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1年10月24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举办的"刘杲同志编辑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刘杲同志于1956年开始从事出版工作,曾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党组副书记兼国家版权局副局长。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和长期的研究工作中,他对出版业管理的诸多方面,如法律法规、市场管理、各类题材出版物的出版、人才培养、外事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曾以政协委员的身份积极为出版业建言献策,强调推进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其主要著作有《刘杲出版文集》、《刘杲出版论集》、《出版笔记》、《我们是中国编辑》等。来自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出版局和全国各地出版单位的领导、资深编辑家、出版人及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授等,在研讨会上纷纷发言,表达了自己对刘杲同志编辑思想的认知、感悟及对他的敬重之情。本刊将陆续选登此次研讨会的部分发言和论文,为广大编辑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卞葆 《中国编辑》2011,(6):42-45
刘杲担任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期间,他以及他所领导的中国编辑学会十分关注和倡导编辑职业道德建设。文章从刘杲对编辑职业道德建设贡献的回顾,对编辑责任、义利和质量意识的论述两方面,分析了刘杲的编辑职业道德观及其对学界、业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杲同志编辑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文章从四个方面概括了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一是刘杲同志具有的先进出版理念,二是刘杲同志对编辑学理论建设的重大贡献,三是刘杲同志可贵的探索精神和研究方法,四是刘杲同志自身拥有并努力倡导高尚的职业道德。编辑出版界要进一步发扬刘杲等老一辈出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促进编辑出版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系统学习刘杲的《刘杲出版文集》(1996年,中国书籍出版社)、《刘杲出版论集》(1998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和《出版笔记》(2006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后,使笔者深深感到:刘杲关于编辑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编辑最高追求的论述非常丰富,研究非常深透,并贯穿于刘杲编辑思想的整个体系之中;三者之间是一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具有鲜明的编辑职业特色、时代特色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此文是应约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30周年社庆写的回忆录,受刘杲同志《我的出版观》的启示,定名为《百科塑我编辑观——从〈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出炉前后说开去》。文成后送刘杲同志一阅,意在聊博一笑,不想刘杲同志偏爱,推荐给《中国编辑》。原文篇幅较大,根据编辑部的建议我做了压缩,文中省略号处即为被压缩之处。全文分四个部分:探究编辑灵魂所在,解读编辑深层内涵,体验编辑邻接关系,追寻编辑最高境界。该文将分两期刊毕。  相似文献   

6.
从三个方面回顾与刘杲亦师亦友的情感,即刘杲关注青年编辑人才培养,提倡出版史料的累积和挖掘,为文化请命、为出版立德。  相似文献   

7.
刘杲先生的《出版笔记》中有两篇文章专门论述了编辑史、出版史研究问题,提纲挈领、内容丰富。本文以编辑史为中心,以这两篇文章为依据,从编辑史研究与编辑学科建设的关系,编辑史与出版史的关系,编辑史与多种学科史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四个方面,梳理了刘杲先生有关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姬建敏 《中国出版》2012,(14):63-65
在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加剧、新旧媒体撞击激烈、各种媒体形式和新编辑群体增多的当下,编辑实践中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存在和各种新的现象的发生,使编辑规范的建设和编辑规范的创新成为研究的焦点。从现实出发,切实加强编辑基本规范建设,提高编辑的规范意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做好新形势下的编辑规范创新工作,在今天显得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9.
围绕中国编辑学会第15届年会的主题"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来自全国出版界、高校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聚首一堂,进行学术交流。会议探讨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为以下四个方面:编辑创新是编辑工作永恒的主题,编辑规范是编辑工作质量的保证,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强编辑规范与创新的关键是提高编辑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指出,编辑规范和编辑创新是中国编辑学会2011年的工作要点,也是第15届年会的主题;阐述了中国编辑学会同仁围绕一条主线、两个主题、三大理念达成的九大共识;对三大理念及其与编辑规范和编辑创新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对强化编辑规范,推进编辑创新指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编辑学研究显示出多元发展的趋势。理论研究继续寻求新的突破,编辑文化与跨学科研究充满希望和挑战,编辑工作与编辑史、编辑家等研究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低水平重复和缺乏原创性的问题。当下要做的是继续创新理论,关注实践。  相似文献   

12.
程新晓 《出版科学》2009,17(6):29-31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观念创新为个人编辑出版提供了媒介平台。论文论证了个人出版的产生,阐释了个人编辑出版的三大文化缔构特征,指出个人编辑出版缔构的是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3.
网络互动“百科全书”的编辑规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翠玲 《出版科学》2012,20(1):82-84
以百度百科为例,通过对比传统辞书的编辑规范,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百科全书正在形成的编辑规范及其特点,具体分为道德规范、工作规范、技术规范三个方面。指出网络互动百科全书在年轻网民中有广泛影响,但网络词条的内容存在不足。如何完善网络词条的编辑规范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应该引起传统辞书出版界以及百度词条使用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段乐川 《出版科学》2012,20(2):26-28
"媒介间性"特征是从整体视野对编辑活动客体对象关系的抽象概括。它是指不同的编辑客体——媒介,在共时和历时的编辑实践中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作用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共存互补性、交互作用性和转换生成性。这一特征不仅是贯通编辑活动历史的编辑客体作用规律,也是编辑活动的整体特征之一。认识和发现这一规律、特征,对于做好当下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编辑学研究述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平 《出版科学》2009,17(4):20-24
2008年适逢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编辑学研究在"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思想指导下,总结以前的成绩,进行现实的研究,收获颇多。从编辑学研究30年综述、编辑学理论研究、编辑出版教育研究、编辑工作与编辑主体研究、编辑史和编辑家研究五个方面,对2008年发表的编辑学研究论文进行归纳,不但有助于总结过去,也有助于预测未来。  相似文献   

16.
徐方 《编辑学报》1991,3(3):125-128
控制论与编辑学的结合产生了编辑控制论,它是控制论的一般规律在编辑学中的应用,即以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编辑工作。编辑出版是一可控的信息过程,编辑行为是在编辑系统的控制下实现的。编辑控制论的概念则是以系统、信息、控制等观点,以要素、结构、反馈等概念研究编辑现象。本文扼要地阐述了编辑学控制论最主要的两大概念,其一是编辑学控制论的理论,其二是编辑控制的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7.
王永立 《编辑学报》1991,3(4):202-207
科技期刊的编辑在具备某一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必须强化编辑业务知识和语文知识,其综合水平必须高于作者,并且体现在刊物的全部编辑过程之中。以封面、字体、图表为例,说明其美学特征在编辑体例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余禺 《出版科学》2011,19(5):37-41
编辑行为源自编辑内在的文化诗学想象和知识构想力。编者既是读者,也是"作者"。编辑的读解是预期的读解、关联的读解和想象的读解,正如语言修辞允许诠释的"偏差",解读是为了创造出一个编辑文本;编辑组构对原作的形式或题旨做某一元素的提取,从而给出符号置换,形成文本与阅读之间的修辞。编辑符号的指示功能因编辑语言的相对性而呈现出矜持的修辞性,其"第二级指示系统"是编辑修辞学的极好体现。  相似文献   

19.
蔡克难 《出版科学》2010,18(2):20-21,24
明确并界定出版与编辑两个概念,指出出版活动与编辑活动关系密切,出版活动包含编辑活动,出版活动早于编辑活动。  相似文献   

20.
编辑选择的普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选择的普世价值,主要体现在编辑选择应具备独立、客观、公正的报道作风,扎实、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勇于揭露社会黑暗的无畏精神,同时编辑选择的普世价值应更多地体现人道主义关怀的人丈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