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明代南京皇室藏书规模和数量远胜前代,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朱元津继承了历代帝王开国之初搜求前朝及民间遗书的传统,大力收集四方典籍。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六月,太祖攻克建康(今南京),即命有司访求古今书籍,藏之秘府,以资阅览。洪武元年(1368)十月,太祖下诏,收秘书监图籍,购求民间遗书。洪武二十三年(1390)又诏购遗书,福建布政司进《南唐书》、《金史》等书。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攻入元都(今北京),封府库图籍,守宫门,禁士卒侵暴。尽收奎章阁、崇文阁秘书图籍,及太常法服、祭器、仪象、版籍,运到…  相似文献   

2.
两宋是我国雕版印刷术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举凡官府、家塾、坊肆无不献其群力刊印图籍,论其品质,“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宋叶梦得语)。南宋一十七路,路路刻书。当时辖境相当于今天广东省的广南东路,刊书虽  相似文献   

3.
周祎 《兰台世界》2012,(36):142-143
十竹斋是中国明代末年书画家、出版家胡正言制笺、印画、刻章、出版图籍的工作场所。本文在梳理胡正言生平的基础上,阐述了十竹斋的饾版、拱花技艺及其《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对日本的浮士绘版画创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活字本的鉴定: 活字印刷始于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毕升创制泥活字的记载。元代王桢用木活字排印成功《旌德县志》,明代又出现了铜活字。这些都说明了用活字排印图籍,跟雕镌书版刷印图籍一样,都为我国人民首创。活字排印,无论是泥活字、铜活字,还是木活字,虽然其制作活字的原料、方法不  相似文献   

5.
山东大学图书馆藏稿本《镇江焦山书藏目录》为焦山书藏前期目录,保存了嘉庆十八年至光绪十二年所收图籍档案。本文以《镇江焦山书藏目录》为据,通过对焦山书藏官私共建模式、重视守藏僧选拔、藏弆时人著述、藏书整理保护、对士人开放等管理举措的探析,再现了阮元的书藏管理思想,丰富了江南藏书文化的内涵,有助于了解清代镇江地区官绅、士人、僧人间的文化活动,揭示了焦山书藏对藏书楼向近代化转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代藏书家鲍廷博在《四库全书》的纂修过程中,精挑多种进呈,由于所献图籍多宋元以来孤本,世称献书之冠,受到了清廷的嘉赏。鲍氏所献之书大多符合治经忌空谈,治史不能忽视实证的乾嘉考据学要求,因而被采纳较多。此外,凭借深厚的朴学功底,鲍廷博还参与了浙江巡抚续进书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的校理工作,为全书的编纂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0,(3):122-128
《四库提要》体量庞大,兼备学术属性和政治属性,对私人藏书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四库提要》是藏书家考察图籍的重要参考对象,藏书家着意于对《四库提要》收录的残书、佚书等稀见本的访求,藏书家对《四库提要》开展批注、补充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清二百多年间,文事最盛。前期刻书颇多,流存较广,给目录学的发展客观上具备了较雄厚的物质基础。考据学日丽中天,考据之家笋出,精校精刊,其风盛行,图籍整理有方,流传有绪,给目录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实践基地,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方法。后期西学输入,图籍日增,种类繁多,使得目录学的发展客观上具备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前进禁锢森严,书目工作受到束缚,统治阶级意识无不渗透,给目录学发展以严重阻碍。后期新学盛起,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书籍大量出现,目录  相似文献   

9.
古籍机读目录的文献连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我国古籍复杂性的原因,除了数量浩瀚、主题交叉和原书信息不完整以外,还在于大部分图籍都有自己悠久多变的版本系统及其庞杂众多的相关著作.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者,为了做好某书的整理研究,往往首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搜讨某书的各种版本和相关著作.不做好这项前提工作,要想进行某书的整理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清代商人鲍廷博酷爱图籍,他集收藏、校勘、刻印于一身,收藏图书上万卷,内中多宋元精品。四库全书开馆,他拣选宋元善本呈献,受到朝廷的嘉奖。而他用毕生之力刊刻的《知不足斋丛书》,收书广,刊刻精,为清代最有名的大型丛书之一。与一般的私家刻书不同,他的刻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皇帝顾眷的感恩,秉承先志,不是从刻书中获利,而是注重刻书品质,为乾嘉学者服务,创造图书精品。  相似文献   

11.
孙文杰 《出版科学》2009,17(4):93-97,92
宋刻本在清代图书市场上备受珍视,书价高昂。本文概述清代宋刻本书价,与同期的官员俸禄及物价进行比较,并对书价高昂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此现象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2.
清代辑佚的繁兴是和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的,但具体到每一位学者而言,他们辑佚的缘起又有所不同。文章从为学术研究、重视某类文献、不满已有辑本、重应用、因师承家学五个方面对清儒辑佚的缘起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曹之 《图书馆论坛》2006,26(6):341-346
清代是古籍版本学的繁荣时期。文章从同书异本研究、善本观、版本学家和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论述了清代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邓菲  衡中青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3):126-130
对佛山地区明、清和民国时期的22部地方志门目进行研究。首先进行总体分析,介绍其门目记述的主要内容;其次选取地理、建置、赋役、官师和学校5门进行详细分析,介绍其特点并对其内容进行简要分类。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康熙朝志书为例进行横向对比研究,以南海县志为例进行纵向对比研究,探求佛山方志门目的变迁特点。  相似文献   

15.
罗鹭编《采山楼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收录了其个人所藏稀见清人别集20种,每种均撰有解题。较之近若干年出版的一些清人著作,《丛刊》是一部"小书";然基于其全部的藏书活动,衡其藏书实绩、究其藏书思想、察其藏书意义,《丛刊》又实为一部"大书"。《丛刊》是当代民间古籍收藏与保护的重要收获,必将在藏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辑佚是以佚书、佚文的搜辑、整理为中心的文献整理活动和方法。清代是辑佚发展的兴盛期,清代《四库全书》的纂修、目录书的编撰、古经解汇编都与辑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清代书坊刻书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为了吸引读者,获取经济利益,书商常常在书籍上刊登图书广告.这些广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反映了清代书商的商业经营活动,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中国版刻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学者曹溶著述《流通古书约》,提出了古书传抄互换或刊行广布的流通之法,在我国首次以文字的形式倡导图书开放的思想。在具体实施中,此约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对保存古书及利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代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徐学林 《出版科学》2007,15(3):83-87
本文主要记述清初著名的东南藏书家传是楼主徐乾学在藏书、著述、编纂官书、刻书活动中留下的主要业绩,从侧面反映出清初汉族名宦官场生涯的艰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铁琴铜剑楼藏元刊本《资治通鉴》近10万字长跋为例,揭示明末清初苏州地区文、严两家以严虞悖为代表的士人之阅读轨迹、遗闻轶事,以裨知人论世之资,籍此进一步管窥清代藏书题跋蕴含的丰富文献、史料、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