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编辑观念的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是个发展的概念。孔子时的编辑与今日的编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正如庄子所言:“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①任何事情从开始发展到最终,一定会起很大变化。中国编辑研究,不是历代编辑家们的历史汇编,也不是他们所创造的各种图书的集合,而是通过研究,寻觅发现中国编辑观念的进化,从而描绘出这种进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编辑在创造中国文化事业中的地位,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编辑在建造中国文化大厦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编辑观念进化的历史轨迹是什么?述———编与辑———编与译…  相似文献   

2.
“编辑”一词古已有之。由最初“收集材料,整理成书”,发展到今天,涵括了选题、组稿、编选、发行全过程,编辑的工作范围由单一的文案工作,前后延伸,覆盖了图书出版全部流程。编辑职业未来发展走向如何?笔者认为,编辑职能的丰富与延伸,同时带来了编辑力量的多点分散,处理不好势必影响编辑效果。只有打破分散,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整合,才能求得编辑工作最优化。而这需要在体制上完成从编辑到策划到出版人的转变。一、“编辑”的起源与流变“编辑”一词源远流长,殷商时期已经有“编”字,指串联龟册或简册的绳子;“辑”字本义为和协…  相似文献   

3.
看黄晨新编的《报刊博览》版上有两句“诗”:“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立即联想到我们的编辑工作:编辑上班三件事,约稿编稿画版面。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我觉得编辑编辑,“编”和“辑”是一回事,也不全是一回事。说它是一回事,是按照《辞海》的解释:编辑是指新闻出版机…  相似文献   

4.
说到编辑,人们往往会聚焦到编辑的“眼光”。因为编辑的眼光会影响到选题的策划,影响到对作者的选择,影响到编辑对自己所策划的选题投入多少时问、多大精力。那么,一个好的编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眼光呢?我想应有以下三种眼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女编辑现象”杂析王一方巾帼不让须眉,已成为当今文坛的流行色了,曾几何时,战果扩大到了出版图中,形成风骚万千的“女编辑现象”。譬如,屡屡为思想文化界捧出烈醇佳酿而有“拼命三娘”“飓风编辑”之称的许医农;识高趣广、创意常新的“沪上才女”杨小敏,亲率文物...  相似文献   

6.
期刊编辑工作,不仅决定着一种期刊的形象-“外包装”、风格和神韵,而且决定着期刊向读者输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从这个特性上看,期刊编辑肩负着把关的严肃使命,就是说,编辑对稿件握有生杀大权,既能为稿件开“绿灯”,也能开“红灯”,责任重大,笔者从办刊的实践中体会到,期刊编辑的把关使命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往日里总是抱怨编辑“不识货”,净“枪毙”自己的稿子,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编辑水平有问题,是不是因为不认识编辑才上不去稿?今年5月,我到军区《前卫报》社学习。到了报社,我认为发稿的机会来了,一连送给编辑们十几篇“大作”,结果自己在“废纸篓”里又捡了回来。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真想照着镜子看一下是否自然)把~篇精心润色的军事稿件送给了编辑。那名编辑看了看稿子,说道:“这篇稿子同以前的那几篇一样,没有深度,写稿子的时候,心里一定要装着一套日常的工作思路,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报道什么内容,要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8.
李锋 《记者摇篮》2005,(4):47-47
对国内的许多报社而言。专职的美术编辑早已是明日黄花.登不上台面的。除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报。相当多的报社已经取消了专职美术编辑的岗位,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编采排合一”、记者编辑的“一专多能”。从采访到编辑再到画版成版.编辑、记者们是“又当爹又当妈”。看上去好像很能体现现代办公条件下那种所谓的“高效率”。对于报纸而言,美编是否真的成为是一个过去时的概念?让我们来看看美编的发展历程吧!  相似文献   

9.
修复维纳斯——编辑美学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编辑这项工作,以往的看法.只不过是一项文字或图片性业务,并且处于“依附”地位,即依附于作品而存在。近年来,人们提出“编辑学”的概念,试图从理论上确立其学术地位,从而建构一门独立的编辑学学科。为此,学界同仁,从编辑历史的总结,到基础概念的拟制,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筚路蓝缕,初见规模。  相似文献   

10.
编辑的“四责”与“四要”王泽元从事38年的报纸编辑工作,我感到,应该把编辑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贯穿于报纸组织报道的全过程,从报道前的准备到报纸付印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从稿件的个别处理到报道的全面安排,包括报道的决策,组织、选择、修改、配置稿件,组织和撰...  相似文献   

11.
编辑道德的四重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玲 《中国编辑》2005,(4):51-52
编辑常常被赞誉为“为人作嫁的无名英雄”、“优秀作品的助产士”、“善识千里马的伯乐”,等等:这不仅反映了社会对编辑工作的重视和对编辑人员的尊敬,同时,也说明了社会对编辑社会职能的承认以及对编辑的期望和要求:然而,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近年来出版界出现了诸如抄袋剽窃、恶意炒作、恶性竞争等方面的道德问题.危及到了行籽的整体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林帆 《新闻记者》2006,(11):71-72
曾几何时,复旦大学新闻系好不容易增设了一个“编辑(书刊)专业”,但因不足为外人道的隐情,只“昙花”一现便夭折了,不免使人感到痛惜。 上世纪20年代伊始,上海圣约翰大学首创新闻系,在中国创办了第一个新闻学科。嗣后不少知名大学都闻风而动,先后设立新闻系或报学系。奇怪的是,在我的印象里,这些新闻学科从来就是重“采写”而轻“编辑”,这与报社总编辑撑大旗、编辑部掌握版面的实际太不相称,也许编辑是默默无闻“为人作嫁衣”,记者却抛头露面署名见报的世俗原因吧。但是,中央主管这方面的领导却不是这样想的,像胡乔木同志一直主张新闻院系要重视培养编辑人才,因此借1952年院系调整之机,便把燕京大学新闻系易名为“编辑专业”并进北大(后不知何故于若干年后又恢复为“新闻专业”)。只是习惯势力使然.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北大编辑专业课程安排基本上纹丝不动.编辑课仍然是作为仅有的一门业务课(到报社实习还是主要由记者指导),甚至原来的系主任蒋荫恩调去当总务长,由他亲自开设的编辑课就乏人传承.只好到有关单位去求援。记得当时请到中宣部报刊处的一位负责同志来当兼职授课.但毕竟是非专业老师,讲授内容缺乏系统性,而且大多是介绍报业情况。至于复旦新闻系,也是同穿一条连裆裤,从其教学组织可见一斑。我是从燕京新闻系——北大编辑专业毕业分配到复旦新闻系的,感同身受这老一套。当时系里共设三大教研室,一是“新闻理论”;二是“新闻采访与写作”;再有就是“新闻史”。“编辑”势单力薄,只作为“教学小组”挂靠于“采写”教研室。和北大的“编辑”号称专业相比,自是相形见绌。不过后来还成立教研室了.那是与“评论小组”合并成的“拉郎配”,才有了自己的归宿,不再寄人篱下了。接下来是中国知识分子备受煎熬的荒唐岁月,自己的命运还无法掌握,谁顾得上学问学科?以致如今全国设立诸多新闻院系,而“编辑”课依然处于弱势,不成气候!  相似文献   

13.
吴菁 《新闻采编》2004,(1):26-27
据武汉市一名记者披露,他所在报社的编辑大都是因做不好记者,才被淘汰到编辑岗位的,该报社奉行“采而不优则编”的“兵法”,是对编辑在报纸生产流程中地位的误解,进而言之,是对新闻生产规律的背离。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编辑的“再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科学编辑的“再创作”熊家国武汉科学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早已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甚至称誉很高[1]。但对编辑活动的社会创造性的认识,就不那么简单了。从作者原稿到完美的出版用稿这一过程中,以编辑的“再创作”为例,即使编辑界的认识也不很一致。这是对某种合理...  相似文献   

15.
江凌 《新闻传播》2007,(5):23-23
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瞭望者”和“把关人”的编辑,在文化传播及职业实践中,自然也以“发现”作为出版文化传播的手段。编辑每天都在变动的文化信息中进行创造性劳动,怎样从纷繁的文化信息中发现有出版价值(包括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选题,作品或有创造力的作者人才,把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物奉献给受众?这需要编辑具有较强的发现眼力,较深的文化洞察力。《试论编辑发现的养成途径》一文论述了八个方面:历史眼光与全局意识,注意力与观察意识,好奇心与问题意识,联想习惯与角度意识,思维训练与整合意识,理论素养与辩证,系统意识,知识积累与学习意识,敬业奉献与责任意识。本刊将分期陆续发表,敬请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对“编辑”一词含义的讨论,必然转向对“编辑作品”概念的讨论,而且,对于“编辑一词有什么样的理解,也就必然得出对“编辑作品”有什么样的理解,这是毫不奇怪的。叶向荣同志继他在《编辑概念诸说之辩证探析》一文中提出“编辑”概念后,又在《编辑作品概念重构》一文中谈了对“编辑作品”的理解,提出“编辑作品概念重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坚守出版理想,编辑的主体意识不可丧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洁 《中国编辑》2005,(1):32-34
一直以来,编辑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大约都是从属的,他们只是使著作者的作品得以面世的一个后续环节,是事物地道的“外因”。“为人作嫁”过程中所有的光环,始终都不可能笼罩到编辑身上,这光环的聚焦点只是“嫁娘”——图书,而编辑的美德也正体现于此——如此靠近光环,又如此拒绝光环。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之下和市场经济运行初期,  相似文献   

18.
编辑之我见     
作为一名业余写稿者,常与报纸、刊物的编辑们打笔墨交道。其中也不乏关系密切者。经过多年实践,我深切体会到:编辑们不愧为默默耕耘、辛勤劳作的“园丁”;是发现人才、扶植人才、促人成才、助人为乐的良师益友。在我的心目中,也始终将那些编辑们视为老师并予以敬重的。认识、了解、熟悉、结交编辑对于一个热衷于“爬格子”的人来说,实属一大益事。时间久了,交往得多了,对众家编辑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不同的印象。据我看,编辑大致分这样几个类型。一日“伯乐”式的。世人常道:“伯乐识骏马”。我回:“编辑爱良才”。在我所接触的编…  相似文献   

19.
某师政治部主任写了一个小品,一家杂志拟刊用。编辑去电话与这位主任商量:可否将其中一个地方改改。这位主任接到电话提出,如果不改,也许效果更好。那位编辑听完主任的理由,非常高兴,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末尾还叮嘱这位主任,希望以后多写独具特色的东西,多提不同意见,因为这样编辑喜欢,读者喜欢,部队需要。由此联想到时下有些新闻报道人员,绝对“尊重”编辑意见,对编辑的话只会“是!是!”“好!好!”,没有一星半点异议。只要编辑编稿,换上啥例子都行,怎么改都可以,那怕面目全非,只要作者是自己的名字就行,以致所“写…  相似文献   

20.
刘杲 《中国编辑》2007,(2):87-88
我欢迎《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初探》的问世。“本书的作者大都来自全国少儿出版社、期刊社和报社,有比较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从这句话里我读出了两条信息。第一,有丰富编辑工作经验的同志,渴望总结实践经验,使之上升到编辑学理论,而不是停留在经验的层次;第二,他们对编辑学的探讨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因此具备了认识真理的客观条件。这两条,我觉得有普遍意义。我们做编辑工作需要编辑学理论。因为理论不仅告诉我们编辑工作的“当然”,更告诉我们编辑工作的“所以然”。理论帮助我们提高编辑工作的自觉性,提高编辑工作的专业水平和科学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编辑学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它来自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用于指导实践。这是编辑学研究始终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