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永花 《兰台世界》2013,(24):17-18
本文在整体上研究了中国明清时期的西方文化汉译情况,论证了当时西学汉译的几个特点,肯定了当时我国近代学者在此次西方文化汉译的高潮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且对以前认为中国学者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的那种结论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
林楠 《今传媒》2015,(3):63-64
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消费文化时深受西方批判性研究体系的影响,也主要采取批判取向,体现出强烈的精英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但西方消费文化理论与中国的本土问题和本土经验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和脱节,如果直接挪用西方学者的学术概念和理论,而忽视了中国的现实语境,往往会陷入“水土不服”的误区。只有将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的建构过程历史化,了解其不同阶段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逻辑线索,才能真正有助于中国本土的消费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国际间研究人类文化发展史的学者们,都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连续不断,历史文化中的内在因素,在现代生活中仍有重大影响。对于中国文化的审视与估价,在西方学者中间早已展开讨论。德国学者奥  相似文献   

4.
钱穆从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成长为执教北大、名贯学术界的知名学者,靠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领悟与研究。对于西方文化,他采取博采众长的态度,最后又落脚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自强,为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独树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场由新媒介场、心理场和社会场交汇而成。本文在介绍考夫卡、勒温、布尔迪厄等西方学者相关场理论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它们对研究网络舆论新媒介场、心理场、社会场的启示与指导作用。这是网络舆论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也是一种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对网络文化安全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环境下随着西方强势文化对我国的大举扩张,高校图书馆网络文化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从网络文化安全的重要作用着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学者詹姆斯·雷柏德在《孤独的博客:中国网络的民主虚像?》一文中,讨论了网民在网络上对中国社会和政治带来的影响。一般认为,和对西方网络参与的讨论不同,中国的网络"革命"似乎被美化了,学术界几乎是一边倒的言论:网络爆炸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变是积极的,网络给中国人带来的是更简便的公民参与。有趣的是,哪怕这些学者自己的微博被删除了,他们依旧持有这种乐观态度。但雷柏德不这么认为,他和一些专门研究社交网络、尤  相似文献   

8.
公共领域是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基于19世纪60年代西方政治体制提出的理想政治协商模型。该模型提出后随着民主制度与传播模式的实践不断调适。20世纪初期,网络社会的崛起促进经济与文化全球化,公共对话突破了传统民族国家的边界,学界构想出“脱域”的基于“世界公民社会”的网络公共领域。当下关于公共协商的讨论从西方语境逐步过渡到全球实践,本文梳理了公共领域模型经历的几次冲击与重构,并试图跨越中西方语境实现一次理论对话:网络公共领域是否有助于突破地域壁垒,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明代末期,以利玛窦为首的西方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他们以学术文化为媒,通过对西学书籍的译介、出版与传播,把西方的科技、文化、艺术、宗教介绍给中国,从而在朝野上下形成了一个学习与阅读西方科技文化的热潮。在这个西学思潮中,不仅产生了一批杰出的读者与学者,也对明末乃至后来的学术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传播学在西方诞生以来,研究者就以问题导向为特色,这恐怕是其他社会学科较为欠缺的。网络在西方社会无处不在,北京残奥会报道也深深地融入了网络传播。按照麦克卢汉的理论,网络媒体也是信息:它对人脑全面运用的要求,它的互动能力,它的多媒体呈现特性,都在影响着人的大脑功能。北京残奥会在西方的网络传播的观察点在于,由于西方传播学者强调传播学问应该向外开域拓土,  相似文献   

11.
网络沉溺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其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西方一些传播学者对网络沉溺现象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若干建构模型;国内的研究者多侧重于网络沉溺形成原因、测量和防范措施,对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论述则较少.本文通过对网络成瘾相关因素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建构了网络沉溺形成的主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网络沉溺的几个着力点,以期对网络沉溺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娱乐化的界定目前,关于"娱乐化"的研究文章多使用"娱乐化"集合概念,缺乏对效果的分析以及话语系统分析,模糊了本体论、过程论的区分。(一)娱乐与娱乐化1.娱乐的起源及娱乐细分的四种体验西方学者席勒主张"能量盈余说",认为动物如果暂时摆脱物质上的匮乏,而获得精力上的盈余,就有可能进入游戏娱乐状态。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娱乐起源于劳动。①文化研究学者理查·戴尔曾指出:对娱乐的两种想当然的描述乃是逃避和满足,它们指向了娱乐的核心要旨,即乌托邦主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媒介仪式"这一术语在西方传播学界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学者们对媒介仪式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不断得到认可并成为人们研究"媒介仪式"的有力参照,西方学者更是频频着力探讨宗教与媒介的关系。这不仅触及了"媒介仪式"这一概念的学术和文化渊源,更让我们看到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所具有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媒介仪式"这一术语在西方传播学界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学者们对媒介仪式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不断得到认可并成为人们研究"媒介仪式"的有力参照,西方学者更是频频着力探讨宗教与媒介的关系。这不仅触及了"媒介仪式"这一概念的学术和文化渊源,更让我们看到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所具有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郑自军 《新闻界》2004,(3):53-54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新闻文化”的概念,强调新闻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新闻研究是一种文化研究。15年来,这一文化新样式被不少人认可。从文化视角对新闻活动进行全新审视,有利于丰富新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推动新闻研究向纵深化发展。本文拟对15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6.
甄言 《新闻世界》2008,(10):108-108
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世界上众多文化资源当中的一种。西方文化对普世性文化的贡献只是构成普世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替代普世性文化的全部。某些西方学者坚持“西方中心论”,把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普世价值.把非西方文明看作是特殊价值,如亨廷顿所说的“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这就过分夸大了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把其中的特殊价值也普世化了。在现实中的突出表现就是,一些国家自认为是人权、自由、民主等普世价值的发明者、垄断者和输出者。他们成了普世价值的唯一认定者。这种西方文明中心论、西方价值绝对普世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网络信息资源促进了东西方图书文化理念的融合。网络带来了东西方整个文化的一次大的交流,在图书管理理念、方法及图书服务工作方面也使得东西方的图书学界有了更亲密的接触。双方不同自然地理文化环境、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经济文化环境、科技文化环境、教育文化环境、宗教文化环境,产生的图书馆文化也就不同。但随着文献活动面越来越大,受传者越来越多,公开性和普遍性就越强。在这种情况下,东西方图书文化越来越趋于融合,整个图书馆文化就越来越多元化了。  相似文献   

18.
李怀亮 《现代传播》2004,47(6):70-74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际电视节目市场上,形成了美国的电视节目向其他国家的单边流动.对于这种"美国支配",西方学术界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两大类一类是从意识形态视角出发得出的观点,这类观点所关注的问题是媒介帝国主义、美国霸权问题,所持的基本上是一种"谴责话语";另一类观点是社会科学的观点,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模型和观众偏好问题.我国学者对第一类观点较为熟悉,而对第二类研究则基本上没有关注.本文对这两派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至今仍有广泛影响的三种分析国际电视节目贸易的经济模型.进入本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于国际电视节目市场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理论层面转向实际层面,更加注重对于国际电视节目市场的商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研究.西方学者的研究局限,主要在于他们基本上没有关注对于区域性电视节目市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徐宏力 《现代传播》2001,1(2):16-21
西方现代传播对于东方文化"维模"(Latency)产生了极大压力,西方现代传播中的文化糟粕对于东方民族产生了内在的消极影响.中国学者应该发挥集约力量,组织大兵团作战,带头建立起能与西方学者进行对峙交流的"东方传播学派",开发积累东方智慧中的传播学资源,抵制趋同论的"世界主义",反对封闭论的"民族主义",为建立平等、健康的国际传播秩序进行对策研究.东方传播学的最佳状态是与西方传播学相济发展,最高境界是"比较传播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让西方美学接受中国美学需要一定的时间,把中国美学纳入西方体系是否有削足适履之嫌呢?也许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会使中国的美学类推到文化都得到西方的聚焦,到时候应该是西方学者来续写这本《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比较研究》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