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会展经济》专刊始创于2004年,是《青岛日报》编辑部与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市节庆办联合主办的,报道青岛地区乃至全国会展节庆活动的周刊,是当前全国副省级党报中唯一以报道会展节庆活动为主的专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报纸专刊既不同于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的新闻版面,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以发表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但广义上来说,专刊是副刊的另一种形式,是以某一行业或某一专题为主要内容的副刊,一般每周刊登一期或几期,所以也称为周刊。如楼市周刊、健康周刊、旅游周刊等,这些专刊内容与读者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服务性和可读性较强。同时,它又提供某一领域的新动向,具有一定的新闻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体受众市场的细分和网络应用的普及,报纸专刊开始经历又一次转型发展,现在的报纸专刊多是经济专刊,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贸易为基础、以行业为主线,如房地产、汽车、家电、食品等.经济专刊主要针对某些行业和特定读者服务,以营利为目的,将行业新闻与广告有机融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上半年财经类期刊零售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完善,财经新闻的主体地位日渐凸现,财经类期刊成为市场上较为活跃的一类期刊,得到更多关注。目前,该类期刊在市场上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证券类报道为主的期刊,另一种是以财经新闻报道为主的期刊。两类期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本报告截选以财经新闻报道为主的期刊做市场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松岩 《传媒观察》2014,(10):67-68
正国内报纸的专副刊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专刊,如健康版、亲子版、学生作文版、旅游版、留学版、时尚版、美食版等,围绕着衣食住行的内容,组织文章,提供服务。另一大类是纯副刊,诗歌、小说、散文、小品文、随笔等文学范畴的文字,为读者提供文化精神享受以及为作者提供创作园地。这两大类,一般统称专副刊,以区别于新闻性质的文字报道。在历史上,国内早期的报纸没有或极少专刊,副刊主要就是文学副刊这一块。近年来专刊版面逐  相似文献   

6.
新闻和专刊是构成报纸整体版面的两个主体.对于当今的市场化报纸而言,在注重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可读性的基础上,提升专刊版面内容的深度、专业性和服务性,是吸引读者和广告客户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房产、汽车,时尚消费、理财等为主题内容的经济类专刊,已经成为报纸的重要板块.如何拓宽经济类专刊的报道领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是近年来报纸运营的新课题.对此,青岛财经日报创办的<企业周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张凤丽 《编辑学报》2017,29(5):482-485
专刊(专栏)出版是科技期刊扩充稿源、提升学术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应用生态学报》纪念专刊、会议专刊和自主专刊出版为例,从选题策划与组稿策略、稿源、刊发周期、学术质量评价等方面分析3种不同类型选题专刊(专栏)出版的“优点”和“忧点”.认为:纪念专刊要抓住契机、会议专刊要慎重选择题目、自主专刊需注重审稿环节;期刊编辑部须根据刊物特点和选题类型,制订科学、周密的选题计划,以增强专刊(专栏)出版的效果,扩大期刊影响.  相似文献   

8.
数据挖掘在专刊组稿策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题报道是提升科技期刊质量和品牌的重要途径,其中专题策划是关键.以《洁净煤技术》专刊《煤炭燃烧及污染物防治理论与技术》为例,分析数据挖掘在专刊组稿策划中的应用.利用中国知网(CNKI)确定专刊选题方向,利用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确定专刊报道方向,利用百度学术平台、CNKI等挖掘优秀作者资源,对专刊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准确捕捉了学科热点领域与前沿科学走向,有效把握读者需求,发掘大量优秀作者信息,为专刊的精准约稿提供了保障.据CNKI统计,《洁净煤技术》2015年论文按照被引频次和下载量排序,专刊论文分别占TOP 50论文数的36%和40%.《洁净煤技术》利用大数据选题组稿取得了良好效果,扩大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平面媒体之间竞争激烈,在专刊方面尤为明显.其中健康专刊由于涉及医疗、保健、心理、健身、美食等内容,成为读者关注的重点.同时,健康专刊的报道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的探索、尝试中,使得其可读性和服务性增强,特色也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专刊与普通副刊有很大区别,普通副刊以版面可读性为主,经济专刊则不同.经济专刊既要不断提高版面可读性,又要积极配合广告经营活动,同时还要通过加强版面策划拉动广告创收.  相似文献   

11.
潘世新  杨柳 《新闻前哨》2009,(10):94-95
报纸专刊是非新闻版面.它不像新闻版那样,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也不同于综合性副刊版.以发表文艺作品为主,而是介于传统的新闻版和综合性副刊之间的版面。内容上,它涉及科技、教育、旅游、消费等各个方面,多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生活气息浓郁,注重知识服务,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2.
张新雄 《新闻前哨》2003,(11):16-17
一、民生新闻是市民综合类报纸的重要方面军 1.民生新闻与它的勃兴 民生新闻是记者以普通市民的视角,对市场现象、经济活动、经济事件、经济成就等进行报道、解读的一类新闻。它关照的是市民的吃、穿、住、用、行、就业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主体出现多元化,出于竞争的需要,报业市场被不断细分。市民综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活跃,媒介受众市场细分化与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报纸专刊也开始经历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次大发展,即专刊与广告相结合的经营性专刊。报纸经营性专刊的创办和普及是广告经营创新的一种模式。所谓经营性专刊,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行业为基础,以赢利为目的,将行业新闻与广告进行有机融合集中的报纸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4.
杨小云 《今传媒》2008,(6):42-43
一、"旧闻"类报纸的出现是经济迅速发展条件下.人们多元需求的反映.它和文化传承有关.是经济的,更是历史文化的 近年来,各大媒体,尤其是中老年报刊,纷纷开办起有关历史与回忆类文章的专栏专刊.由于市场反响热烈,深受大众欢迎,有一些媒体干脆整个报纸以"旧闻"冠名,专司开办起旧闻类报纸.如:<旧闻周刊><旧闻参考><历史参考>等,有的虽以"博览"、"探索发现"命名,但由于内容以旧闻为主,发行量都相当可观.在大街小巷的各售报亭里,代表着"旧闻"的黄色印纸,也占据着相商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科教兴市”战略的贯彻落实,提高市民科学素质,《苏州日报》于去年7月起推出了《科技之光》专刊。《科技之光》为科普类专刊,以文摘为主,每周4版。一版为专题报道,以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热点事件为重点,突出本地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队伍建设的报道;二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报纸在着力抓好独家新闻、头条新闻的同时,也兴办了许多专刊、周刊。这些专刊、周刊抓住读者关注的事情做好事件性报道,围绕读者关心的问题做好服务性报道,大大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使报道更有广度、深度和连续性,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和好评。有人说,独家新闻、头条新闻吸引了读者,专刊、周刊留住了读者。这个评价有一定道理。与传统的副刊有所不同,现今的专刊、周刊与新闻版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与新闻版相比,它在内容上更注重深与专,在操作上更注重策划。丰富的内容,强大的作者阵容,专业独到的操作手段,是专刊、周刊吸引稳固读者群,提升阅读率的“法宝”。专刊、副刊的兴办,是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市场发展细分化要求媒体报道多样性的必然结果。本期《前沿关注》讨论专刊、周刊的定位、特征和编辑艺术,我们希望此次讨论对推动主流报纸办好专刊、周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市场指南报》目前共有13个专刊,它们是《比》、《市场与法》、《指南人物》、《房地居室》、《就业指南》、《为您跑腿》、《服饰》、《生活》、《健康人生》、《逛商场》、《广角镜》、《求医问药》、《导购导游》.这些专刊的时间有长有短,在读者中的反响有大有小.专刊的影响大小,除了专刊主持人用功与否之外,专刊的设置是否科学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有些同志的潜意识里,以正面宣传为主,更多的是一种量化的概念,机械地划定一个比例,正面报道的数量和篇幅必须是负面报道或反面报道的多少倍,似乎做到了8:2或者9:1,就是坚持了以正面宣传为主.其实,以正面宣传为主既要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标准.如果市场不接受,读者不买帐,数量的多与少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下,新媒体异军突起,传统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如此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品牌已经成为报业竞争的"生命线".作为报业的重要补充,以市场意义细分为目标的专刊显得越来越重要.有人认为,当前报业竞争的实质是专刊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专刊的定位与操作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刊登衣食住行、饮食娱乐等行业资讯为主要内容的专刊、专版,属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的有机组成部分;观察市场上的综合性日报,专版专刊呈现出来的面貌可谓差强人意:有的办刊质量与正版新闻水平相差甚远;有的专登有"幕后交易嫌疑"的一厂一店的广告宣传稿,俗称"软文".使版面丧失新闻性、专业性和可读性,成为没人看的"狗不理"版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