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周末去一个朋友家做客,他问到我的微博地址,我说你百度一下"李俊超"就看到了。于是他打开自己的360浏览器,在搜索框输入"李俊超",然而搜索结果里却没有出现我的微博。我吃了一惊,以为百度又把腾讯微博降权了。但是再仔细看看,搜索框左侧的百度logo总觉得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微博两会"的传播现状,指出了目前"微博两会"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探讨了有效利用"微博两会"放大其正功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马凯 《新闻世界》2013,(5):240-242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微博对全国"两会"的报道为例,从内容角度分析媒体微博在传统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及不足,并思考媒体微博报道如何在"规定动作"之外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赵予 《新闻世界》2012,(7):173-174
微博时代,"微博问政"日益成为沟通政府和公众的重要方式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公众"微博问政"中表达诉求的总体路径,凝聚共识的内部路径、问政焦点、问政思维、意见呈现方式等五个方面切入,对公众"微博问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外交部在2011年4月18日开通官方微博"外交小灵通",这个中国首个中央部委的微博,其"俏皮"风格引起了外媒的高度关注。4月24日,复旦大学发布中国第一份《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3月20日,中国已有2400余个政务微博。全国机构微博的数量多于官员微博,南方省份发展政务微博的意识更强,  相似文献   

6.
从2009年8月"新浪微博"产生至今,微博以其集成化和开放化的特点备受中国网民青睐,迅速跻身于众多媒介前列,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正当微博开始彰显其强大的媒体功能时,"微博假新闻"层出不穷。本文结合具体事例,从现象学角度分析新闻传播过程中"微博假新闻"现象。  相似文献   

7.
邓炘炘 《传媒》2012,(1):27-29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内地的"微博元年",2011年就是微博"井喷之年"。新浪微博2009年试运行,腾讯、百度等随后纷纷开通微博服务,时间大体集中在2010年中期。2010年9月9日,新浪首发《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吹响内地微博热浪  相似文献   

8.
浅析微博中的“微舆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微博热潮",发展势头强劲。本文结合笔者使用新浪微博的经历,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由微博形成的"微舆情",同时剖析其传播形态及主要传播特征,指出"微舆情"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蒙晓  覃彩霞 《新闻世界》2014,(11):72-74
"微博反腐"是基于微博这种新媒体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民间反腐形式,由于微博自身的特点,它在提供官员腐败线索参与反腐监督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微博的出现提高了公众反腐的参与度,就目前来看,虽然"微博反腐"作为网络反腐的一个分支显现了强大的反腐力量和公众关注度,但这种反腐方式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旨在对"微博反腐"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探寻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反腐工作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微博”传播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十几年,目前的发展势头强劲。本文将结合"微博"自身的传播特点,通过分析使用"微博"的原因,进而总结出"微博"在社会、经济等方面体现出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戴嘉宜 《新闻世界》2011,(7):130-131
近年来,微博已成为网络舆论的强力推手,在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的讨论中,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信息扩散能力和舆论监督作用。本文以新浪微博上关于"乐清事件"的讨论为例,对微博主们从微博平台上的言论互动到付诸行动成立"观察团"这一现象作出分析,以期为微博的良性发展提供具有可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在新浪上开设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旨在以微博为平台借助网友的力量,帮助很多丢失孩子的父母找回被拐的儿童。据于教授介绍,事情源于1月17日,一位福建泉州的母亲写信向他求助,希望他能够帮助其寻找被拐走的儿子杨伟鑫。  相似文献   

13.
贺雅文 《新闻世界》2014,(10):123-124
微博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公民化和公民化的新闻运动。与此同时,微博也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本文以"猪肉钩虫"这一微博谣言传播为例,从不同层面分析"猪肉钩虫"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微博谣言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雪  周杰 《新闻世界》2011,(1):89-90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人们彼此的沟通交流呈现了表层化、快捷化的特点,由此催生了"微文化"的诞生和盛行。近两年,凭借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在多次突发事件中的卓越表现,微博迅速"走红"。在此背景下,微博的管理问题成为研究者的热门议题之一,如何构建微博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促使其健康有序长久发展是我们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10年至2011年3月的24个"微博事件"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什么是"微博事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微博事件在发生地域、所涉群体、事件类型、意见领袖、集体动员、微博舆论、传播状况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16.
高慧 《新闻爱好者》2010,(12):160-160
2010年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上开通微博。一天之内吸引了14000多名粉丝围观,坐等主席发帖。"今天你微博了么?"已成为今天网络热议话题之一。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相似文献   

17.
胡月馨 《新闻世界》2014,(11):62-63
"周一见"娱乐事件以其喧闹的微博文本成功吸引了线上、线下媒体以及千百万网民的热烈关注和讨论,制造了一个由微博首发的全民消费现象,成为中国娱乐事件通过微博文本传播消费产生聚集讨论和强大影响力的典范。本文通过对"周一见"事件微博文本元文本的互文性的研究,力求解答为何以微博首发的"周一见"会产生如此喧闹的微博文本。  相似文献   

18.
孙磊 《新闻实践》2014,(6):62-63
在社会民生新闻的报道领域里,警界新闻一直拥有极高的热度。纵观20年来杭州的警界新闻史,没有任何一个年份比当下拥有如此"透明"的报道环境: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使各个街道派出所、城区出入境窗口和相当一部分"明星"警察都开通了实名认证的微博、微信,公安机关的各个基层单位纷纷玩转新媒体,通过新的渠道发声。"读者"成"用户",纸媒记者还能做什么?首先来回顾一个"警察玩转新媒体"的经典案例2013年余杭公安利用微博侦破"三张扑克牌案"。  相似文献   

19.
徐冉 《新闻世界》2011,(8):106-107
本文解释了何谓当今社会的"碎片化",从经济、技术、心理等方面分析了其成因,同时从碎片化中发现"碎"之后的必然趋势——"重聚",并从大众心理变化、信息环境变化及媒介生态变化等方面解释了重聚的可能性。最后,以微博为例,从微博在主体、方式以及内容方面之"碎"到微博利用话题、微群、标签等方式之"聚"进行了分析,借以回答如何可以在大众呈现碎片化的情况下将人们重新聚集起来,达到传播或营销等目的。  相似文献   

20.
微博营销:“湿”化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笑  夏冰 《新闻世界》2010,(8):288-289
微博自2007年"登陆"我国,凭借其个性化、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迅速成为WEB2.0时代的新宠,也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湿营销"理论为基础,着力探讨这种适应微博传播特性的营销方式,思考其理论适应性和实际操作性。笔者认为,微博"湿营销"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准确的创意诉求,注重湿通路、湿路径、湿优化的应用,并在微博传播中做好口碑的分享,同时注重其动态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