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读者的阅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阅读推广服务也不能停留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表层上,应该从读者发展的角度动态地看待问题,从而实现推广服务的深入性和系统性.以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阅读实验室"推广案例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读者"阅读生命周期"的阅读推广模式,将阅读推广服务嵌入读者阅读动机—阅读思考—阅读分享—创新实践的整个阅读生命周期,构建全流程的阅读推广体系,引导读者完成从"浅阅读"到"深阅读"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开展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管理,能有效提升读者阅读满意度,增强阅读推广服务的价值,促进阅读推广服务的科学化、可持续化发展,已成为当前阅读推广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文章基于服务质量管理理论,结合"互联网+"信息环境,提出新型的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管理模型是由读者画像分析、群组细分、推广内容重组、交互情景设计、环境构建、质量评估、质量改进等七个环节构成的以读者为中心的闭合服务流程。为了论证质量管理模型是否切实可行,随机选取了80名大学生参与"曾国藩主题阅读"双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阅读推广服务过程中运用质量管理模型,读者在阅读认知、阅读行为、阅读心理等三个维度均产生了正向显著变化,证实了质量管理模型的有效性,为"互联网+"环境下,科学开展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古籍走向读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其阅读推广服务也不能停留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表层上,应从古籍资源的角度动态地看待问题,从而实现推广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论文以古籍“资源生命周期”为中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古籍阅读推广模式。该模式贯穿于古籍资源物理保存、修复加工、数字化处理、可视化呈现、知识服务的整个资源生命周期,通过构建全流程的古籍阅读推广体系,引导读者完成从“浅层阅读”到“深度阅读”的跨越。  相似文献   

4.
从检索图书馆读者借阅记录入手,针对读者借阅记录的分类号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并依据获得的借阅兴趣类目构建读者阅读兴趣本体模型。使用SWRL规则描述语言构造推理规则,在Jess推理引擎中进行推理,实现读者阅读兴趣本体模型的动态更新。通过程序测试表明:挖掘流通数据、建立读者阅读兴趣本体模型、利用关系数据库数据和推理方法动态更新本体,是实现个性化荐书服务自动推送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检索图书馆读者借阅记录入手,针对读者借阅记录的分类号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并依据获得的借阅兴趣类目构建读者阅读兴趣本体模型。使用SWRL规则描述语言构造推理规则,在Jess推理引擎中进行推理,实现读者阅读兴趣本体模型的动态更新。通过程序测试表明:挖掘流通数据、建立读者阅读兴趣本体模型、利用关系数据库数据和推理方法动态更新本体,是实现个性化荐书服务自动推送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各项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评价阅读推广服务的价值,进行阅读推广成效评估显得刻不容缓。文章从读者的视角,以读者感知为测度对象,尝试研究阅读推广成效评估模型,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提供效果参考,并对成效评估的各维度提出了改善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要以馆藏资源为基础,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结合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兴趣及阅读方式,通过富有创意的活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提升自身的阅读推广服务效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图书馆行业内新兴的阅读推广体现了主动服务的理念,而价值中立原则要求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避免馆员的主观因素影响到读者的阅读选择,因此两者之间在表面上产生了矛盾。有必要通过对这对矛盾的表现形式进行解析,进而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来审视价值中立原则的意义,把握好坚持价值中立与开展阅读推广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这个共识,提出发挥阅读推广的平台作用、重点服务特殊群体、将阅读兴趣和技能培养作为阅读推广的主攻方向等解决矛盾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TAM模型和TPB模型,构建了公共图书馆短视频阅读推广理论逻辑,立足需求—兴趣—行为阶段性过程,梳理并验证了短视频阅读需求满足、短视频阅读参与兴趣、短视频阅读交互行为的关联性因素,并针对性提出短视频阅读推广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空间改造与阅读推广是近年来业内学术研究和转型实践的热点。借鉴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实体层、虚拟层和服务层三层服务模型理论,论述从线下阅读推广实体空间、线上阅读推广虚拟资源和服务支撑体系三个层面构建阅读推广空间,指出阅读推广空间具有动态性、互动性、游戏性和可视化等特点是阅读推广实践中吸引读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利用沉浸体验的研究方法,构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挖掘大学生的阅读动机与阅读兴趣,以提高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改进高校图书馆现有阅读服务模式。总结沉浸体验与阅读推广研究现状,结合沉浸体验PAT模型构建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用户阅读推广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2.
陈宇 《出版广角》2019,(10):35-37
以互联网时代下解释用户个体消费行为的普适化模型——S-O-R模型为基础,构建与当前用户个性化、定制化阅读行为转向相契合的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模式,能够有力激发图书馆引领社会阅读的效能。基于S-O-R用户价值感知理念,建立涵盖精细化感知、交互式学习与长效性沟通服务单元的阅读服务架构模式,并健全面向捕捉用户需求痛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与促成读者广泛参与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满足少儿读者群体的多元阅读需求,激发少儿读者群体内生阅读潜能,塑造健康积极的阅读价值观与阅读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媒介阅读已渐成主流,图书馆传统阅读服务面临挑战。图书馆加强传统阅读服务的推广,充分认识传统阅读服务的重要性,通过读者阅读调查分析、深化阅读推广服务、传统阅读推广营销、读者参与式馆藏建设、多媒介整合式阅读体验等策略,推动图书馆传统阅读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是图书馆培养和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和学习能力,支持学校实现人才培养战略,发挥图书馆校园文化价值的重要方式。采用内容分析比较的方法,对"985"高校图书馆网站中阅读推广的相关栏目进行了调查,介绍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特色服务,并针对栏目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建议,为高校图书馆今后利用网站推广阅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阅读推广工作也成了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从读者视角出发,以上海大学图书馆读者荐购书店的实践为基石,构建了读者荐购书店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相融合的新型服务模式。围绕资源聚焦、读者自主参与的创新型阅读推广空间,以培养读者习惯为目标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扩展阅读推广服务维度的合作形式等问题,分析书店如何突破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传统壁垒和服务形象,构建书店式阅读推广的服务模式并论述其特征和优势。最后,总结了书店在挖掘和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阅读推广服务方面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分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与不足,尝试采用同伴教育解决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同伴教育的优势,构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新模式,并对其团队的完善、同伴教育者的招募和培训、运行管理机制及效果评估方面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基于同伴教育的阅读推广模式能够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注入新的活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读者阅读数据及全国14所体育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开展情况,梳理出体育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影响因素,结合体育院校图书馆读者特点和阅读倾向,提出创新阅读推广服务策略,为体育院校图书馆更好地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阅读推广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提高读者阅读能力、引导读者和谐发展、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有效举措。在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路径依赖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工作自身特征,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社会工作嵌入路径,即认知嵌入、技术嵌入和关系嵌入。同时要顺利实现社会工作嵌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必须完善制度规范、进行专业馆员的阅读推广培训、建立阅读推广平台等。  相似文献   

19.
王学贤 《图书馆》2012,(3):132-134,143
1925-1936年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为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公共图书馆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围绕延伸服务、读者服务和图书馆宣传三个方面进行,主要内容有普及借阅、识字教育、指导阅读和普及知识。本文重点介绍了这一时期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肯定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在提高民众的阅读兴趣,培养民众自主阅读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结合新信息环境下数字化阅读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认为采用"订阅式"的个性化服务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创建适合高校发展特色的"订阅式"阅读推广数字服务系统。[方法/过程]介绍"订阅式"阅读推广数字服务系统的设计原理,探讨该系统的基本框架、服务理念以及服务特色,通过实例验证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结论]"订阅式"阅读推广数字服务系统可以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激发读者成为阅读推广活动的发起人,对于提高阅读推广活动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