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席文举 《传媒》2003,(12):48-50
“整合型媒体”是借用物理学和社会学的有关原理和概念,来描述媒体对杜会事物的作用,以及媒体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一种理论。简单地说,“整合型媒体”就是,如果媒体新闻传播活动所产生的作用力,与现实某个社会事物运动变化的脉搏同步,就会发生共振。这种共振能够聚合起一种能量作用于该社会事物,使之产生突变、产生飞跃,推动和促进其向前发展,同时,也大大提升媒体的价值。我们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媒体对社会事物的整合现象”,并把这种能够对社会事物产生整合作用的媒体,称为“整合型媒体”。三个阶段的三个理论 在华西都市报创刊时我提出了“市民生活报”的定位,创立了把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成功结合起来的一整套办报理论和  相似文献   

2.
行业报发展战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开拓型:报业由“媒体经营”向“经营媒体影响力”的转变,逼得行业媒体必须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打造自己的核心创新能力。在信息和内容同质化的今天,传媒的创新方法更多地表现在信息的整合。整合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是知识整合,第二是技术整合,第三是报道整合,第四是信息整合,第五是人力整合。这里仅就信息整合进行略述。信息整合的性质就是通过对信息重新集成,来实现信息增值。在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国记》总编陆小华看来,一份报纸原创性的、独家的信息加工标准、方式、手段是构筑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陆小华认为,决定新闻信息产品市场表现的核心因素由产品质量向信息服务质量转移,出售服务将成为新闻媒介新的盈利模式和控制市场的基本手段。信息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在市场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畅,人畅我忠”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的是中国不同类型的媒体对日益兴起的都市集体行动的报道策略.文章对传统框架理论(Frame theory)“符号争夺战场”论调有所突破,强调了媒体在报道集体行动议题时自身的利益考虑,并提出“媒介框架整合”概念以描述这一符号再加工过程.经由“媒介框架整合”,一方面媒体再现了事件意义;另一方面,也将集体行动纳入“合法争议领域”.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例,我们总结了媒体在面对不同议题倡导者提出的框架时,所进行的三种媒介框架整合方式:框架延伸、框架对立和框架独白.以此,本文考察了不同政经坐标下——特定媒体市场竞争环境、特定媒体的政治环境与特定媒体的媒介角色——媒体会如何采用不同的媒介框架整合策略来建构集体行动事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丹 《青年记者》2006,(6):40-41
黑格尔说:“公共舆论是人民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无机方式”“,是某种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表露。同时亦是实现社会控制的制约力量。”但是,这种社会心理和意见的“表露”往往得靠媒体这一桥梁来实现。正是舆论和媒体的这种契合关系,使得舆论不得不借助媒体的翅膀来飞翔。在某种程度上,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和舆论监督已经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合体。据此,新闻评论对舆论所产生的影响,也就值得分析和探讨。新闻评论引导舆论的基础由于人类思考的天性,内在的评价事物的心理需要,还有对民主政治的舆论监督的需要,使得新闻评论这种基本新闻…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09,(6):66-66
“行政推动,市场运作”是江苏省广电网络整合的原则。一、由政治资源的优先整合来撬动传播资源的整合。江苏整合实践中的亮点之一是在全省广电信息网络整合领导小组指导下,由领导小组指定代表、各市对网络资产拥有所有权的单位授权代表、省级投资主体的授权代表三个方面共同组成广播电网络合并重组委员会,这样网络整合的决策及其执行由某种形式的法人联合体承担起来,省、市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渠道更为畅通,有效地排除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台网不分体制藩篱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媒介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了新闻报道模式的变化,也导致了传播方式的变革。媒介融合日益成为人们在媒介传播中的焦点实践,形成了媒介内容整合的信息消费、网络整合、媒介平台整合;此外,媒体的融合促进了媒体市场的结合,对传统电视新闻的报道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让我们对媒介新生态下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产生思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异军突起,社会舆情出现了全新的态势:一是自媒体时代的全面来临,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大记者;二是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更显复杂多元;三是媒体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考量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以及由角色定位带来的社会责任。《绍兴晚报》是一家地方报纸,在强手如林的报海中只是一朵浪花,但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和监督者,一直在积极创设载体和策划选题,以发挥媒体对社会事物的整合作用,促进所在城市的良性  相似文献   

8.
面对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整合、共存共赢乃大势所趋。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新旧媒体“合二为一”奠定了基础,也为传媒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单一形式的传播媒介已不能满足受众需求,类似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媒介融合传播已经产生,两者通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合交融,形成能应对不同受众的传播新模式,来满足受众个性化、大容量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9.
“我们主要是锁定移动当中的人群,向他们传递信息,这是我们未来的总的发展方向。虽然我们所做的业务并不是非常新兴的事物,并且它的商业模式也已经很成熟了,但是要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关键要看我们怎么把资源整合好,把渠道整合好,把内容整合好,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更大的媒体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凭借先进的网络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因特网正在对社会生活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面对席卷天下的信息网络发展形势,广播电视各媒体“整合上网”,在同一信息平台上开办广播电视合一的网络台,应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媒体融合视野下的新闻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Pool教授提出。其核心思想就是强调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目前媒体融合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学术用语.甚至有人认为,离开这个词汇,便不能反映该行业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熊澄宇归纳了媒体融合的三层内涵:第一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种形式靠拢:第二是指包括传媒文化形态的整合、传播系统的整合和传媒公司所有权的整合等在内的媒介大整合:  相似文献   

12.
凭借先进的网络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因特网正在对社会生活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加入因特网,成了全球网络的一个“节点”。面对席卷天下的信息网络发展形势,广播电视各媒体“整合上网”,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开办广播电视合一的网络台.应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单娟 《今传媒》2010,(12):49-5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应用网络的目的与需求的变化,很多网站开始转型,将功能和特性由原来的"整合信息",转变为"整合应用",或是在原"应用"性的基础上继续扩充"整合"特性。本文将以几个目前具有"整合应用"特色的代表性网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展方式和独特优势,来探析网络的"整合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很多新媒体随之兴起,这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纷纷融合、取长补短,在资源、文章内容、利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整合,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融合就是融媒体。但“融媒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种理念,通过合理整合新旧媒体的人力物力资源,使其由过去的各自服务形式转变为共同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传播方式、经营模式、传播速度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社会,网络等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电视媒体发展新媒体,是目前电视生存的新课题之一。电视媒体必须对新媒体化生存发展的优势进行整合,抓住机遇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在对电视新媒体模式进行探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电视新媒体化生存的优势整合战略。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报纸深度报道的"整合"叙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互联网的兴盛带来报纸深度报道叙事策略的某些改变。网络作为新闻叙事的一个新的“隐喻库”,与目前报纸深度报道所呈现出的显著的“递归”结构密切相关。而这种结构是有效整合新闻信息的一种方式。网络技术还强化了新闻的“同题传播”,使得对于“故事”的发掘越来越成为由多个媒体共同完成的任务。报纸深度报道所负载的使命,已非单纯“寻找故事”,而在很大程度上转向“整舍故事”:在“核心”事件之间建立足够深广的关联、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卫星”事件,以及寻找信息延宕与压制所带来的“断点”。其在媒介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栾轶玫 《视听界》2008,(4):52-55
今年初,南方雪灾中,广播以其独特的媒介属性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再一次考验了广播的传播能力。广播是兼具大众传播功能与通讯功能的“二合一”媒介,在大灾发生通信、电力中断后,它是实现社会动员与社会整合最有效的媒介。  相似文献   

18.
彭榕 《编辑之友》2016,(9):65-68
网络舆论始于典型性的网络议题,普通网民在网络舆论发展过程中用“小力量”汇聚了“大能量”;在典型网络议题产生、网络舆论发展、网络舆论诱发网民现实行为等不同阶段,网民的同群效应起重要作用;网络环境的虚拟性、隐蔽性及网络社交媒体的“熟人传播”特征,是网民同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徐晓敏 《新闻窗》2007,(3):20-22
由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媒介融合在全球逐渐形成大潮流,在此背景之下。“融合新闻”应运而生。但是不是将各种媒体整合在—起就可以称为媒介融合?还是将新闻内容融合在一起就是融合新闻?亦或是把各种媒体的记者集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融合新闻呢?中国媒体为什么要向融合新闻转型?在此,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新建地方院校图书馆要围绕“学科性”和“地方性”建立特色数字馆藏,通过引进网络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建立网络资源导航的途径来建立特色数字馆藏的问题,并建议通过建立学科信息门户等方法来对数字馆藏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