数据库.这对传统出版单位来说,是最大的增值途径.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图书销售不再以整册图书为单位,消费者只需购买图书中的一部分内容或者单篇文章,这就大大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出版企业来说,随着数据库购买者的增多,盈利空间也随之放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时期科技资源配置的特点与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资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功能。本文分析了科技资源配置的内涵,从急点、难点、热点、痛点4个方面考察了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创新、统筹、投入、体制,提出了发展科学技术战略基点的改变,应调整国家科技计划的布局,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并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策划能力的培养对于科技出版社的新编辑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原因可以从策划在科技图书出版中的重要性和新编辑的职业成长轨迹两方面来探究。新编辑培养策划意识,提升策划能力,可以从夯实编辑出版业务、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强化图书市场概念、培养策划创新意识和掌握各种信息资源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