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指出:“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他物,尤加倍焉。”同戏曲一样,新闻评论写作也应求新。在新闻评论中提出求新的命题,好象没有必要。因为新闻评论的论题是由新近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构成,新的问题包含着新的本质,将其发掘出来,加以评论,作品自然会内容新,主意新。其实,新闻评论写作的现状并不尽然。生活不断发生新变化,有的评论却姗姗来迟,总比生活“慢三拍;”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来,新闻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新闻写作要向自由的、松散的、不那么规格的“散文化”方向发展,这无疑是个大胆的改革。本文也就新闻“散文化”这一命题,从广播的特性谈谈对新闻“散文化”的一孔之  相似文献   

3.
在一本研究导语写作的著作中曾提出:精心耕耘“寸金之地”。这是说导语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打头阵的,而且要简洁扼要,故称它是一条消息中的“寸金之地”。 那么,作为记者和通讯员怎么耕耘好这块“寸金之地”呢?回答这个问题,在中外新闻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总结我国一些记者和通讯员的写作经验有三: 其一,先要掌握好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一般地说,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三点: 第一点,揭示主题,点明内容。这里可举一例。一条报道旅游胜地的消息,导语这样写:“岷山山脉  相似文献   

4.
覃一 《新闻采编》2000,(6):15-15
新闻写作,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思维成果文字化、文章化,写作中的“知”与“行”既是一个思维创作的过程,又是一个矛盾的转化、解决过程。“知”是写作的基础,“行”是写作的最终目的,写作中遇到的知之不多和知却不善表达就是“知”与“行”转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因此,要解决表达不准确而造成失误的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写作中“知”与“行”,这样,才能使认识成果清晰地、条理地用文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知”是写作的基础。这里所谓的“知”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物的认识,二是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范长江说过一句激昂的话:“广博的知识,丰  相似文献   

5.
浅谈读与写     
读书是写作的先导。多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阅读对写作起着准备、启发、潜移默化的作用:兴趣的培养,感情的陶冶,思想的熏染,生活的教诲,语言的磨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说:“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  相似文献   

6.
公文写作基本上是“命题作文”。“命题”者或是会议或是领导,受命者一般为真体起草人。由于“命题”者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写作能力、工作方式等不同,“命题”的方式也各有差别。针对不同的“命题”方式,起草人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而适应不同“命题”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春晚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仪式,《2022川渝春节联欢晚会》成功地将观众观看晚会的“行为聚集”深化成了内在的“精神勾连”。用影像化、艺术化、大众化的表达方式,用心立意、创造新意、饱含情意,充分诠释了“生活是美的”命题,展现了节庆之美、民俗之美、生活之美,更是传递出巴蜀文化强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传承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多彩。  相似文献   

8.
题目在哪儿?     
一位初学新闻写作的朋友常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一年写100多篇稿子,怎么有那么多题目可写呀?”我说:“五光十色的生活蕴藏着写不完的题目,问题在于你会不会抓。”一个合格的通讯员,应是掌握写作素材的“富翁”。不尽的报道题目就在生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我们捕捉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写作同绘画艺术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新闻无论其内容如何,都应当写得精粹简洁,都应当以少少许的事实、言文,来体现尽可能多的内容。所以,在新闻写作中,含蓄手法的运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既可收到“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举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句外”的效果;又可以力避文章过直、过露,以至肤浅的毛病。这就象宋代著名画家郭熙所讲的:“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在新闻写作中,巧妙构思,  相似文献   

10.
吴晓玲 《大观周刊》2012,(51):368-368
“书面表达”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应用英语写作的基本能力.这是一种较好的主观性命题.也是高考试题的保留题型。  相似文献   

11.
写作灵感,是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心理跳跃”或顿悟,它是通讯员“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是通讯员写作构思过程中进发出来的思维火花。正是靠这些“火花”并最终形成燎原之势,才能成就我们的整篇稿件。  相似文献   

12.
相传,唐代著名诗人郑綮作宰相后,有人问:“相国近为新诗否?”綮答道:“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此何以得之!,这话乍听起来觉得有些开玩笑的意味,但诙谐中却寓有至理——宰相的办公室里是产生不了诗思的。诗文写作须有足以引发写作激情和灵感的实际生活,缺乏真情实感,文思就会枯竭,写作创造就无从谈起。记者的文思也是这样。作为记者,高高在上,脱离实际,不知道现实世界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缺乏对所报道事物的实际感受,头脑就会变得锈  相似文献   

13.
这个女人说:“由于你不能忘怀他,所以他再也不可能长眠,他也不可能安息.”不知生,毋宁死.如果要用一个断语来描述法拉奇之奇,再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了.是的,我,我问、我听、我说、我观想、我写,我创造的唯我的新闻现实.这不是说法拉奇的新闻写作带有虚构的成分,只是强调她从“我”出发,从“我”站立的方寸之地观照被政治、战争、国与族群、人类这些大命题笼罩的“可怜虫”,不失为一种智慧之选.  相似文献   

14.
知识林     
议论在消息写作中的运用在消息写作中运用议论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下列三种方法: 一、记者直接发议论。这种议论是记者感情的自然流露,或者是受某种机遇、场景的启发而联想生发出来的思想。它的特点是观点十分鲜明,毫不含糊。二、借他人之口发议论。这种方法在消息中用得较多。比如“某某说”、“某某分析认为”等等。常常是代表了记者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5.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那么到底什么是“真实”性呢。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真实”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实”存在。在哲学领域,以往人们关于“真实”的讨论,似乎总是在回避或者没有澄清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真实”与“客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说:“欲成大河者,必长其源,欲成大事者,必固其基。源愈长,则此河之前途愈有浩荡奔腾之日;基愈同,则人生事业愈不敢限其将来。”范长江五十多年前说的话,在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得主身上,充分得到了证实。如解放军报社的主任记者江志顺的三条成功“秘诀”中,就有一条是“积累”,他说是“全部生活和知识的积累。”新华社总编辑、高级记者南振中说,“我靠学习,靠一点一滴的经验的积累”。可见,“积累”二字对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的记者(通讯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悠久,典籍丰富,在世界上堪称文章大国。传统文论,有益于今天新闻写作的东西很多;许多有成就的新闻界人士,无不在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中成长,作出自己的贡献。但近年来新闻写作改革中,许多人的眼睛只向外,争论“金字塔”之倒、正,“片段式”、“散文式”之奥妙;有的年轻人自称“我们没有参照系”,以一时一事之得,一叶障目,很少眼睛向内。这是一种偏颇。  相似文献   

18.
在言论写作中,巧妙地运用格言俗语,能使文章形象亲切、生动活泼,增强言论的趣味性和感染力。鲁迅先生说:“名人的名言并不都是名言,很多名言,倒出自田夫野老之口。”运用这些“名言”作为论据讲道理,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人们更容易接受。如1987年4月29日《农民日报》在“小论坛”专栏里刊登一篇文章:《“钱宽”比“屋宽”好》。  相似文献   

19.
日记篇     
在现代主义作家那里,美学和哲学往往是融而为一的。对于卡夫卡,写作固然是他“庞大的内心世界”“向外部巨大推进”的审美需要,也是他思考人生、研究生活的强大手段。这就决定了他的日记的特色:不是生活的“流水账”,而是他的作品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在他的创作旺盛期(1912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从1910年开始他决心坚持写日记,直到1923年即去世的前一年,写了共约45万字(汉译文)之多。这些文字都是他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生命燃烧的忠实记录,读之无不为其真实性所感动。如果说,卡夫卡的书信文学性多于文献性,那么他的日记则是文献性多于文学性。  相似文献   

20.
即将迎接高考的青年朋友们,一本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可读性、实用性的3+X高考改革作文专刊作为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与写作》的增刊出版发行。《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特邀了考试研究人员、特高级语文教师、学科专家、部分省市阅卷组的老师、北京市各区的教研中心学科带头人,就高考作文的内容、要求及能力的培养,介绍经验、发表意见。在专刊“高考写作论坛”栏目中,针对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写作出现的一些新思想、新题型、新标准,专家们谈了自己的看法;“命题与要求”栏目主要释析高考作文命题的意图、思路、写法,展望2002年高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