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琪 《天津教育》2001,(11):32-35
她瘦高的个子,干练、平和中透着智慧和刚毅;她一头短发,得体的服装衬托出儒雅与大方;她快言快语,昭示着她的个性豪爽、思维敏捷;她朗朗的笑声,蕴藏着坦诚、开朗与自信……这是记者在采访西青区张家窝中学校长张学珍时的直观感受。李大钊先生说过:“凡事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张学珍校长就常以此自勉,始终以勤谨务实为本。她对记者说:“一个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我确信,勤奋是改善自我的唯一出路,自我价值永远和勤奋成正…  相似文献   
2.
3.
该文就远程教育中教学交互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远程教育中教学交互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社会责任创新又称企业的社会创新,是指企业以创新的方式向社会供给社会责任行为。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已经从忽视社会责任、战略性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战略逐渐向社会责任创新转变,社会责任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来源。从领域创新、资源和工具创新、传播方式创新、评价方式创新等4个维度构建了社会责任创新的认知框架,以帮助企业在"创新、创业"的政策背景下,既能获得经济利润,又能助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培养宝宝的时候,也许会忽略了对孩子的色彩教育。根据德国慕尼黑心理测试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颜色对宝宝精神状态的影响特别显著,同时,适当的颜色剌激,可以提高宝宝的智商。  相似文献   
6.
农民,占据着整个中国三分之二人口的名字。他们弯着腰,守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田地,用那不太肥沃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他们黑瘦的身影在阳光中闪烁,当如雨的汗水滴落田间时,禾苗长出了新芽。中国农民,如低沉的大提琴,安静而沉稳。  相似文献   
7.
唐、五代时期,进奏官始终代表藩镇利益,不仅发行进奏院状,还负责地方与中央之间的信息传播工作,深度参与政治并有诸多非法行为。宋代不仅收缩进奏官的职务范围,强化官文书的保密性以防进奏官泄密,还不断细化对进奏官违规传播行为的惩罚措施,降低进奏官的待遇水平。从唐经五代到宋,进奏官由主动的传播者和强势的参政者转变为被严格控制、地位低微的"传声筒",这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下控制政治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介绍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理论,概述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起源与发展,提出数据科学时代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建设途径。[方法/过程]通过分析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兴起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科学研究第四范式视角下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建设途径。[结果/结论]提出融合数据科学构建信息资源管理的二级学科体系,迎接数智时代编辑出版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专业教材,供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建设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城乡建设用地双扩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是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农户主体的决策行为是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本文立足农户微观视角,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感知价值权衡模型,分析农户感知价值对其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户参与宅基地退出行为遵循“感知价值→退出意愿→决策行为”的路径模式,感知价值是农户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基础,退出意愿是产生实际退出行为的主要动力,农户感知利益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②农户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是“风险规避者”,政策制度会促使农户的退出意愿转化为实际退出行为;③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兼具“主动性”和“诱导性”双重行动逻辑,“诱导性”行为效用高于“主动性”行为效用,表明“诱导性”行为逻辑占主导地位。因此,提出维护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权益、加大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支持力度等2个建议,以确保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提倡个性化学习,但是传统课堂很难做到因材施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微型课的出现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应用时应注意:要与学习内容结合紧密,突出实用性;要为课堂教学服务,强调实效性;要促进学科发展,重视整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