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意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是仔细斟酌之后实现的多年之愿,更名可以给学科带来一系列优势。但毋庸置疑的是,更名不能改变本学科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因此更名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学科改革,正本清源。[方法/过程]在介绍一级学科更名的背景及借鉴国外高校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经验的必要性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四所国外世界TOP高校的硕士学位培养特点,同时深入学习该领域排名世界第一的英国谢菲尔德信息学院在硕士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特色,为更名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参考。[结果/结论]基于国外经验,认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如下建议:第一,找准学科定位,明确学科目标,形成学科特色;第二,丰富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夯实研究生教育;第三,培育满足信息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勇担时代大任;第四,与相关行业或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学科创新;第五,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教育认证标准;第六,加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英文期刊建设。通过6点针对性的建议,为学科未来的改革指明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学科更名背景下解析和思考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路径,旨在拓展学科内涵、丰富学科体系,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学科力量。[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和国家战略导向,提出“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向度”议题,并从历史、现实、未来3个维度观测本学科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目标过程中的嬗变与发展。[结果/结论]面向科技自立自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存在目标定位模糊、供需矛盾突出、核心能力薄弱等现实问题。为强化学科效能,更好地促进行业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建议:面向现实情境,加强学科制度建设;坚持吸收借鉴,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推动融会贯通,重视学科交叉协同;完善人才梯队,激发学科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意义]以学科更名为基点,立足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信息资源管理新任务与新目标,寻求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传承前提下的变革与突破,为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通过文献调研、政策梳理及历史分析,在回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现实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提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推进策略。[结果 /结论]在具备极强包容性的一级学科顶层框架下,重点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创新4个方面,以构建新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为基础,深化其原有的业务范畴,打破学科发展的壁垒,更为完整地覆盖学科领域新业态,促进学科教育与事业发展的共同繁荣,提升学科凝聚力、影响力与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透过年度学术热点,对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现实性、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解析。[方法/过程]通过对2022年度十大学术热点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文章对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的宏观背景、政策意涵、内生动力和底层逻辑进行了解读。[结果/结论]学科更名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难得机遇,文化数字化战略等一系列顶层设计则为构建信息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政策指引,文化自信和技术驱动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赋予了不竭动力。同时,社会认识层次论等具有中国本土情境适应性的学术思想,也为构建信息资源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国外将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建设的实践较早,对其学科建设实践进行考察,有助于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提供新视野。[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9所iCaucus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德国等五个国家的学科目录设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结论]发现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类专业设置具有传统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专业与新兴专业并存、回应行业发展需求、学科交叉色彩浓厚等特征,并结合我国学科发展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保留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的二级学科地位;结合院校学科优势,建设“行业+信息”模式的新兴二级学科;以开放主动的心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6.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后,学科发展路径、策略等面临着新一轮调整。多元化发展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跨学科交叉融合中坚守学科内核、把握学科本质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基于对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和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学科分布情况,以及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等的调研结果,梳理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发展现状与脉络,探究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边界,总结当前学科交叉态势及问题,进而提出以“固本、守界、拓域”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跨学科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1引言2022年9月13日,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正式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由此也引发了学科内部以及相关学科点的热烈讨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迎来由外延拓展带来的正向外溢效应的同时[1],却也面临学科话语体系重塑[2]、自主知识体系构建[3-4]、人才培养体系调整[5-6]等多重挑战。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共同体仍需以此次更名为基点,深入探讨未来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进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意义]明确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探讨学科更名后的知识框架和发展路径,为今后的学科建设与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教师履历和课程体系等调研数据,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专业生源3个不同方面论述学科知识多元化的现象,基于学科基础理论和框架探讨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解析方式,并从知识整合的角度出发阐释学科更名后的专业建设路径。[结果 /结论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存在明显的知识多元化现象,未来应紧密围绕“要素–领域–学科”3层知识解析框架展开研究、教育与实践,在开放的跨学科环境中塑造自身的认同和影响力,以知识整合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弘扬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守正拓新的主旋律,优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与运转机制,并推进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改革。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介绍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理论,概述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起源与发展,提出数据科学时代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建设途径。[方法/过程]通过分析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兴起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科学研究第四范式视角下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建设途径。[结果/结论]提出融合数据科学构建信息资源管理的二级学科体系,迎接数智时代编辑出版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专业教材,供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建设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外高校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促进我国高校图情学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转变,以满足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查、文献收集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iSchools联盟中美国10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对其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人工智能背景下对图情学科人才的需求,提出对我国图情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图情学科教育的改革。[结果/结论]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下,注重研究生的数据素养能力、学科融合能力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是未来图情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闫静 《图书情报工作》2023,67(1):108-116
[目的/意义]随着原“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正式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原3个二级学科之一的档案学亟需进一步解析和思考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探索如何继承和发展档案学的学术传统。[方法/过程]通过历时性分析梳理档案学近百年来的学科独立化历程、学科归属的变迁对学科发展的影响,通过共时性分析梳理档案学的学科特质,提出档案学在未来发展中“创新”的同时不忘“守正”。[结果/结论]需要档案界在一级学科更名背景下进一步明晰档案学科发展取向、学科发展指归和学科发展使命,在“创新”的同时坚守档案学科的独立性、坚守档案学科的“历史品格”、坚守档案学科专业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学术研究是学科发展最重要的考察指标,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下,从档案学术研究的视角讨论新环境下研究题域的扩展与深化,对于丰富学科内涵、推动学术创新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对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下档案学术研究题域进行全景梳理,从底层逻辑、时代挑战、拓展创新3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下档案学术研究题域的扩展与深化要坚持“守正”与“创新”,在坚守学科底层逻辑的基础上,直面档案学术研究的时代挑战,加强对理论和应用的拓新,强化学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后,有序实施学科建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梳理30多年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相关研究,以系统观为基础分析本学科的对象、使命、发展战略选择并构建系统建设框架,从抓住核心矛盾、技术与人文协同、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学科一体化等方面提出学科发展路径。[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必须深耕自己的研究对象,坚守学科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坚持技术与人文并重,协同发展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践行以贡献度为重心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意义]讨论图情档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方法/过程]在图情档学科建设的讨论呈现、逻辑分析和行动例举中,指出当前学科建设的主要困难,并提出初步建议.[结果/结论]"小逻辑"服从"大逻辑"、因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变、顺应教育和高校的改革情势而为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逻辑.在中山大学的学科建设实践中,发现在需求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构建高校图书馆支持服务体系,发挥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优势,促进学科建设和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专业认证通用标准7项指标中高校图书馆可深度嵌入支持服务的内容,对12项毕业能力要求进行逻辑划分。基于三维度双层次模型(3D2L模型),从3个维度、两个层次、6个方面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构建高校图书馆本科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结果/结论] 3D2L模型可用于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高校图书馆支持服务体系可按照该模型进行组织构建,并对具体实施提出政策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学科文化建设是图情档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科文化要素的凝练有利于为图情档学科文化建设提供方向和指导。[方法/过程]通过深入剖析学科文化的内涵,结合学科文化基质与学科文化形态的主要内容,分析并提炼图情档学科文化要素,在此基础上引出着力于文化要素的学科建设思考。[结果/结论]图情档学科的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性工程,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高校、学院、学术大师等多方主体在学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图情档学科本身,兼顾学科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基于网络招聘文本和学科数据,提出"行业-岗位-知识-学科"的人才需求及供给分析框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进行挖掘与分析,同时对其他领域的人才供需分析也具有借鉴意义。[方法/过程]采集招聘网站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职位招聘公告,综合对比CRF、BiLSTM-CRF、BERT-BiLSTM-CRF、BERT模型对招聘文本的实体抽取效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学科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结论]BERT-BiLSTM-CRF实体抽取实验效果最佳,分别构建"行业-岗位""岗位-知识"以及"知识-学科"3种关系网络,得到与人工智能领域联系最紧密的行业、岗位、知识及学科。该框架能充分地挖掘人才需求现状,并能较精准地将需求定位到人才培养的学科,对于国家发展战略以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