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档案学方法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学方法论是关于档案学理论研究方法的论述。档案学理论要在实践基础上得到发展,不仅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还需要若干种方法。正确的理论研究方法应当是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与辩证的,它如同在实践与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沟通了实践与理论的自然联系。因此,我们应...  相似文献   

2.
方法论,早期的辞书解释为:"在某一学科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式的总和".现在认为: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它包括哲学的方法论,具体科学的方法论.我这里提出的电子档案方法论,本意是在唯物论辩证法的指导下,将档案学的理论方法和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结合运用来比较妥当地解决电子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档案学是研究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产生、形成、运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具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重性质的学科.档案学研究不仅要研究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理论,而且要研究档案管理技术与方法[1].在档案事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湖南省档案学研究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档案学研究的队伍也不断壮大,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档案学比较研究的兴起与逐步展开,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学理论的研究水平,从而使理论档案学的研究领域充满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想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这一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得到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张先锋 《海南档案》2006,(4):8-9,13
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或者说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这是由档案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的。档案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即研究档案、档案工作运动规律及其与人们社会实践关系的学科.因此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决定档案学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档案学的重要理论、原则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很强。档案工作实践发展水平,决定着档案学的发展水平。档案学提供的知识。不仅是有关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自身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从事档案工作的具体原则、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6.
系统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科学。它的理论和方法已经从自然科学领域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它对于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学、管理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吸收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新兴科学方法论的成果,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胡乔木同志最近建议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大力学习、宣传和应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社会科学界在这方面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博物馆界的同志也发表了一些见解。笔者在这方面是门外汉,只在最近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档案学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面临着三大危机:生源危机、档案学研究方法论危机、档案学研究成果危机。为使中国档案学教育和研究成果更具社会影响力、档案学得到更广泛的其他学科及社会的认同,中国当代档案学还需加强跨学科科研与教育,发展和完善档案学研究方法论体系;中国档案学学术共同体还需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担当,档案学的研究主题需要有更多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8.
论结构思想与方法下的现代档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学理论已经过了百年的历练,但以档案学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十几年中,我国出版了不同作者的四部五个版本的<档案学概论>,我近期档案学理论研究也变得异常活跃,档案学理论界开始思考一些过去未曾思考过的问题:档案学应该用什么样的结构来容纳档案实践经验和知识?怎样将它们组织成为一个科学的概念体系?如何利用这个科学体系发现更多的现象本质和规律,以及如何利用它预测档案学和档案实践发展的未来?而诸如:档案学研究对象、档案学学科体系、档案学科学体系、档案学理论体系、档案学理论层次结构、档案学理论内核、档案学理论逻辑起点、档案学理论内在逻辑、档案学的理论纲领、档案学研究范式、甚至是档案学本体论等等问题,一下都涌现出来.而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我国档案学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表明我国的档案学研究已进入以档案学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西方档案学对中国档案学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领先于西方 ,但中国档案学产生晚于西方。中国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档案现象 ;而西方将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扩大至广义的文件现象。中国档案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 ,侧重于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 ;西方档案学以不同的哲学思想为指导 ,运用多门学科的研究方法。中国许多档案学者或缺良好的高等教育 ,或缺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西方档案学者大多两者兼具。中国档案学应该借鉴西方档案学的长处。  相似文献   

10.
档案学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3个方面对我国档案学方法论的研究提出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即从档案学方法论的价值的角度看档案学方法论学科的建设 ,从档案学方法论的结构看档案学方法论系统的整体功能 ,从档案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看我国档案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闫静  陈坤 《山西档案》2023,(3):5-12
以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中国档案学发展进入新阶段为背景,运用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史、外史以及库恩内外史结合的科学史观,从内部表现为理论问题、外部表现为学科建制出发,分别对中国(特色)档案学历史叙事呈现出的特点进行阶段性分析,对中国档案学的学科叙事以及其特色、话语是如何构建演变的进行讨论,总结出中国特色档案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走向独立、学科自省、学派自信。最终得出中国档案学科叙事演进规律:中国档案学在自我更迭的过程中,新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不断出现,最终演变成了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建构了相对完备的学科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真正转变。  相似文献   

12.
档案学性质的讨论与研究是近年来档案学基础理论争鸣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现代社会与科学发展的背景,用学科性质划分的一般标准,从档案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出发,阐述档案学定位的特征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档案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档案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使得科学方法在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而档案学向更广、更深方面发展。反之,将会使档案学科理论缺少深刻性、准确性和清晰性,档案学研究方法是由多种方法组成的复杂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档案学著名学者吴宝康教授早就提出创立“档案经济学”研究的设想,以加强档案学与经济学的联系。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各门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阐述和论证档案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规律;档案工作与商品经济的客观联系;档案工作的有偿服务诸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里发表的马静华同志的文章,代表了一些同志的观点,探讨是有意义的。我们欢迎更多的同志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联系档案工作的实际,研究和探讨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5.
档案学性质的讨论与研究是近年来档案学基础理论争鸣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现代社会与科学发展的背景,用学科性质划分的一般标准,从档案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出发,阐述档案学边缘性这一特征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日,徐拥军教授团队的新作《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研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分7章,凡25万字。该书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本书总体遵循“为什么一是什么一怎么办”的研究思路,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阐释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产生背景,论述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体系和实质,阐述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学科制度是一种结合知识生产与专门人才培养的整合性制度。本文将学科制度理论引入中国档案学史的研究,试图用结构化方法阐明其对于中国档案学学科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明确档案学学科作为一项社会建制在社会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价值,以期对档案学学科自身完善和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尹良鑫 《山西档案》2023,(3):124-130
基于范式理论视角,对计算档案学发展路径展开分析,既可为衡量计算档案学分支学科发展水平和研判计算档案学发展态势提供依据,又可为计算档案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依据范式理论在计算档案学学科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文章从计算档案学理论体系、科学共同体与科学动态发展模式三个层面,提出了强化基础理论研究、明确学科边界、提升学术产出、强化学术交流、转换研究思维、同步变革观念与实践、规范整合科学共同体等推动计算档案学实现高质量范式转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范式论批判的中国档案学发展研究》是一部应用范式理论探索中国档案学发展规律的力作。全书的内容从逻辑联系上可分为理论分析和理论应用两部分,批判性思维的运用、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系统性理念为先导是其呈现出的主要特点;该书的价值在于纠正了已有研究成果中的错误,发现了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促进了档案学范式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档案学理论体系的不足,提出要从元科学层面加强档案学元理论的研究,从而深化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促进档案学学科发展,完善档案学理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