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初析网络作品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图书馆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与此同时也亟需建立网络作品菱权集体管理制度。网络作品的公开公用性导致对著作权人权利的限制和保护范围发生变化,使网络伤口与非网络伤口著作权集体管理在组织结构、组织性质、管理内容等方面出现差异。研究网络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有利于网络作品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以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促使数字著作权飞速发展,也使得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在传统环境下的问题和困难还没有完全解决的同时,又面临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在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发展过程中,应明确数字技术发展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创新的耦合关系.通过分析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现实问题,提出完善数字技术变革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结合数字技术的优势,给出利用技术变革创新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实践图景,实现"法律+技术"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双向推动.  相似文献   

3.
王英 《图书馆学刊》2009,31(4):101-103
传统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及其模式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已经显现出种种的不适应性,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正在积极探索可行的发展道路。这给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包括提高对著作权集体管理数字化的认识、加强对数字化作品著作权的技术保护、开发数字著作权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法规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起步较晚,在实施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现状的分析,认为我国应当建立专门的争议解决机制,为争议双方提供快捷、合理的利益诉求渠道;健全内外部统一的监督制度,以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实施有效监督;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体现法治的统一和公正;创新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内容,以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如何解决网络传播中海量信息资源的著作权问题,已 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作品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著作权人对作品 的控制也越来越有限,而要求使用者逐一取得使用许可并支付费用基本上也不现实。因此网络环 境下我们有必要在坚持著作权保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通过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来加强对网络信息 资源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应确定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集体管理 机构的组织形式,明确其法律性质和职责范围,并弄清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获得著作 权人授权的方式和将使用权授予使用者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10月24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是经国家版权局批准并在民政部注册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主要对文字作品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表演权等作者难以单独行使或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为了探讨数字技术对版权集体管理和版权保护带来的挑战,国家版权局和国际复制权组织联合会(IFRRO)于11月29日至30日在杭州举办"数字环境下版权集体管理国际研讨会"。这是国家版权局和该组织首次合作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由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承办。国家版权局和国际复制权组织联合会首次合作"数字环境下据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负责人介绍,国际复制权组织联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存在紧密的关联.新媒体时代前夕,以私权控制为核心的著作权保护机制呈现出典型的垄断效应,凸显了作品在传播及交易中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作品生产的内在价值.而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经济基础的不断提高,文化内容的积累、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和法律制度的不断丰富,著作权实现了社会功能结构的分化.而去中心化的网络技术发展,为权利的转换提供了动力源泉,从而使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新型著作权保护体系得以衍生,满足了市场和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信息的传播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各种新兴媒体成为大众阅读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就期刊而言,新媒体环境下普遍采取纸质期刊出版和新媒体数字化传播相结合的模式.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化传播,不仅使得期刊社保护自身的著作权不被侵犯更加困难,而且使得期刊社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风险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品在网络上传播的性质以及网络环境下作品的著作权管理等三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作了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著作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著作权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能有效解决新技术带来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对一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概念、内容和功能入手,在分析了西方一些国家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著作权保护的基础性制度--《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明 《出版科学》2005,(3):29-31,21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既方便权利人行使自己无法有效行使的权利,也方便使用者使用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的制定掌握了这样几条原则:与著作权法相一致,与有关行政法规相衔接;既借鉴国外成功的做法,又立足于我国著作权保护的现状,具有可操作性;对一些争议问题,通过协商能够达成一致的,作出明确规定,暂时不能达成一致的,留有余地.条例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设立、机构、著作权集体管理活动、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监督等作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2009,(10):1-1
经国家版权局批准,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已于2008年10月24日在北京成立,并获准民政部登记。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是全国唯一的文字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向著作权人转付报刊转载、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品在网络上传播的性质以及网络环境下作品的著作权管理等三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作了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概念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为加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提出了完善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知识传播是促进社会化发展的主力军,在新媒体技术进步的同时知识传播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新技术催生网络社区平台发展,新工具促进个体表达向集体智慧的转变。知识传播的途径由线下融入线上,"受众"一词被"用户"所取代,其行为变被动搜索为主动参与。在参与式环境下,知识传播呈现新样态。本文以知乎社区为个例从用户角度出发分析新媒介环境下参与式知识传播的新特点以及传播利弊,并就其发展趋势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著作权角度分析了新媒体的特点和在这些特点作用下产生的种种著作权保护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改善我国新媒体著作权保护状况的一些办法,主要包括完善立法、加强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和引进补偿金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诚 《津图学刊》2003,(1):33-34,56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业的发展,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至关重要。对于未经许可任意将他人作品在网上传播将构成侵权,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端正网络观点,完善法规制度,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建立管理组织切实做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周严 《青年记者》2017,(23):92-93
新媒体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形成的媒体形态,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而言,具有以下特点:一,实现了高科技、多媒介和多技术的结合;二,使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及时;三,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和传播状态.在新媒体环境下,摄影技术与图片处理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并引起了人们对图片信息的质疑.因此,如何促使摄影艺术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健康地发展,以发挥其在媒体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新时期摄影艺术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必要性及其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制度的逐步确立和完善,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迫切的要求,即建立中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实现著作权的社会管理。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必要性第一,是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政企分开,还要求政社分开,政府管理跟社会管理分开。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是社会的自我管理组织,有了它,政府就可以将所包揽的著作权方面的社会事务大部分还给社会,由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自行管理。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是基于行业协会而建立的,它是包括文字作品作者、艺术作品(美术、音乐等)作者及其作品传播者为基本成员所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