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志英 《大观周刊》2013,(7):133-133
网络文化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是互联网与文化相结合的现象,是科技与文化创新的产物,给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我们要合理的运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便利,财富等,把自己各方面都予以提升,避免网络所存在的负面影响,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化导向机制,用优秀、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文化主阵地,给社会和个人以更多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论述了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网络文化的概念、特点、功能、我国互联网建设和未来发展等问题 ,指出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文化 ,它的兴起是现阶段人类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研究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创新性地界定了新形势下移动互联网的定义,并梳理了移动互联网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的重要性,从利用移动互联网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文化育人工作的手段方法,提升文化育人工作主客体的网络信息素养,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实现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OTT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领域的重要传播形态,其在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传播形态以及传播内容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变化。由于OTT模式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使得其为网络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则应依托OTT模式不断创新,才能在数亿用户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文化在构建社会秩序和国际秩序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安全与支撑技术对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构筑网络文化安全成为一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何谓网络文化安全,概况起来是意识形态安全、民族文化安全、文化价值观安全、文化行为方式安全以及网络信息机密安全。网络文化安全即在“互联网海量数据”、“传播程序和规则自由化”、“网络成员身份数字化”为特征的环境下,“保护文化和资源的安全,维护信息时代的社会秩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知晓网络舆情——网络社会的民众合议,  相似文献   

6.
曾妍 《今传媒》2017,25(10)
新常态下互联网行业以其独特的优势不断发挥着驱动和引领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还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战略措施.技术和政策的双重变革影响和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模式和途径.网络亚文化作为依托互联网的新生代文化,在"互联网+"环境下,寻求生存与发展,寻求与主流文化共同唱响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互联网+"环境的特性入手,归纳分析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现状,着力探索其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7.
崔敏 《新闻窗》2011,(4):83-83
网络亚文化的发展概要1.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新生代文化,是传播学研究的新课题网络亚文化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形成的一种新生代文化,这种文化发展主要同互联网的发展一样,体现出了它的草根特征。网络亚文化大致可分为:客文化、山寨文化、网络语言文化三大类。  相似文献   

8.
2012年网络舆情走势和社会舆论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移动互联网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亮点。一方面,更加实惠便捷的互联网覆盖并惠及了更广大的城乡人群,对于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弥合"数字鸿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则极大丰富了互联网的服务和应用,推动了微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信工具等社交网络加速发展,以及网络文化和产业的日益繁荣兴盛。2012年,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深刻改变了社会舆论格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重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立法的原则、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成为国家的创造力和创新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把握下一代互联网机遇抢占发展的有利地位、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命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路径以及充分认识信息传播方式变革对中国网络文化业态的影响等诸多方面,探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强国这一重大课题,可为业界同人学习、交流之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网络传播》2007,(7):4-5
法制与公民意识是健康网络文化的基石 作为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沈杰先生曾经这样定义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世界中,进行工作、交往、学习、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  相似文献   

11.
王晓敏 《东南传播》2014,(1):107-109
网络视觉污染在互联网上几乎随处可见,其存在的普遍性、瞬间强制性、刺激性等特征引发了一系列网络生态危机,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降低现代人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情趣,甚至会诱发一些社会问题.因此,需要我们从寻求技术支持、加强媒体和大众的视觉文化素养等方面,为构建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互联网文化环境加以努力,改善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文化生成过程的自反化特征越来越突出,网络文化的符号效能不断下降,网民在互联网上的想象性认同不停地发生流转,难以构建被人理解是自己经验和世界的位置,陷入一种无限的怀疑。本文从网络文化生成的触发事件、贡献以及循环方面入手,分析网络文化自反化的原因,为网络文化发挥正向的价值观形塑功能提供视角。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将人类社会带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一种新兴、多元的文化——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经过多年发展,网络文化生态逐渐形成,网络文化生态问题也随之而来.针对各类问题,文章运用社会学、传播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探讨其内部各要素,从传播环境、内容生产、先进文化、网民素质、网络监管等方面着手,构建一套系统的网络文化生态格局,为网络文化生态建设探寻一条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与之相应的网络文化迅速兴起和流行开来。网络文化以其强大的吸引力、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传播快捷、方便迅速的特点,给大学生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们对于丰富多彩、流行性等独特魅力为特征的网络文化颇为青睐和喜爱。大学生的知识汲取、文化技能及人格形成,越来越受到网络文化的渗透与影响。网络文化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有必要对于当代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和负面作用进行专题研究,对于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等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于迅 《网络传播》2008,(5):20-21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以其独有的优势,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因此,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之一。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和网络文化发展。去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进行了集体学习,  相似文献   

16.
吴红晓 《传媒》2012,(2):33-35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占领网络信息传  相似文献   

17.
龚成  李成刚 《新闻界》2012,(4):52-57,73
90年代开始在我国起步并日益普及的互联网技术,促进了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网络文化的管理也逐步推进。十多年来我国网络文化管理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存在着法制建设欠缺、管理体系不尽规范等问题。完善我国网络文化管理体制,必须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法制建设,理顺管理体系,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形成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传统的文化发展方式,促进了网络文化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网络技术正处于迅猛发展之中,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已知远不如未知,其发展前景和深刻影响难以预测、难以想象,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深人研究。我们一定要充分运用利用好网络,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热词在诸如新浪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迅速占据流量比重,互联网语境下的语言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取向。以“马保国”“丁真”等人物衍生的网络新词为例,基于信息传播路径中网络新词的媒体表现、互联网语境下网络新词话语权力的建构、社交议题赋能下网络新词传播的支点呈现这三个方向对网络新词进行探析,以期促进网络新词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伴随迅速扩大的网民规模,互联网对舆论形成、公共治理等方面的影响力愈发突出,本研究力图从网民的互联网使用偏好出发,探究不同互联网使用偏好对网络信息环境感知的影响,以期为政府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公共管理及政府治理等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显示,BBS、博客、网络游戏、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等使用偏好与网络言论自由度感知呈正相关;博客、网络游戏、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等使用偏好与网络信息安全性感知呈正相关,购物网站使用偏好与网络言论安全性感知呈负相关;购物网站、新闻网站等使用偏好与网络信息失范化感知呈正相关;与此同时,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及居住地等人口统计学因素对网络信息环境的感知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