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捕获注意力,网络空间的信息表现出明显的感情色彩和主观化倾向,传统媒体在网络平台的信息展示亦是如此,情绪化字与词的使用、报道选取事实的片面性等均是其具体体现。而以“问度娘”、“找度娘”为代表的通过网络获取资讯的方式成为越来越多新闻学子的主要选择,这正凸显了社会对专业化新闻传播的需求,更进一步提升理论新闻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培养未来新闻人的新闻教育来说,有效引导学生辨别、关注网络信息环境的主观化倾向,锻炼新闻学子信息判断力,使之能对巨量信息具备筛选能力和批判能力意义也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2.
如今,上网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然而网络记者却逃不过世人眼中“非正规军”的形象,有人还将网络记者戏称为“廉价记者”。其实网络记者不仅要具备传统媒体记者的所有素质,还要求具备网络、多媒体熟练运用的能力和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媒介融合情境下,加强新闻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提升新闻专业学子专业能力、完善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  相似文献   

4.
序化即按照一定的原则,将散乱无序的原初态信息整理成为集中有序的新闻信息的过程。序化通过对客观新闻信息进行有目的的选择、组合,在信息中融入了无形的主体观点、思想、感情倾向。了解新闻信息的序化机制,有助于新闻实践者将对客观变动信息的掌握,与主观思想观念的表达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新闻的环境监测与引导功能,获得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新闻信息资源的序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语义方法和语用方法。 一、语义方法 语义方法是以新闻信息的内容或信息存在形式上的特征为依据进行序化的方法。 1.主题法 主题法是序化时最常采…  相似文献   

5.
尹瑛 《当代传播》2003,(3):82-83
“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人喊“信息过载”,有人却叫“信息匮乏”,这就是新闻信息相对过剩的表现。新闻媒体的同质竞争,新闻媒体间浅层面的联动,新闻娱乐化倾向以及网络媒体发展尚不成熟等因素都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新闻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新闻信息量与质的不平衡导致了新闻信息相对过剩。  相似文献   

6.
新闻——“标准化自我”的缔造者自我意识,是人所感受到的自我,其中包括了对自我的设想、评价等,总之,自我意识,是一个“主观的自我”。人们如何建构自我、如何认识和评价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外界信息的一种反映。新闻作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影响着新闻受众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7.
鼓励记者实名开博,给予充分自由的空间。记者可以通过实名微博分享信息、交流感受,培养比较熟悉的网络“水性”、敏锐的新闻发现能力和跟踪热点事件的意识。既有利于他们使用这种新型网络工具服务于新闻生产,也有利于他们通过网络扩展人脉增加影响,从而提升媒体的整体品牌。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对编辑能力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上新生活”是一句广告词,说明网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可避免地,网络也给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网络环境下信息处理和知识传播的新模式以及电子商务开拓的网络营销新途径,都给传统的出版业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环境对编辑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的能力比尔·盖茨说:“您怎样搜集、管理和使用信息将决定您的输赢。”对图书编辑来说,策划选题是首要的任务。出版策划要以准确、丰富的信息作依据。如何获得信息,如何整理信息,如何使用信息,是编辑必须应对的功夫。搜集信息的方法很…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环境中,使用网络并善用网络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每个人重要的能力之一.新闻报道写作时如何运用网络信息?可以通过在网络平台直接查找关联的新闻要素、占用最大限度的信息促进写作思路的形成、透过对信息资源的拓展延续对新闻对象的思考等方式,实现对新闻事件更好、更广、更新、更深的报道文本写作.  相似文献   

10.
群体传播是网络传播的重要特征,人人都是传者和受者.群体传播时代,UGC(用户生产内容)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成为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个人化、社交化、社会化和娱乐化等基本特征.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新闻价值观、网络平台利益驱动、新闻报道实践方法等原因,UGC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存在着虚假新闻、标题党、新闻侵权等问题.本文从传者的新闻素质、用户的法律意识、网络平台、网络推手、自媒体等多角度入手,深入探讨了实现UGC网络新闻信息健康传播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数字技术裂变式的发展,互联网呈现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个性化和碎片化特点,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以微博、微信、论坛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政务新闻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不仅仅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还突破了传统媒介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环境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提升我国政务新闻传播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近8年的探索,已培育出网络新闻消费的规模化市场。据统计,日前日均上网浏览新闻的受众达1000万人,随着网络用户绝对值的增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日趋理性、成熟的新闻消费群体呼唤高品质的网络新闻。然而,网络上信息垃圾的增长速度越来越超过有益信息的增长,“信息沙漠化”的背后,获取和使用新  相似文献   

13.
从“公共新闻”的提出看新闻传播理论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新闻”是1990年前后在美国提出、在近十多年中引发很多争议,并且也激发美国新闻界作出一系列探索性新闻实践的新理论。“公共新闻之父”纽约大学杰伊·罗森这样讲述“公共新闻”:“新闻记者不应该仅是报道新闻,他的工作还应该包括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  相似文献   

14.
张屏 《新闻前哨》2006,(4):22-23
公共新闻又称“公民新闻”。最早提出“公共新闻”这个理念的是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Jay Rosen教授。他认为:“新闻记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还应该包含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问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武兵 《新闻传播》2007,(5):40-40
随着信息,网络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媒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相互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相互竞争的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影响力或是品牌的张力?原创新闻成了各种媒体人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有学者认为,“原创新闻虽是网络媒体催生的新闻品种,但对传统媒体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笔者对“原创新闻是网络媒体催生的新闻品种”有不同之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 《现代传播》2002,(6):95-100
本文通过对国内 9家网络新闻媒体的考察 ,归纳出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结构模式 ,并从基本模式出发 ,揭示网络新闻媒体的核心特征。网络新闻媒体核心的特征在于它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新闻信息”区别于传统的新闻 ,它不仅发布“最新”的新闻 ,还提供“过时”的新闻和相关的大量信息 ;“新闻信息服务”区别于传统的发布新闻 ,它不仅仅满足于将新闻信息发送出去 ,还重在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受众的新闻信息利用效率。本文进而分析了与网络新闻媒体相联系的三个方面 :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是网络新闻媒体的社会性根源 ;发布新闻向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转变反映了与网络新闻媒体相联系的一系列新闻观念的变化 ;网络新闻媒体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表现出一些外在特征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社会对新闻信息资料产品的需求,巳突破了单一纸质平面媒体派生的报刊资料、卡片资料、剪报等的局限;向多媒体、数据化网络信息全方位的趋向发展。新闻资料的服务方式,也从人工外借、面对面的解答咨询、阅览等;向网络上远程浏览、刷卡订阅、下载购买发展。其服务对象也从单一的新闻机构,向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18.
报纸杂志化     
所谓“报纸杂志化”,实际上就是把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整合,构成所谓深度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大部分受众希望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特别是报纸能够立即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闻信息,希望从报纸上获得到的信息,使自己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而杂志化恰恰体现了报纸对读者要求的顺应。一个成功的“杂志化”报纸,对每件值得报道的新闻事件都应该有深入全面的报道,同时保持版面清晰和良好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9.
一篇新闻稿从采访到见报,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新闻事实一进头脑“加工厂”,往往会融入新闻发布者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是非标准、情感投入、兴趣爱好,对千千万万读者产生影响。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报道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活动。假如报道者的主观倾向与客观事实相脱离,就难免产生新闻偏见。  相似文献   

20.
公共新闻     
《新闻与写作》2006,(11):11-11
“公共新闻”是1990年前后在美国提出、在近10多年中引发很多争议,并且也激发美国新闻界作出一系列探索性新闻实践的新理论。“公共新闻之父”纽约大学杰伊·罗森这样讲述“公共新闻”“:新闻记者不应该仅是报道新闻,他的工作还应该包括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大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公共新闻”一经提出,很快被澳大利亚等国的新闻媒介引进,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推行开来。把“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